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快乐的铁匠》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歌曲《快乐的铁匠》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25 14:22:2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欢乐的情绪演唱歌曲《快乐的铁匠》。2、了解歌曲《快乐的铁匠》与钢琴独奏曲《钢琴变奏曲》之间的联系。
2学情分析
新课程修改的四年级上册书中的《快乐的铁匠》是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取材于德国音乐家亨德尔的钢琴曲《变奏曲》的旋律,歌曲旋律婉转动听,歌词形象生动,很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演唱水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重难点放在力度的处理上,引导孩子用心体验生活,用肢体的加入更多元化的感受音乐,吸引孩子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持久的音乐兴趣,以此形成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丰富的情感体验、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3重点难点
1、学会歌曲《快乐的铁匠》,体验铁匠劳动时的快乐。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力度符号处理歌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律动导入,激发兴趣。
1、律动导入:师生模仿老师的动作,体会劳动的乐趣。让学生认真模仿老师的律动动作,边律动边感受音乐。
2、随着钢琴独奏曲《钢琴变奏曲》的音乐,老师加入特殊声响的节奏,请学生仔细倾听,并辨认老师加入的特殊声响是要模仿哪种劳动中产生的声音?3、学生辨认出声响来自于“打铁”的劳动,播放视频《熊出没》的片段,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打铁”的场景。4、学生模仿“打铁”时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音,按照歌曲节奏模仿。
活动2【讲授】学唱《快乐的铁匠》
1、完整聆听歌曲《快乐的铁匠》,听的同时思考,根据歌词的描述想一想铁匠的快乐从何而来?
2、学生听完歌曲,感受到歌曲中的描述铁的匠快乐的一系列语句。(面带笑容,不嫌工作繁忙,自食其力乐洋洋。)
3、随着钢琴独奏曲《钢琴变奏曲》的音乐,老师讲述故事《快乐的铁匠》,请学生想一想故事里描绘了哪些声音。
4、用节奏朗读歌词:(1)接龙读;(2)完整朗读。
5、找出歌曲中重复段,并学唱重复段。(面带笑容,不嫌工作繁忙,自食其力乐洋洋。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叮当,人人都说他是个好铁匠)
活动3【活动】跟唱环节
1、用心聆听,感受音乐,通过跟琴唱,学唱会反复记号段落。
2、感受音乐中的快乐,富有感情的演唱。
3、跟琴唱,学唱会非重复乐段。
4、有感情的演唱乐段,感受铁匠的快乐。
活动4【活动】力度处理环节
1、仔细看歌谱,让学生自主学习,发觉音乐乐谱中存在的各种符号。
2、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哪一些是自己学过的符号。
3、分析各种符号,找出学过的力度记号。
4、学生自主学习,说出各种力度记号的含义。
5、按照力度记号的指示,尝试演唱出力度的处理。
6、有感情的歌唱,加入力度处理的演唱歌曲。
活动5【练习】整体演唱,全班表演
1、有感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注意力度的处理。
2、全班起立表演歌唱歌曲《快乐的铁匠》,老师指挥。
3、加入律动动作,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活动6【测试】课堂拓展
1、通过课件中的小故事,了解歌曲《快乐的铁匠》和亨德尔的钢琴曲《变奏曲》之间的关系。
2、完整欣赏德国音乐家亨德尔的作品《钢琴变奏曲》。
活动7【作业】课堂小结
1、回顾知识点:(1)德国音乐家 亨德尔
(2) 歌曲《快乐的铁匠》
(3)《钢琴变奏曲》
2、回顾两个作品之间的关系(板书)。
3、再次感受铁匠的快乐,全班学生随着音乐一边有感情的歌唱歌曲《快乐的铁匠》,一边律动走出教室。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