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课件(共27张PPT)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课件(共27张PPT)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11 09: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第2章 地球和地图
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
我们居住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
一起去探究一下我们生活的地球吧!
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
月亮像明亮的圆盘
新课导入
1.结合科学故事、时事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结合日常生活,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运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归纳地球的形状。
4.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
学习目标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盖天说”:他们想象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个盖子。
臆断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的推测: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推测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证实
地球卫星影像: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谈感悟:
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我们认识到,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做事、做人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坚持;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探索创造了有利条件。
(1)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呢?
2.地球的形状
①进出港船只
平面
如果大地是平的,那么船体就_____(不会、会)先消失。
如果大地是圆的,那船体_____(不会、会)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不会

登高望远
②登高望远
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的阴影边缘总是弧形的。
③月食
(2)你能否想出简单的办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把地球“缩小”
或把立体的地球“撕成”平面图
思考:地球究竟是大还是小?
航天员在太空,只需1秒,就对地球一览无余。
地球很小吗?
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地球很大吗?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赤道半径
地球平均半径
6 371千米
极半径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大小
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_________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 000平方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____万千米
约相当于_______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10万
5.1亿
7.2857×1010
4
思考:观察下图,地球是正球体吗?
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R1=
R2=
赤道
R1=6 357千米 (两极半径)
R2=6 378千米(赤道半径)
定义:人们仿照 地球的外形,制作出了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
VS
点和线
形状
思考:真实的地球和地球仪相比,有哪些不同?
符号
……
观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经线、纬线以及赤道等。






地轴
北极
南极
经线
纬线
赤道
地轴:地球的旋转轴
北极:地球上的最北点,站在北极点看四周,到处都是南方。
南极:地球上的最南点,站在南极点看四周,到处都是北方。
赤道:地球仪上与南北
两极距离都相等的大圆圈
经线: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北两极,并
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
纬线:所有与
赤道平行的圆圈。
实践:学习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地球
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
平均半径:6 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缩小
地球仪
概念
表示方法
作用
点和线
地轴
两极
经纬线
区别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课堂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