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1.牛顿
(1)地位: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成就: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① 、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三大成就。
②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_
》,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
(3)影响: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2.达尔文
(1)地位:英国生物学家。
(2)成就:1859年,出版《 》,提出了 的观点。
(3)影响:《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
,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物种起源
进化论
神创论
近代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促使人们去积极思考与探索;科学家们辛勤忘我的实践探求。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
(1)地位: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2)时代: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
(3)著作:小说集“ ”,其中的经典之作是《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4)影响: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人间喜剧
2.列夫·托尔斯泰
(1)地位:俄国伟大的作家。
(2)著作:《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评价: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的状态,他被列宁称为“ ”。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
(1)地位:德国天才的作曲家。
战争与和平
俄国革命的镜子
(2)代表作:《 》。
(3)作品评价:完成于1804年,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2.梵高
(1)地位:荷兰杰出的画家。
(2)代表作:《 》《向日葵》等。
(3)作品评价:《 》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英雄交响曲
夜间的咖啡馆
向日葵
1.(2022郴州)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1687年,牛顿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是( )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物种起源》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2.近年来,人类对生物学的认识逐步深入。历史上打破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伟大革命的专著是( )
A.《天工开物》
B.《物种起源》
C.《农政全书》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3.(时空观念)追思文学巨匠,感知近代文化。下图所示的主要生平对应的文学家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列夫·托尔斯泰 D.巴尔扎克
D
4.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其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形象描绘和对旧制度的深刻批 判,而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列夫·托尔斯泰
D
5.(2023天津)《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表达出作曲家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这位德国天才作曲家是( )
A.贝多芬
B.列夫·托尔斯泰
C.达尔文
D.梵高
A
6.(2022南充)优秀文艺作品可以彰显审美旨趣,反映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列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是 ( )
A.《高老头》
B.《战争与和平》
C.《英雄交响曲》
D.《向日葵》
D
7.阅读图片和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 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图二 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
图一 牛顿出版于1687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 200年间都被视作真理的力学三大运动定律。牛顿力学和热学的诞生,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图二 1859年,达尔文经过20多年的研究,终于写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理论,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击了欧洲神权统治的根基。
(1)图一、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A.第一手史料 B.第二手史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3)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答案:(1)A
(2)著作名称、作者、著作内容、出版时间、著作影响等。
(3)科学理论推动社会进步。(意思相近即可)
8.“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C
9.1831年,达尔文随船(如图)进行环球航行,船长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论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以下关于达尔文这次航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证明了地圆学说
B.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通成就
D.为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积累了素材
D
“小猎犬号”帆船
10.达尔文因病逝世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将他葬在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 )
A.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经典力学
B.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C.二者都对近代自然科学作出贡献
D.二者都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C
11.某作品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族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这部作品是( )
A.“人间喜剧”
B.《英雄交响曲》
C.《战争与和平》
D.《向日葵》
C
12.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托尔斯泰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作品的历史价值是( )
A.塑造典型社会的典型人物
B.促使文学的体例更加完善
C.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
D.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出路
C
13.他曾将拿破仑视为“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英雄”,但拿破仑称帝使其所崇拜的英雄本质破灭,加之耳聋所带来的痛苦,他更多的思索定格在如何将生命中的痛苦经历,升华为艺术的永恒信仰。下面属于他创作的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
B.《物种起源》
C.《战争与和平》
D.《向日葵》
A
14.(2022威海)某历史杂志中世界近代史专栏展示了下列内容,据此推断该专栏的标题是( )
A.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多彩的近代艺术宝库
C.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
D.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物种起源》
《战争与和平》 绘画《向日葵》
D
15.站在科学家的肩上,你可以看得更远;踏着科学家的足迹,你可以走得更快。识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创论的推翻者
A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B
材料二 巴尔扎克曾经野心勃勃地宣称:“他(拿破仑)用剑开创的事 业,我要用笔完成。”
材料三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梵高
材料四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1)请根据材料一邮票及文字提示写出这两位科学家的名字,并分别写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A: ,贡献: 。
B: ,贡献: 。
答案:(1)A:达尔文,贡献: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B:牛顿,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三大成就,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二中巴尔扎克用笔完成的事业是一种什么事业
(4)从材料三、材料四的名言中能发现近代艺术大师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2)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启蒙思想的传播;科学家的个人因素,他们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回答其中任意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3)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4)对事业执着追求、不怕困难、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16.(2022广东)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兴起的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人物 哥白尼 (1473—1543) 哈维 (1578—1657) 牛顿
(1643—1727)
主要 成就 “日心说” 血液循环理论
《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
主要 影响 冲击了欧洲宗教固守的“地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彻底否定教会推崇的“生命灵气”的说法,宣告生命科学新纪元的到来 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材料三 一种全新的自然观的先驱者们在17世纪试图用种种手段来确证其结论的有效性……17世纪的自然认识仿佛充当着一个实验室,本着一种方法上的不信任精神,查明如何检验具体的真理主张(无论是自己提出的还是他人提出的)。
——H.弗洛里斯·科恩《世界的重新创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兴起的主要因素。
答案:(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欧洲国家保护科技发明,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等。
(2)根据材料二,说明表中三人被视为近代自然科学代表人物的理由。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简述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引发的重大变化。
答案:(2)理由: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启了科学观念的变革,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牛顿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将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重大变化: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内燃机,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生产生活,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自然科学倡导的是什么精神
答案:(3)创新精神、求知精神等。(共31张PPT)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二、开始时间
19世纪 年代。
三、特点
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六七十
科学研究
四、成就
1.电的应用: 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1)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 现象。
(2)具体表现:19世纪70年代,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美国发明家
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等。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3)时代特征:人类社会进入了“ ”。
电力
电磁感应
爱迪生
电气时代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
①发明:1876年,德国人 制造出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
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 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②影响: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奥托
戴姆勒
狄塞尔
(2)新的交通工具
①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13年,美国的 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②影响: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茨
福特
火车的动力机是蒸汽机,推动了煤的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动力机是内燃机,推动了石油的广泛应用。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 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1)1867年,瑞典化学家 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研制出无烟炸药。
(2)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 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3)1884年,法国人 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石油
诺贝尔
赛璐珞
夏尔多内
五、影响
1.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 强国。
2.生产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国际关系: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业化
垄断组织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支柱产业主要是纺织、煤炭、冶铁、造船等行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电力、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使工业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新能源动力的应用
B.新生产关系的调整
C.新产业结构的完善
D.新机器生产的出现
A
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创造是( )
A.改进蒸汽机
B.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
C.研制汽车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
3.(2022泰州改编)1908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开始生产T型汽车。这种汽车使用的发动机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D
4.(2023山东潍坊检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部反映19世纪后期社会生活的电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认为可能会被吐槽的是( )
A.福特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B.男主角驾车带爱犬游巴黎
C.男女主角正在谈话时,旁边茶几上的电话响起
D.女主角在白炽灯下完成绘画作品
A
5.下面表格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B
时间 人物 国籍 事件
19世纪70年代 爱迪生 美国 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1884年 夏尔多内 法国 发明了人造纤维
19世纪80年代 本茨 德国 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
驱动的汽车
1867年 诺贝尔 瑞典 发明了现代炸药
A.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D.英国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6.19世纪晚期,石油工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使开采和提炼石油成为重要工业部门
材料二 石油工业的发展,使休斯敦市的人口在短短的几年内增长了近两倍,洛杉矶成为西部的特大城市。但石油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早期,这个行业最大的混乱,是当时石油开采市场的无序竞争,以及由此引出的环境恶化、贫富差距等一系列影响更广更深远的社会问题。
——《美国石油百年风云》
材料三 1879年,美孚控制了全美90%的炼油业务,掌握了石油管道和收集系统,有能力支配运输公司,它成为典型的垄断组织。小商贩盘弄的小气候一去不复返,巨无霸一举定乾坤的大时代浮出水面。
——艾达·塔贝尔《美孚石油公司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据此指出科技创新与工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石油工业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1)直接原因: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关系: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生产,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或科技创新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相互影响)。
(2)推动城市化;早期处于无序竞争状态;造成环境恶化和贫富差距 加大。
(3)据材料三指出美孚石油公司是怎样的生产组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生产组织”的出现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9世纪晚期石油工业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时代特征。
答案:(3)组织:垄断组织。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化强国行列;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科技突飞猛进。
7.《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的结合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A
8.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 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B.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C.科技与生产紧密地结合
D.英国科技发明遥遥领先
A
9.(2023广西南宁模拟)如图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示意图”,对②时段描述正确的是( )
A.开始采用机器化大生产
B.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发明火车,铁路时代开始
D.电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
B
10.(2023南充)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指的是( )
A.煤炭和石油
B.冶金和采矿
C.交通和纺织
D.电力和石化
D
11.下图为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示意图。由此可知,这次工业革命 ( )
A.在世界各国同时发生
B.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
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美国和法国成果更多
B
12.(2023安徽宿州一模)下表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英、美两国工业生产情况对比表,据此可推知( )
B
工业生产占 世界比例 1850年 1913年 英国 美国 英国 美国
39% 15% 14% 36%
1850—1912 年工业生产 增长率 英国 美国 130% 810% A.英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B.科技创新助推美国工业发展
C.美国实力遥遥领先于他国
D.英国丧失大量的海外殖民地
13.科技改变生活,影响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法拉第 ②
材料二 19世纪末,科学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正在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且由科学革命造成的这种变化还以无数方式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整个世界。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
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
(1)材料一中②处的人物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③与④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种19世纪末产生的全新工业。举例说明当时科学革命带来的影响。
答案:(1)爱迪生。③处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④处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2)石油化学工业、现代塑料工业、汽车工业等。(符合题意任答一个即可)影响:如石油化工形成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为取代金属提供了有力保障;现代化学工业合成肥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现代塑料工业影响着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两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答案:(3)深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广度: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举例:电灯、汽车、飞机等。(举两例即可)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母体酝酿,最先在美国和德国开花结果,之后在欧美其他国家扩展开来。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欧美国家之外,只有亚洲的日本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到1914年,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美国占51.8%,德国占21.3%,英国由1870年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1895年美国的机器已经大量向英国出口,而且在技术上也超过了英国。
——《地球村的刷新:产业革命与现代化》
材料二 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内战,踢开了奴隶制这个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从此美国进入了全面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1861年至1914年)的美国,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这股科技革命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到1894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世界历史》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类别 时间 交通工具 发明人
陆路 1825年 火车机车 ①
1885年 ② 卡尔·本茨
航空 1903年 飞机 ③
(2)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地位的变化。
(3)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原因。
答案:(1)①斯蒂芬森;②汽车;③莱特兄弟。
(2)美国、德国分别成为世界第一、第二工业大国,技术先进,国家实力增强,而英国地位下降。
(3)美国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共20张PPT)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综合训练
1.(2022昆明)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这些发明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其中,耐用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 )
A.爱迪生 B.牛顿
C.诺贝尔 D.本茨
A
2.19世纪的最后30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D
3.《大国崛起》中说道:“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用于照明和动力……”材料主要想表达的是( )
A.两次工业革命领先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美国
B.工业革命的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D.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
D
4.蝴蝶效应是指最初的一个事件引起一系列连续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导致汽车、飞机被发明出来的最初那只“蝴蝶”指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进
C.电力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
5.在日常生活中,口罩是人们的常备品,其核心材料熔喷布主要以石油提炼的聚丙烯(塑料)为原料。标志现代塑料工业诞生的发明是( )
A.人造纤维 B.人造染料
C.纳米材料 D.赛璐珞制造技术
D
D
6.“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此时,世界大国争霸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材料表明( )
A.英国曾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B.英国失去殖民霸主地位
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
7.下图为一幅名为《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的漫画。此情景出现的重要推动因素是( )
A.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D
8.“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 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 1 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这些史实说明工业革命( )
A.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B.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C.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D.加快了移民的速度
B
9.(2023安徽宿州一模)在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导致教育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B.义务教育体系的推广
C.无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D
10.(历史解释)19世纪末期,美国《时尚》服装杂志向女性推介宽松的灯笼裤(如图),以它的创始人阿米利亚·布卢默的名字命名,也被称为“理性服装”。灯笼裤的问世反映了( )
A.贵族式休闲大众化
B.希腊复古风格流行
C.女性生活方式变化
D.战争影响民众生活
C
11.“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 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污染严重 B.城市环境恶化
C.食物严重短缺 D.医疗技术落后
B
12.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里提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教士中间,却存在着激烈的反对意见”。由此可见,达尔文的进化论( )
A.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B.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C.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使人们放弃了对基督教的信仰
A
13.巴尔扎克确信:“无论什么时代,叙事人都是同时代人的秘书:描写路易十一或大胆查理的故事,班戴洛、纳瓦尔王后、薄伽丘、吉拉尔第、拉斯卡笔下的短篇,古代小说家的韵文故事,无不以其同时代的某一事实为基础。”这表明( )
A.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属于浪漫主义
B.文学作品的素材以虚构为主
C.小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D.文学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C
14.有人说,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是灵性圣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但是贝多芬认为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梵高的画作表达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表明两位艺术大师( )
A.热爱生活、在逆境中不懈追求
B.命运多舛、生不逢时
C.一生悲苦、屈从命运的安排
D.青年才俊、命运眷顾
A
15.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它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汽车 人类早期的飞机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如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其中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
——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图中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随着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哪一种能源得到推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影响范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本茨,莱特兄弟。石油。
(2)特点: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范围变化: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迅速,其中美国、德国取得的成果尤为突出。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答案:(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等带来的挑战。(言之有理即可)(共28张PPT)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1)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 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代表:英国、美国。
2.劳动力结构变化
(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队伍不断壮大。
生产力
工人阶级
(2)代表:英国。
(3)表现
①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②越来越多的 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大众教育
(1)时间:19世纪以后。
(2)原因:为了适应 发展的需要。
妇女
工业化
(3)表现
①19世纪初, 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②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③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 。
(4)影响: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 ,促进了社会发展。
德国
免费义务教育
大众文化水平
二、城市化
1.背景: 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2.过程
(1)起初,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
(2)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3.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 也在发生着变化。
工业革命
生活方式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1.环境污染: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贫富分化加剧: 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资本家
(1)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包括人口增长,劳动力结构改变,大众教育普及,妇女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生活方式发生 变化。
(2)工业革命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1.从19世纪20年代到1914年,美国人口从 1 000 万左右增加到1亿多。对美国人口剧增说法最正确的是( )
A.美国生育政策的影响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大量移民的迁入
D.南北战争的影响
B
2.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
3.(2023南充)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世纪初,建立系统教育体系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D
4.(2023广东广州模拟)英国诗人威廉·莫里斯创作于1870年的《地上乐园》中说,“忘却六郡天空上弥漫着的黑烟,忘却蒸汽机的喧嚣和活塞的撞击声,忘却那丑陋城市的延伸;我宁愿怀念原野上的驮马,在梦幻中去追忆那个小小的伦敦,那白色而清洁的伦敦。”这些诗句反映了当时英国( )
A.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
B.现代工厂制度的诞生
C.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D.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D
5.1911—1913年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时,3 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532万马克。材料反映出( )
A.当时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
B.主要大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C.英、德两国尚未采取济贫措施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蒸汽机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这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次序排列表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900年
第1位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第2位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第3位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第4位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材料三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火车、汽车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闹、拥挤、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汽笛长鸣盖过牧笛田歌,绿草地被黑煤屑污染,蓝色天空布满暗灰色的阴霾。
——王斯德《世界通史》
(1)为什么说“蒸汽机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的标志。
(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次序有何显著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案:(1)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
(2)英、法排位下降,美、德排位上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法。(意思相近即可)
(3)引发了交通工具的变革;促进城市化进程;造成环境污染;等等。
7.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 3。1860年,英国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这些数据表明英国( )
A.成为殖民霸主 B.成为工业国家
C.进入“电气时代” D.建成“福利国家”
B
8.下表是欧洲城市人口统计表,可用于研究( )
A
项目 伦敦 巴黎 柏林 维也纳
1846年 250万人 100万人 37.8万人 40多万人
1880年 390万人 190万人 100万人 70万人
A.城市规模扩大 B.大众教育普及
C.贫富分化加剧 D.环境污染治理
9.(2023山西太原模拟)19世纪,欧洲慈善办学机构创办免费学校,帮助部分贫困阶级子女摆脱了文盲命运;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比例分别降至4.4%和6.3%。这些现象说明( )
A.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
B.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化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C
10.(2022泸州)下图是创作于1858年的漫画《泰晤士老爹的子女》。该漫画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B.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D.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飞速发展
C
11.现代塑料工业自1869年诞生以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这表明科学技术( )
A.引发工业革命 B.造成环境污染
C.是第一生产力 D.是一把双刃剑
D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还有人口发生变化,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年龄结构改变了,在一段时间中,年轻人变得特别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因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能养活更多的人。但是到了后来,老年人慢慢增加了,人口出现老龄化。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
1832年3月,一种烈性传染病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年,霍乱在英国再次 出现……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材料三 英国人查德威克通过调查,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并在1842年发表了一(份)经过3年调查写成的报告,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1855年伦敦开始了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到1875年全部完工。在(19世纪)40年代,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到了(19世纪)60年代,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已经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随着社会总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人们的健康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20世纪末,很多国家责任的传统领域——无论是与人口政策、健康有关还是环境问题——都需要由政府间的合作解决。……2009年,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更新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
——[美]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
答案:(1)变化: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年龄结构改变。原因:工人队伍壮大,很多人放弃农业生产;工业革命创造更多的财富,能养活更多的人,后期出现老龄化。
(2)环境问题: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危害: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使许多物种变异或灭绝,破坏生态平衡。
(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面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和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3)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同时,维持社会平衡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生态与人口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城市发展的高潮。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肆意排放导致城市环境严重污染,人口大规模流动增加城市疫病传染的几率,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1870年纽约成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城市政府还首次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包括私人企业、民间团体参与垃圾处理工作……19世纪后半期疫病防治也取得了新 进展。
(1)从材料一的图中可得到英国社会发展的哪些信息 英国城市发展与哪一因素有重要关系
(2)依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中后期,美国面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如何进行公共卫生改革的。
答案:(1)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农村人口比重减少。工业革命。
(2)成立卫生局;城市政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进行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