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1 13:55:1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下第一单元《灯笼》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由回忆引发的抒情散文,文中有大量的叙事,也写到了祖父和母亲,但是课文并不是记事写人的文章。课文要表达的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乡村生活的回味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学生初读课文,对情感体会必然不深。同时,学生对“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意义也不甚了解。因此本文首要解决的任务即是感悟灯笼背后的内涵和意义,进而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目标:
1.识“灯笼”,感悟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
2.话“灯笼”,体悟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3.品《灯笼》,品味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教学重点:感悟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吴伯萧的《灯笼》,来一起感悟那个年代有关“灯笼”的文化意蕴。
二、识灯笼
同学们,好文章要细细品读,下面就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去找一找有关灯笼的描述,读一读有关灯笼的故事。
请同学们采用默读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争取一气读完。
(1)祖父夜行,(灯笼)照路
(2)母亲叮嘱,接过( 纱灯 )
(3)乡俗还愿,村头(红灯)
(4)元宵张灯,( 小灯)入梦
(5)族姊远嫁,满街(灯火)
(纱灯)描字,喜爱乡俗
提示:《灯笼》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后的阅读提示往往为大家指明阅读的方向,同学们在梳理内容时,可以结合起来思考。请同学们边读边批注,可以标注这些字词的读音,还可以标注你找到的相关信息。
预设:话说灯笼、祖父夜行、母亲吩咐、乡俗还愿、元宵张灯
族姊远嫁、朱红描字、献帝灯笼、灯下马前卒
三、话灯笼
1.同学们,吴伯萧在课文中给我们讲述了有关“灯笼”的许多事件,充分表现“灯笼”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预习卡片,说一说“灯笼”都具有哪些意义内涵?根据其意义内涵,我们又可以将文中的内容分为哪几类呢?
明确:第3段写到挑灯笼,伴祖父夜行;4、5段写到接纱灯,上、下灯学;第6段写到村口挂红灯,慰藉孤行客;第7段元宵张灯,跟着龙灯跑半夜;第8段写到族姊远嫁,曾经的富贵破落;第9段写到朱灯描红;第10段联想献帝伴灯;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
大家说得都很好,可见在旧时,“灯笼”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它给人照明给人温暖;“灯笼”又是年节重要的装饰品,增添喜庆氛围,给人带来欢乐;“灯笼”还是乡村民俗艺术的重要载体,成为文化符号传承至今;“灯笼”还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本文所述之事多而杂,可所有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使用,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和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虽然很少,恰如其分的烘托了气氛、凸显了主题、传情达意,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
2.根据文中所写事件,将其归类:
预设:村民日常生活、乡村艺术表演、乡村年节景象、历史文化
3. 那么同学们,这篇课文为什么没有按照这样的分类来写呢?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文中所叙的事情和作者有没有关系,作者的情感又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抒情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对了,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不是讲故事的记叙文。课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许多零散的叙事,这是散文常见的写法。零散的叙事背后,有一条情感的线索,让全部的叙事变得有序化。
预设: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大部分叙事都是作者的生活经历,是按照作者的回忆来写的,表现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乡村生活的依恋,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情思念。
4.那么课文第10节、第11节并不是作者的事情,能不能去掉呢?
化用古诗文:
(1)“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忘路之远近”)
(2)“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化用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化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预设:第10节写东汉末代皇帝屡受强人摆布,郁悒而终。这是发历史之幽情,并由个人乡村生活过渡到历史话题。
第11节引用名将典故,借古喻今,表达自己愿作马前卒的豪情壮志。
5.那么喜爱文学创作,在山东当老师的吴伯萧为何会有这样的豪情壮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本文的写作背景。
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了无数人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明确:作者之所以会联想到汉献帝,是因为当时中华的处境与之相似——同处飘摇之际,同为沦陷之时。在家国沦丧的背景下,在民族存亡之际,作者一辈子思慕着的静穆也不复存在,温馨的家庭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令他流连的盛况更是满目疮痍……身为中华儿女,那盏灯笼此时又激起了吴伯箫的感慨。
有一种爱叫做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爱,只想把最好的都给你;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爱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这样在文中的小爱,到了文末,发生了飞跃,立意高远。作者借灯笼表达了自己想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因此,吴伯箫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述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
四、品《灯笼》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的豪言壮语,一起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同学们读得真好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语言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可见散文的情感与语言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这篇散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80余年,可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本文语言的典雅与蕴藉。相信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时常会有眼睛一亮的感觉,请把你喜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预设:
例如 第1节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赏析:多用短句,一方面显出语言的简净,另一方面表明抒情的含蓄,朗读起来既有语言声韵之美,又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
再如 第10节 假定是暖融融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
第3节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赏析:语言以书面语为主,非常文雅,有韵味,有意境。
又如 第2节: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赏析: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充分调动视觉听觉描绘一幅幅画面,令读者身临其境。最后议论抒情,既总结本段内容,又表明自己记忆之丰富,表达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
本课小结:中国味道、中国精神、中国特色尽在本单元民俗风情篇。我们在第一课《社戏》里看过了月夜航船看戏的江南水乡,在第二课《回延安》里领略到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嘹亮高亢,在第三课《安塞腰鼓》里深深震撼于的粗犷豪放的黄土高原汉子的力量之美。今天,我们又跟着吴伯箫回忆灯笼里的缘,愿做灯笼下的卒1为灯笼所赋予的家国情怀所感动。
五、作业
思考题:课文中不仅写到灯笼,还写到火、太阳、月华、繁星以及火把、探海灯,请问它们有何共同点呢?
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拓展题
我是小小文化宣传员
假设有部分国外的留学生在中国过春节,在春节晚会上,请你担任小小文化宣传员,向他们介绍中国的灯笼文化。
很多同学都知道灯笼是节日喜庆的象征,学习过本文后,我们还知道了其实灯笼还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对于灯笼这一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更深了。除了课文中所说的文化内涵,你还知道灯笼其他的文化内涵吗?搜集相关知识,总结灯笼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晚会上向他们介绍我国的灯笼文化。字数要求:200字。
板书:
灯笼
灯笼故事 象征意义 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