20. 京剧脸谱 教学设计小学美术 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0. 京剧脸谱 教学设计小学美术 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7-10 22:2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美术五上《京剧脸谱》
设计理念:
本课主题“京剧脸谱欣赏”,在以视觉艺术切入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京剧唱段、视频段、戏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关于脸谱的起源、颜色、图案、谱式等方面认识了解京剧脸谱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使学生们对我国的国粹京剧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喜爱。 
教材分析:  
本课唱大戏是以我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为题材内容设计的课,通过唱大戏画脸谱和画戏剧人物这两个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理解和掌握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表现方法及步骤,画出自己理解、熟悉的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使学生对各种戏曲有所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使之对传统艺术文化有进一步的理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唱大戏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点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水平创造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 在绘制过程中,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根本特点。 
2、 实践目标:了解京剧脸谱图案和色彩的象征意义,初步掌握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根据谱式绘画一个京剧脸谱。 在绘制过程中,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根本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培养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感受京剧脸谱的魅力。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很热爱戏曲艺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过一过戏瘾,听听大戏。(《说唱脸谱》音乐声起,同时播放变脸表演,师生共同欣赏)  
刚刚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脸谱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世人为之倾倒。中国戏曲各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也深深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衍变了很多剧种。  
同学们知道中国戏曲有哪些剧种?  
(出示课件)京剧、越剧、川剧段段精彩,唱功、做功、念功、打功样样绝活!在京剧、川剧等剧种中都有脸谱,京剧脸谱是大家最熟悉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揭示课题:京剧脸谱。
讲授新课
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渐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1. 脸谱的特点:象征性、夸张性。
2. 脸谱的色彩:
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白色——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紫色——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黄色——勇猛而爆躁。
金色——神仙高人。
绿色——勇猛,莽撞。
蓝色——坚强阴险。
京剧的角色
生:戏曲表演角色主要类型之一,一般用作净、丑以外的男角 色统称。
旦: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
净: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装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
丑: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喜剧角色。面部化装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
3. 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开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
① 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 在整脸的根底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 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 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 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4.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艺术实践
引导创作:制作脸谱
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根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根本特点。
提出创作作品要求
1.小组分工提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组长、上
色、监督、汇报员等)
2.具体制作要求:(1)色彩:不少于三种颜色,不能
过多过杂。(2)注意安全与清洁。(3)时间大约20分钟。
3.汇报要求:人物特点、制作感受。
制作:各组分头制作京剧脸谱,教师指导(播放音乐)
讨论脸谱作品
各组汇报员汇报制作的脸谱并进行现场展示,师生交流、评价。每组介绍完后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画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京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谱式,创造了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