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后素养训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后素养训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1 12: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选择题
1.1766年1月,约翰·亚当斯发表文章写道:“如果有哪个年幼的国家值得爱护,那就是美利坚;如果有哪群人应当得到荣誉和幸福,那就是它的居民。”这一观点的宣扬有助于 (  )
A.争取人民对新国家的支持
B.北美人民法制观的形成
C.扩大《独立宣言》的影响
D.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增强
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里的“新”“不同类型”指的主要是 (  )
A.城邦民主制度 B.邦联制
C.君主立宪政体 D.联邦制共和政体
3.“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此评价着重于 (  )
A.论证拿破仑占领德国的正义性
B.肯定拿破仑对德战争客观上的进步性
C.纠正德国人对拿破仑的错误指责
D.否定拿破仑对德战争的掠夺性
4.在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时,他们的妻子毅然接受沙皇提出的苛刻条件,跟随丈夫远赴西伯利亚,这些妻子们因此受到歌颂。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主要是因为
(  )
A.对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满
B.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
C.举行起义要求推翻专制
D.同情俄国农奴们的处境
5.“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6.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其意在强调魏源 (  )
A.抛弃了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
B.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
C.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正确途径
D.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7.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 (  )
A.加大了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
B.导致印度民族意识增强
C.使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
D.同化当地的经济与文化
8.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丁美洲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的生产方式
9.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抵御了外来侵略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呼吁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10.“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D.《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11.“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
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
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
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
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借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品,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及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以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材料二 欧洲人借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家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增长和民族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的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各自的立场。(6分)
(2)根据两段材料,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进行论证。(8分)
(3)两段材料的主要评价标准有何不同 对此你有何看法 (8分)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选择题
1.1766年1月,约翰·亚当斯发表文章写道:“如果有哪个年幼的国家值得爱护,那就是美利坚;如果有哪群人应当得到荣誉和幸福,那就是它的居民。”这一观点的宣扬有助于 (  )
A.争取人民对新国家的支持
B.北美人民法制观的形成
C.扩大《独立宣言》的影响
D.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增强
【解析】选D。材料中的时间“1766年”和事件显示,当时处于北美独立战争前。材料中约翰·亚当斯要求“爱护”“美利坚”,认为人民“应当得到荣誉和幸福”。这种观点的宣扬必然能够增强美利坚民族的认同感,促使美利坚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故答案为D。1766年美利坚国家还没有诞生,排除A;材料未涉及北美有关法律的信息,不能得出北美人民法制观形成的结论,排除B;《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宣告了美国的诞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
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里的“新”“不同类型”指的主要是 (  )
A.城邦民主制度 B.邦联制
C.君主立宪政体 D.联邦制共和政体
【解析】选D。本题A、C不是美国创造的新的国家类型。B邦联是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美国独立后初期实行,后被联邦制取代,不是美国政体的归宿。在1787年联邦宪法中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D符合题干要求。
3.“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此评价着重于 (  )
A.论证拿破仑占领德国的正义性
B.肯定拿破仑对德战争客观上的进步性
C.纠正德国人对拿破仑的错误指责
D.否定拿破仑对德战争的掠夺性
【解析】选B。依据材料信息“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可知,肯定了拿破仑对德战争客观上的进步性,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
4.在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时,他们的妻子毅然接受沙皇提出的苛刻条件,跟随丈夫远赴西伯利亚,这些妻子们因此受到歌颂。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主要是因为
(  )
A.对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满
B.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
C.举行起义要求推翻专制
D.同情俄国农奴们的处境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月党人主张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他们发动了武装起义,遭到沙皇镇压,故选C。
5.“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解析】选A。根据材料象牙转移到欧洲人手中,可知此为欧洲殖民者的掠夺,即经济的冲突;《圣经》转移到非洲人手中则反映了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促进了文化的融合。故选A。
6.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其意在强调魏源 (  )
A.抛弃了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
B.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
C.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正确途径
D.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思潮。据题意可知,魏源之“攻夷”“款夷”“制夷”三大主义旨在学习西方以抵御西方侵略,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首要话题,故能“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答案为D。当时夷夏之辨仍流行,对西方仍用蔑称,故A错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材料未体现中国传统外交观念的改变,排除B;魏源对西方的认识是粗浅片面的,尚未找到反抗外来侵略的正确途径,排除C。
7.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 (  )
A.加大了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
B.导致印度民族意识增强
C.使印度在经济上从属于西方
D.同化当地的经济与文化
【解析】选B。A是材料中英国采取各项措施的主观目的,故A错误;英国在印度采取的交通通讯及文化教育措施,客观上会推动印度近代化,使印度在近代化进程中增强民族意识,故B正确;C和D都是材料中英国采取各项措施的主观目的,故C、D错误。
8.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丁美洲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的生产方式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拉丁美洲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拉丁美洲地区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而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故选D项。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抵御了外来侵略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呼吁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魏源思想的主要作用在于呼吁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故选C项。
10.“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D.《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解析:《拿破仑法典》在资本主义法律发展史乃至整个人类法律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作用和影响不仅限于法国本身,而且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许多国家的立法蓝本,故选D项。
11.“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
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
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
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
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
解析:题干材料的中心思想是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美国1787年宪法限制政府权力的规定所遵循的原则是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故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借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品,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及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以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材料二 欧洲人借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家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增长和民族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的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各自的立场。(6分)
(2)根据两段材料,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进行论证。(8分)
(3)两段材料的主要评价标准有何不同 对此你有何看法 (8分)
答案:(1)材料一:欧洲人的成就改善了亚非人民的生活,推动了亚非地区社会的进步(现代化进程)。站在欧洲殖民者的立场上。材料二:欧洲人的成就导致亚非地区变成欧洲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沦为殖民地,亚非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给亚非人民带来民族灾难。站在同情亚非人民的立场上。
(2)材料一的观点: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材料二的观点:西方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3)标准:材料一,生产力,材料二,道德情感。看法: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西方近代文化侵入亚非地区的不同影响。既要看其主观动机,又要看其客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