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名称,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说明水绵细胞与绿色植物细胞以及藻类植物与苔藓、蕨类植物的异同点。
2.能力目标
(1)熟练制作装片和使用显微镜;
(2)比较水绵与其他植物细胞的异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阐述水绵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对学生观察能力、收集资料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介绍水中生活的藻类,藻类植物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很大的类群,它是水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本节引言部分采用了一幅生长着海藻的海滩图片,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藻类植物的鲜活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对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有了感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问:提起藻类植物,大家最熟悉是什么?
述:海带和紫菜是常见的食用藻类,而且是多细胞藻类。
述:还有一些藻类植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称为单细胞藻类,比如衣藻、小球藻等
问:藻类植物的结构是简单还是复杂?
问: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述:这是藻类植物的第一个特征: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述:因为是植物,所以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充合作用。
问: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呢?
述:所以有句诗:“春来江水绿如蓝”正是因为春天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观察水绵:
1.从水池中捞取少许水绵,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2.取一张载玻片,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几根水绵放在水滴中,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何特点?
讨论:显微镜下看到的水绵细胞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
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阅读资料,总结出藻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介绍“水华”
“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昧。
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怎样做才能杜绝“水华”的出现。
课后通过互联网搜索我国水中生物资源的资料,将其整理成小论文或小报,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10-2水中的藻类植物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赤潮:是海水富营养化,使微小浮游生物大量增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