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遂溪县遂城四小 陈晓虹
野兔饿了
教材分析
歌曲《野兔饿了》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儿童歌曲,旋律活泼而风趣,配有两段歌词,歌词内容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一只野兔饿了,到处找吃的,原想偷吃农场伯伯种的粮食,后想这样做不应当,跑出农场继续找,找到路边把天然的青草尝,吃来觉得青草还比稻谷香。讲述了野兔虽然饿了,但它懂得不做不劳而获、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歌曲的旋律上下行走向明显,并在每一句的句尾有一个休止符。
野兔饿了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表演性活动的特点,可让学生自行动手动脑表演、自行创作。(根据歌词曲意编排游戏、律动、给欣赏的曲目描绘背景图等)
野兔饿了
教学目标
1、从语言的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里X—0的停顿。
2、在歌唱中,常识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能背唱歌曲《野兔饿了》。
3、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野兔饿了
说教法
本课时在教法上运用了如下的方法:
1、情景导入
2、创编互动
3、讲解法(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老师讲评)
野兔饿了
教学重点
1、有表情地演唱《野兔饿了》。
2、用律动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
1、音乐的走向。
2、音乐中的停顿。
野兔饿了
教学基本过程
1、情景导入
2、教授新课
3、创作拓展
4、小结
野兔饿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关键),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音乐声中(《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进入课堂,师生相互问好。
学唱歌曲前,先通过玩游戏“小兵雄赳赳”让学生先进行语言与音乐中的停顿的探索。
野兔饿了
二、新课教学
1、感受音的高低
通过平时的走路:上坡、下坡、原地行走,从小兔上、下山坡、走平路,形象地让学生感受音的走向知识: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2、按照音乐节奏读歌词
3、模仿老师做打手号唱旋律的练习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通过聆听、手号、模唱、演唱、律动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野兔饿了
4、音乐故事表演唱
A、随琴视唱教谱。
B、试着跟琴小声唱。
C、处理歌曲。
歌曲学会后,采用两大组同学接唱的方式,在比赛中巩固和掌握歌曲的演唱。
三、创作拓展
运用合作与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表演、创编合作活动中,积极思维,共同创造,营造出一个师生互动,学生协作的课堂环境。
野兔饿了
四、小结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帮助学生回忆
巩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野兔饿了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