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 《牧场上的家》 配套教学设计(4)

文档属性

名称 歌曲 《牧场上的家》 配套教学设计(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25 14:00:1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与柔和
连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与演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电子课件直观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会歌曲。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美国民歌,并在歌唱与演奏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校已有三年多的学习经历,音乐方面已经学了很多的音乐理论知识,基本上懂得运用乐理知识来学习歌曲。我校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课堂小乐器,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在学习中基本能合作沟通,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有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视谱吹奏基础,在活动中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与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与演奏。
教学难点:“一音多字”与“一字多音”和弱起小节等节奏的运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与柔和
连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与演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电子课件直观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会歌曲。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美国民歌,并在歌唱与演奏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时重点
培养学生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与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与演奏。学时难点
“一音多字”与“一字多音”和弱起小节等节奏的运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组织教学:
学生进入课室,教师用带节奏的话向学生问好: 同学 | 们 早 上 | 好! 同学 | 们 早 上 | 好!
邱老 | 师 早 上 | 好! 邱老 | 师 早 上 | 好!
活动2【讲授】二、听听范唱,导入新课教学。
1、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美国小朋友的家做客,想去吗?
生:想!
师:想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吗?我唱一首歌来告诉你们!请认真听听歌曲中小朋友的家在哪里?
2、教师范唱,学生认真听
3、回答问题:
生:他的家在牧场,他的家有水牛、小鹿、羚羊!
师:你很认真听!表扬你!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小朋友的家!
4、学生观看歌曲视频 (播放视频)
师带动学生通过摆动身体、拍三拍子伴奏等感受歌曲的旋律
(设计意图: 教师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范唱,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感受歌曲旋律)
活动3【活动】三、读读唱唱,体验歌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体会歌词的内容,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出示歌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教师指导学生读 “一音多字”的节奏、 “那儿有”等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用LU音哼唱旋律,初步熟悉旋律: 师:这么好听的旋律,同学们先用LU音跟着哼唱吧
4、师钢琴伴奏,学生跟着轻声唱歌词:
引导学生用高位置的声音来演唱《牧场上的家》,音色要圆润。
5、师生接龙学唱:
6、学生随钢琴伴奏完整歌唱:
7、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谁能来说说这首歌曲表达了小朋友对家的什么感情啊?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有节奏的读歌词、师生互动教学,让学生感受乐曲旋律,;通过师生交流互动教学,感受歌词内容与歌曲的演唱方法。解决教学难点“一音多字”与“一字多音”和弱起小节等节奏)
活动4【活动】四、划划唱唱,感受旋律结构:
1、点击出示首句旋律线,用画笔功能
师:谁能出用手臂划出这句旋律线呢?
生:请个别学生划:5 ︱5 1 2︱3 - 1 7︱6 4 4 ︱ 4 -
师:你划得很好!同学们一起来划一划!
师:请同学们找找歌曲中哪几个乐句开头的旋律是这样的?谁能上来用色彩在歌谱上画出来吗?
生:请个别学生用色彩划
师:我们一起唱着乐谱划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线吧:
2、学生根据旋律线分析歌曲的结构:
师:通过感受旋律,你们知道这首歌有几个乐句啊?
请个别学生用白画笔功能划
3、全班一起试唱乐谱感受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划一划,感受旋律线,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实时指导,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活动5【活动】五、说说奏奏,体验旋律。
1、弱起小节的运用:
师:谁能说说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首歌是三拍子的弱起小节。第一小节只有一拍。师:你说的很好!(出示弱起小节的知识与部分歌谱)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互补成一个完整的小节。这首歌曲的A乐句都是弱起小节的。师:我们一起拿起乐器吹奏这些旋律,注意气息要轻起啊!(教师示范) 学生吹奏:
2、引出连音线的“四分附点音符”与“长拍”。
师:这首歌曲的节奏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啊?(提问学生) 生:“四分附点音符”
教师用放大镜找出来,指导学生唱一唱
师:还有每个乐句的最后的长拍也是要注意的、、、、
3、 歌曲中A乐句与B乐句的mf与mp的力度对比。
师:老师请来了两个朋友mf与mp。他们是谁?你记得他们吗?
生:mp中弱,mf是中强。
师:为什么放在这里呢?
生:A乐句是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所以用mp中弱的力度轻轻唱,而B乐句是小朋友说起自己家乡的时候总是很自豪的,用比A乐句强的mf的力度。
师:你说得太好啦!下面我们用这些感觉去吹奏整首歌吧!
4、学生练习:
5、分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说说奏奏,体验旋律。结合歌曲的旋律特点分析,让学生视谱吹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实时指导,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活动6【练习】六、合作学习,表现音乐:
1、分工合作:
提示要求:一部分学生歌唱,一部分学生吹奏,在合奏中,要注意倾听。
2、师生合作:(教师拿三角铁伴奏)
3、完整演绎歌曲:
全班合作歌曲《牧场上的家》,尽情地表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歌唱与演奏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歌曲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形成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7【测试】七、课堂小结,课堂延伸:
1、师:我们学习了美国民歌《牧场上的家》,领略了他们美丽的家园,感受了他们快乐而幸福的生活。我们为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应该做些什么呢?能为我们的家乡广州填上歌词吗?
2、再次听歌曲伴奏,尝试课堂延伸填唱小小作词家《广州我的家》
3、在音乐中离开课室。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美国民歌《牧场上的家》,感受歌曲的旋律歌词的美,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课堂延伸到自己今后对家乡的感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来建设我们的家乡!。)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