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望 海 潮
——柳 永
学习词中铺陈、点染的艺术手法。(难点)
3
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重点)
2
反复吟诵,感受词的音律美,背诵本词。
1
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4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走进诗人:政坛失意客,词坛一浪子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暮年及第,但仕途不顺,终官不过屯田员外郎。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放荡不羁,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以毕生精力作词,并在词中以“白衣卿相”自诩。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
宋词“三变”,柳永“多变”
致柳永:学会低头,是一种大智慧
柳永为宋词带来“三变”:
原来是委婉含蓄,现在是大胆直白,直抒胸臆;
原来是小令为主,干瘪乏味,现在是慢词主场,丰富多彩;
原来是附庸风雅,现在是新鲜生活。
致柳永:学会低头,是一种大智慧
宋词“三变”,柳永“多变”
74年人生在“多变”中沉浮:
二变:风尘—科考(26岁的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自信满满,“定然魁甲登高第”。结果初试落第。于是,他留在京城继续等待考试。之后,他又连续参加两次考试,都无缘金榜,接连三次落榜,让柳永愤怒了,他拿笔就写了一曲《鹤冲天 黄金榜上》,蔑视权贵,发泄不满。心有不甘的柳永,决定在参加第四次科考,虽然进入进士榜,当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时,就对身边人说:“他不是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吗 那就让他去喝他的酒、填他的词吧!还要功名干什么 ”,遂划去其名。柳永自嘲“奉旨填词柳三变”。)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致柳永:学会低头,是一种大智慧
74年人生在“多变”中沉浮:
三变:科考—风尘 (四次科举落第,打击得柳永体无完肤,开始了羁旅漂泊,以填词为生的日子。众多的歌伎乐工以传唱他的词为荣耀,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达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
四变:风尘—官场(漂泊的苦痛,让他收获声名,但骨子里忘不了功名。景祐元年,柳永听闻朝廷开恩科,要放宽录取尺度,急忙赶赴京师。柳永在第五次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被授予授睦州团练推。三任九年,为官清廉,体恤百姓,颇有政绩。最终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53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54
望海潮
柳永
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
初读·整体感知
探究内容板块
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地理形势优越。胜:美好。
经济的繁荣发达
初读·整体感知
起笔便开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宏大。
“东南”“三吴”交代地理位置优越,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
“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概括了杭州的两大特点:形胜、繁华。
统摄全篇,揭示主题。
首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何特色?
文白对译
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是三吴的都会,这里(杭州)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雕饰华丽的桥,遮挡门窗的帘子和翠绿的帷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汹涌(澎湃)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宽广的钱塘江广阔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不同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豪华奢侈。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文白对译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绽放)。
(悠扬的)羌笛在晴空下(欢快地)吹奏,采菱的歌声在夜空中飘荡,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众多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他们)乘着醉意倾听箫声鼓音,吟咏欣赏(美丽的)山水景色。
他日描绘出这美好的景致,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杭州的美景)。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跟着诗歌,一起去看一看杭州气象!
望海潮
再读·整体感知
《望海潮》上下片写杭州,内容侧重点是什么?
上片:侧重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繁华。
下片:侧重写西湖之美和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词人是怎样体现杭州的“形胜”的?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名句鉴赏: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1、该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力刻画钱塘江雄伟壮丽之景。
比喻:云树,可理解远远望去,沿堤的树林枝繁叶茂,浓密如云,也可理解成高耸入云。霜雪:比喻浪花洁白如雪
天堑无涯:把钱塘江比作天堑,形容其波涛汹涌,不可逾越,无涯极言其无边无际(夸张)
拟人:怒涛:一“怒”字赋予人的形态,使人联想到须发俱张,横眉立目的狂暴之态,更形象生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该句用字精炼,生动传神。
“卷”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
“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
名句鉴赏: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市场上摆放的都是珠宝,家家户户堆满了美丽的绸缎,人们竞相攀比富庶豪华。
市列珠玑——
户盈罗琦——
竞豪奢——
繁华
写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
写衣着情况,披罗着锦。
写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
因景明情
上片小结
东南形胜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三吴都会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钱塘自古繁华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生活富足
都市繁盛
景色壮观
惊叹
赞美
艳羡
采用
”总分式“
结构
表现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重湖叠巘清嘉
名句鉴赏:重湖叠巘(yǎn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名句鉴赏:重湖叠巘(yǎn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名句鉴赏:重湖叠巘(yǎn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巘:yǎn,山。此处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清嘉:美好。
1.远近结合,层次分明。首先是远望湖山相连,再是近观桂子飘香,然后又把视线拉到远景,画面富有层次美。
2.意象典型,视、嗅结合。
“谁把杭州曲子讴ōu?荷花十里桂三秋。”(谢驿《杭州》)“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下阕中,词人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安居乐业的?
名句鉴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莲娃:白居易《忆江南》“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吴娃指吴地的女子,莲娃则是采莲的美女。
“弄”:写出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
“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歌唱。
“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渔翁的笛曲和采莲姑娘采菱的歌声,极富生活情趣。
“嬉嬉”:表现老叟怡然垂钓,采莲少女快乐穿梭的神态。
民:描绘出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愉快的盛世景象。
名句鉴赏: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官: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正因为百姓各自安居乐业,官吏才有闲情逸致享受歌舞和美景,从侧面歌颂了他们治理有方,才使当地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承平气象。
下阕中,词人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安居乐业的?
高牙: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将军之旗。借指孙何。
“乘醉听萧鼓”——写宴酣之乐
“吟赏烟霞”——写山水之乐
表现官员之乐
权贵出行气派威风,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乐,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之乐事。
因景明情
下片小结
西湖湖山之美
重湖、叠巘(水碧山青)
三秋桂子(山上)
十里荷花(水中)
百姓生活愉悦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
长官生活休闲
千骑(仪仗队的气派、威风)
乘醉
吟赏
互文
(宴酣之乐)
(山水之乐)
写西湖美景和杭州人民平和宁静的生活景象。
结尾表达美好祝愿的同时暗含写作目的。
写作背景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文内往往有奉承语词),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
干谒【gān yè】 干:求取,追求。为某种目的而求见 [地位高的人]。指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干谒诗
讨论1:好景具体指什么?凭什么这好景值得他拿回朝廷去夸?
自然风光
都市繁荣
人民安定、富足
孙何政绩卓著
实指
主旨分析
好景
好景:表面指杭州美景乐事,
实际指孙何的政绩成就,暗含对其政绩的赞许。
讨论2:根据写作背景,结合词结尾“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诗句,分析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什么?
1、赞美杭州的美好景致。
2、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赞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
3、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并委婉表达希望孙河举荐提拔自己的愿望。
主旨分析
艺术特色
1.工于铺叙,安排巧妙。
选取最典型,最有表现力的景物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2.巧用夸张,写景壮阔。
“十万人家”“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以夸张手法描写杭州的繁华和美景。
3.善用点染,富有层次感。
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总写(点),然后分别详细描绘(染)。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点染”艺术
“点染”艺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点
染
点
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