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素养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素养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1 09: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
1.《元史》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D.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2.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下列选项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A.设台湾府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册封达赖、班禅 D.设伊犁将军
3.“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信息是(  )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C.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D.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4.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长城和大运河都(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了诸侯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5.唐太宗对于降服或内附的少数民族,奉行“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开明理念,推行以羁縻府州为主的和平民族政策,不轻易用兵,且以诚相待。据此分析,羁縻府州政策的推行(  )
A.使寒门子弟可以加入统治阶级队伍中来
B.为贞观之治赢得了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唐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6.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下列不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是(  )
A.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属于政治联姻
B.细君公主的生活习惯与从前不同
C.细君公主远嫁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往来
D.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
7.观察两图,与《昭君出塞》相比,《步辇图》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A.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采取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巨大的向心力
D.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8.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
1514年 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今香港新界)
1521年 屯门葡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
1543年 葡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骚扰,明将剿捕,反遭败绩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9.材料反映出的汉政府加强对西域管辖、治理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
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合月氏、乌孙等共同对付匈奴。
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汉政府三次出兵重创匈奴,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公元前101年 在轮台等地进行屯田,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
公元前60年 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统一西域。
西城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①和亲册封 ②武力讨伐 ③设置机构
④移民屯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0.宋代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区分为“生番”和“熟番”,“生番”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熟番”则按部落为单位进行编组,要听从朝廷的节制甚至要服兵役。这种做法(  )
A.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统一
B.继承了传统的羁縻政策
C.消除了民族间隔阂分歧
D.维持了边疆的长期安定
11.1906年9月,蒙古贵族大臣在进呈官制清单中写道:“各国竞争,殖民为要,蒙、藏、青海,固守边防,其行政事宜实与各部并重,故易理藩院为理藩部”。后来上谕发布,宣布正式将“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这主要体现了(  )
A.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提升
B.向西方学习程度加深
C.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D.政府尊重少数民族习俗
12.《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蒙古)每个驿站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使臣便居住在这里。这种宅院的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预备齐了。即便是一个国王到了这里,看见这样的住宿环境也会觉得很舒适、满意。”该记载体现出蒙古驿站的重要功能是(  )
A.军事驻防B.基层治理
C.中外交流D.皇帝行宫
二、综合题
13.唐太宗以其独特的治国之道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如何安置内附的东突厥。……中书令温彦博建议把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全其部落、风俗,其实质是在尊重突厥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的自然同化之策。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
——梁华《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看唐文化的繁荣》
材料二 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
——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温彦博提出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安置东突厥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策略的实践效果。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
1.《元史》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D.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A [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是说元朝疆域辽阔,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也征发赋役,正式划入元朝版图,故选A项。]
2.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下列选项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A.设台湾府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册封达赖、班禅 D.设伊犁将军
C [“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意思是沿袭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而不强行改变他们的习俗;虽然政令实现统一,但不变更他们原有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故C项正确。]
3.“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管对外贸易。”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信息是(  )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C.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D.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C [开放广州管理对外贸易说明A项的说法有误;由材料看不出对外贸易不断萎缩,故D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从唐朝的“市舶使”到清朝的“十三行”说明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故C项正确。]
4.阅读下面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长城和大运河都(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了诸侯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D [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侵扰,是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选D项;A项只是长城的作用,排除;秦朝和隋朝没有诸侯割据的现象,排除B项;C项只是大运河的作用,排除。]
5.唐太宗对于降服或内附的少数民族,奉行“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开明理念,推行以羁縻府州为主的和平民族政策,不轻易用兵,且以诚相待。据此分析,羁縻府州政策的推行(  )
A.使寒门子弟可以加入统治阶级队伍中来
B.为贞观之治赢得了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唐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B [根据材料“推行以羁縻府州为主的和平民族政策,不轻易用兵,且以诚相待”可知,羁縻府州政策的推行为唐代“贞观之治”赢得了和谐的外部环境,故选B项;“寒门子弟可以加入统治阶级队伍中来”反映的是科举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羁縻府州为主的和平民族政策”,并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排除C项;羁縻府州是唐朝的民族政策,而非国际问题,排除D项。]
6.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下列不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是(  )
A.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属于政治联姻
B.细君公主的生活习惯与从前不同
C.细君公主远嫁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往来
D.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
C [材料“吾家嫁我兮天一方”反映了政治联姻,“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反映了细君公主生活习惯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两国经济往来的情况,故选C项。]
7.观察两图,与《昭君出塞》相比,《步辇图》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A.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采取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巨大的向心力
D.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C [两图均反映“和亲”政策,但唐朝和亲的背景与汉代有显著不同,西汉是在国力有限的背景下屈尊“和亲”,唐朝则是在国力强盛的背景下“和亲”,体现了唐朝对周边民族的吸引力,故C项符合题意。]
8.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  )
1514年 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今香港新界)
1521年 屯门葡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
1543年 葡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闽浙沿海骚扰,明将剿捕,反遭败绩
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
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C [根据题干可知,葡萄牙海盗船侵占“屯门”以及葡萄牙人在沿海地区骚扰是明代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说明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合理性,C项正确;A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并未阻止殖民扩张,排除;海禁政策实行之后禁止朝贡国从广州通贡,而非禁止外国商人来华贸易,排除D项。]
9.材料反映出的汉政府加强对西域管辖、治理的手段和措施包括(  )
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合月氏、乌孙等共同对付匈奴。
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 汉政府三次出兵重创匈奴,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公元前101年 在轮台等地进行屯田,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
公元前60年 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统一西域。
西城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①和亲册封 ②武力讨伐 ③设置机构
④移民屯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和亲,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册封是指皇帝授藩属、羁縻州及土司等以封爵,但是在题干表格内容中并没有相关措施,故①错误;题干表格内容中的“汉政府三次出兵重创匈奴”属于“武力讨伐”管理方式,故②正确;题干表格内容中“西城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属于“设置机构”管理方式,故③正确;题干表格内容中“在轮台等地进行屯田,并设置地方官吏管理。”属于“移民屯戍”的管理方式,故④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
10.宋代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区分为“生番”和“熟番”,“生番”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熟番”则按部落为单位进行编组,要听从朝廷的节制甚至要服兵役。这种做法(  )
A.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统一
B.继承了传统的羁縻政策
C.消除了民族间隔阂分歧
D.维持了边疆的长期安定
解析:“按部落为单位进行编组,要听从朝廷的节制甚至要服兵役”这种做法就是唐代羁縻政策,延续过去的管理方法,故选B项;“‘生番’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可以看出边疆地区和内地从政治管理上是不一样的,排除A项;“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这种做法无法判断民族间的关系状况,只能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判断国家对其有领导的权力,排除C项;“‘生番’仅要求保持臣属关系,朝廷不干涉其内政”仅对中央的从属关系无法判断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的社会状况,也无法判断其所在地区是否安定,排除D项。
11.1906年9月,蒙古贵族大臣在进呈官制清单中写道:“各国竞争,殖民为要,蒙、藏、青海,固守边防,其行政事宜实与各部并重,故易理藩院为理藩部”。后来上谕发布,宣布正式将“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这主要体现了(  )
A.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提升
B.向西方学习程度加深
C.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D.政府尊重少数民族习俗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晚清时期,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地位提升至部级,改为理藩部,说明清代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即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增强,故选C项;由理藩院到理藩部反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并不能看出治理效果,排除A项;理藩院改院为部,说明清政府重视边疆民族问题,与学习西学程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清政府重视少数民族事务,因此提升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的地位,并不能得出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的结论,排除D项。
12.《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蒙古)每个驿站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使臣便居住在这里。这种宅院的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预备齐了。即便是一个国王到了这里,看见这样的住宿环境也会觉得很舒适、满意。”该记载体现出蒙古驿站的重要功能是(  )
A.军事驻防B.基层治理
C.中外交流D.皇帝行宫
解析:根据材料“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预备齐了”可知,蒙古驿站的重要功能是供驻外使臣使用,体现了中外交流的客观需要,故选C项;军队驻防的主体是士兵,而非使臣,排除A项;基层治理的主体是基层群众,而非使臣,排除B项;皇帝行宫的主体是皇帝和贵族,而非使臣,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唐太宗以其独特的治国之道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如何安置内附的东突厥。……中书令温彦博建议把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全其部落、风俗,其实质是在尊重突厥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的自然同化之策。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
——梁华《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看唐文化的繁荣》
材料二 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吸取了隋“弃德穷兵,以取颠覆”的教训……对边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在此期间,尽管唐王朝曾发动对东西突厥的战争……然在战争之后,唐朝廷也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方针,而“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实行较宽厚的羁縻政策。
——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温彦博提出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安置东突厥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策略的实践效果。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答案] (1)建议:全其部落、保其风俗。措施:允许部分突厥人内迁;在东突厥原居处实行羁縻府州制度。
(2)策略:战而后和。实践效果:为贞观之治营造了稳固的政治环境;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团结;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治国之道:政治决策慎重;吸取前朝教训,谨慎用兵;以德治国,和好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