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 《小小少年》 配套教学设计(6)

文档属性

名称 歌曲 《小小少年》 配套教学设计(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25 13:40:2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此曲及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回忆儿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与温情,并通过深情的演唱与表演表现出来;2、通过听辨与律动,感受出此曲的曲式结构;通过听音游戏认识前倚音3、通过学习此曲能感受到摇篮曲的风格。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鉴赏听辨能力,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模仿力强,所以本课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年龄特点设计了本课的教学设计。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平缓轻柔的进行歌曲演唱并能通过学唱摇篮曲,把握感受其风格;
教学难点:能听辨出此曲的曲式结构;前倚音的认识和正确演唱;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摇篮曲
一、师生问好(放运动员进行曲);二、通过一组温情可爱的婴儿睡觉的图片,引出新课教学:
1、看图配音乐(出示ppt),播放两首音乐,听听哪首适合配乐。2、师生交流:为什么选第二首(《摇篮曲》);请女孩子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游戏——扮家家(略)3、感受《摇篮曲》旋律2次:
第一次:放伴奏音乐。师:我们今天一起来回忆童年时的扮家家,请同学们听音乐,用你们认为的感情和旋律的高低起伏的手势去哄宝宝睡觉吧;
第二次:学生继续听音乐,哼唱,模拟抱着宝宝睡觉的动作律动,同时以旋律线的感觉来进行。(生继续用呜哼唱)
4、听辨出旋律(完成书本空白听音练习);5、唱简谱。
学唱好“前倚音”;分享有前倚音和没前倚音的区别感受。即时同步解决好带前倚音的歌词演唱;
三、学唱词。
用轻柔的声音高位置的演唱歌词2次,并穿插介绍音乐家舒伯特。(唱好前倚音的地方)
四、感受乐句,听辨出曲式结构。
安静聆听,分辨出有多少乐句;用LV 和WU区分出乐句的异同;(显示出AABA的曲式结构)
五、根据曲式结构进行表演(教师先示范引导,学生唱词观赏)。
根据前面的乐句表演经验,这里继续边唱词边表演: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六、拓展延伸:
关于其它摇篮曲(东北版本的和莫扎特的,各听一次);
七、小结:
1、请同学们在以下的几个词组里找到你认为能表达到摇篮曲风格相关的关键词
2、母爱是最伟大无私的,同学们要珍惜你们身边的每一个爱护你的家人,在你小的时候,不单止妈妈抱过你,甚至爷爷奶奶、爸爸都一定有哄过你睡觉,我们试着改编一下歌词里的“妈妈”,可以改唱成……
八、师生再见。听着摇篮曲出教室。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