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训练02古诗文默写+记叙文阅读+名著阅读(解析版)
一、古诗文默写
1.用原文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③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饮酒》陶渊明)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
⑤友情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心中的苦闷,正如王勃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潮平两岸阔 愁云惨淡万里凝 飞鸟相与还 蜡炬成灰泪始干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是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潮、凝、炬、涯、”等字容易写错。
2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 关雎》)
(2)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风凰涅槃,焕发新生。
【答案】 在河之洲 箫鼓追随春社近 沉鳞竞跃 我报路长嗟日暮 沉舟侧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本题中“洲”“箫鼓”“竞”“暮”“嗟”等是易错字词,作答时要注意。
3.填空默写古诗文。
(1)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2)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刘备兵败长坂坡之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答案】 几处早莺争暖树 归雁洛阳边 无可奈何花落去 弓如霹雳弦惊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莺、雁、霹雳、等字词的书写。
4.古诗文填空。
(1)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2)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回首历史,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抱着“ , ”的决心,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句子填空)
【答案】不求闻达于诸侯 峰峦如聚 蜡炬成灰泪始干 瀚海阑干百丈冰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诸侯、蜡炬、阑、阔、汗”等字词容易写错。
记叙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同桌是女生
汤园林
①上学第一天,老师上上下下打量着我,面露难色。这时,她从教室外走进来,大声说:“老师,请让我跟他做同桌吧,我来教他!”
②教室里响起一片哄笑声。我觉得很丢人,垂下头,用眼角偷偷看她。她的脸也涨得通红,不过,她马上昂首挺胸,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
③就这样,她和我成了同桌。
④她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而我是成绩最差的,老师们走进教室时,总会轻轻地皱起眉头,其他学生也会不时地扭头看着我们,或捂嘴偷笑,或窃窃私语。我握紧拳头,无数次想冲出教室一走了之,她却紧紧地抓着我,帮我拿出书本摊在面前,又把铅笔削好塞进我手里。看着她鼓励的目光,我烦躁的心终于慢慢平静下来。
⑤她是班上听讲最认真的学生,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她都用笔记下来,不会写的就用拼音代替,有不懂的地方,她就会拦住老师,要求老师再讲一遍。一个月不到,她的笔记本就写得满满当当。
⑥下课后,她就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那些知识要点重新讲给我听,一遍,两遍,三遍,连旁边的同学都听烦了,她依然讲得眉飞色舞。
⑦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怂恿我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在她再三催促下,我终于试着举起了右手。尽管我回答得一点都不靠谱,老师和同学都摇头说听不懂,她还是很有成就感地握了握我的手,眼里居然还闪着点点泪花。唉,没办法,女生就是容易激动。
⑧除了帮我搞好学习,她还热心肠地接送我上下学。夏天40摄氏度的高温,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她把我背在背上,一把小阳伞,遮住我的身体,她的头和臂露在太阳底下,汗水像撒豆子一样掉了一路。冬天呵气成冰,她一大早背着我上路,小心翼翼地踩在冰雪上,有好几次,她脚下打滑,重重地摔在地上。
⑨每天,她忍着各种诧异的目光,背着我穿过一条条小巷。作为男生,让女生背着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我强烈要求她放我下来,她却说什么也不听。
⑩星期天,同学们要么在家睡懒觉,要么出去疯玩,要么就上各种补习班。她穿上旧衣服,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市场里卖水果和蔬菜。收摊时,她会给我买一只烤鸭,再买一箱纯牛奶。
自从和我同桌,她学会了很多东西,经常拿着烹饪书做美食给我吃,还自学了针灸按摩,并且收集了许多益智小游戏,一有空余的时间就陪着我玩。
当我终于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她捂着脸,哭了;当我终于能够在课堂上流利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她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哭了;当同学们终于伸出手,愿意和我做朋友时,她一把将我揽在怀里,哭了……
她总是这么喜欢哭,尽管她已经46岁,为了找一所接纳我的学校,她在烈日下四处奔走时不曾掉一滴眼泪;她每天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累得筋疲力尽也不曾掉一滴眼泪;她46岁重新入学,和一群小孩子挤在一年级的教室,被人嘲笑时不曾掉一滴眼泪;可是我一点小小的进步,却让她一次又一次泪水滂沱。
我无奈地白了她一眼,说:“妈妈,虽然我是残疾孩子,但有你的陪伴,我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对了,我们母子已经同桌5年了。
5.细读前六个自然段,完成表格。
同学的反应 妈妈的神态
第一天上学,同学一片哄笑 ①
② 投来鼓励的目光
下课后,同学都听烦了 ③
6.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她却紧紧地抓着我,帮我拿出书本摊在面前,又把铅笔削好塞进我手里。
答:
7.第 段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又有什么作用?
答:
8.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9.根据文意,请选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文章题目虽然用词朴实,但“我的同桌”点明主要人物,“女生”暗示她是妈妈;同时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前面层层设疑,打下伏笔,到结尾处抛出答案“妈妈”“残疾孩子”,令人恍然大悟;细细一品,又合情合理,感人至深。
C.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既疼爱孩子又善于教育孩子的人,而孩子也是一个努力向上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D.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我们身边也会有一些残疾的孩子,他们的顽强令我们敬佩,而他们身后给予关爱的人更令我们感动。
【答案】5. 脸涨得通红,有视死如归的悲壮: 扭头看我们,或捂嘴偷笑,或窃窃私语: 讲得眉飞色舞。 6.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对我的安慰和鼓励,表现了妈妈的宽容和善良,善于教育孩子。 7.对比手法,把妈妈遭受困难时的不流泪和在我取得进步时的泪水滂沱进行对比,突出了妈妈的坚强和对孩子无私的爱,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有力表现了中心。 8.①宽容善良:表现在不计较老师同学的反感上;②有耐心:反复给我讲题,和我做五年同桌;③善于教育孩子:鼓励我发言;④爱孩子:为了教育孩子46岁重新入学,和我同桌五年;⑤坚强能干,遇到困难不哭,星期天到市场卖菜,每天背我上下学。 9.A
【解析】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
①空:根据原文第②段“教室里响起一片哄笑声。我觉得很丢人,垂下头,用眼角偷偷看她。她的脸也涨得通红,不过,她马上昂首挺胸,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可知,“我”第一天上学,同学们一片哄笑,妈妈的脸涨得通红,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
②空:根据原文第④段“老师们走进教室时,总会轻轻地皱起眉头,其他学生也会不时地扭头看着我们,或捂嘴偷笑,或窃窃私语。我握紧拳头,无数次想冲出教室一走了之”“看着她鼓励的目光,我烦躁的心终于慢慢平静下来”可知,当其他同学扭头看着“我”们,或捂嘴偷笑,或窃窃私语时,妈妈却向“我”投来鼓励地目光;
③空:根据原文第⑥段“下课后,她就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那些知识要点重新讲给我听,一遍,两遍,三遍,连旁边的同学都听烦了,她依然讲得眉飞色舞”可知,下课后,同学们都听烦了,妈妈却依旧讲得眉飞色舞。
6.本题考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结合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她却紧紧地抓着我,帮我拿出书本摊在面前,又把铅笔削好塞进我手里”中的“抓”“拿”“摊”“削”“塞”等动词可知,这里运用的是动作描写,再结合第④段“看着她鼓励的目光,我烦躁的心终于慢慢平静下来”可知,这里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妈妈用实际行动给予“我”鼓励,尽力让“我”摆脱困窘的状态,再根据本文第 “虽然我是残疾孩子,但有你的陪伴,我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可知,妈妈对“我”的教育很成功,尽管“我”是残疾的孩子,但是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没有减少半分,由此体现出了妈妈的善良和宽容,从而也更加凸显出妈妈的爱子情深以及教子有方。
7.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分析。
结合第 段“为了找一所接纳我的学校,她在烈日下四处奔走时不曾掉一滴眼泪;她每天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累得筋疲力尽也不曾掉一滴眼泪;她46岁重新入学,和一群小孩子挤在一年级的教室,被人嘲笑时不曾掉一滴眼泪”“可是我一点小小的进步,却让她一次又一次泪水滂沱”可知,这里列举了妈妈“不曾掉一滴眼泪”和“泪水滂沱”的场景,将两者进行对比,因而是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手法,“为了找一所接纳我的学校”“每天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累得筋疲力尽”“46岁重新入学,和一群小孩子挤在一年级的教室,被人嘲笑”等等困难都没有让妈妈流泪,“我一点小小的进步”却让妈妈感动到流泪,从而突出了妈妈对“我”深沉的爱,“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妈妈经历这么多的困难却从不低头,突出了妈妈的顽强和坚韧,因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8.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本文第①段“上学第一天,老师上上下下打量着我,面露难色。这时,她从教室外走进来,大声说:‘老师,请让我跟他做同桌吧,我来教他’”,以及第②段“教室里响起一片哄笑声。我觉得很丢人,垂下头,用眼角偷偷看她。她的脸也涨得通红。她的脸也涨得通红,不过,她马上昂首挺胸,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和第③段“老师们走进教室时,总会轻轻地皱起眉头,其他学生也会不时地扭头看着我们,或捂嘴偷笑,或窃窃私语”等内容可知,妈妈面对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异常态度并没有去指责,而是用她自己的行动让“我”不断融入学习中,因而可看出妈妈非常的宽容善良;
根据本文第⑥段“下课后,她就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那些知识要点重新讲给我听,一遍,两遍,三遍,连旁边的同学都听烦了,她依然讲得眉飞色舞”以及第 段“我们母子已经同桌5年了”可知,她为了让“我”弄懂知识点,不断地重复给“我”讲解,并坚持陪着“我”学习,由此可看出妈妈是一位非常有耐心的人;
根据本文第⑦段“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怂恿我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在她再三催促下,我终于试着举起了右手。尽管我回答得一点都不靠谱,老师和同学都摇头说听不懂,她还是很有成就感地握了握我的手,眼里居然还闪着点点泪花”可知,他在适当的时候让“我”学会突破自己,促进“我”的成长,由此可看出妈妈是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人;
根据本文第 段“她46岁重新入学,和一群小孩子挤在一年级的教室,被人嘲笑时不曾掉一滴眼泪;可是我一点小小的进步,却让她一次又一次泪水滂沱”以及第 段“我们母子已经同桌5年了”可知,妈妈为了“我”不怕困难,高龄入学,由此可看出妈妈是一位爱孩子的人;
根据本文第⑧段“除了帮我搞好学习,她还热心肠地接送我上下学。夏天40摄氏度的高温,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她把我背在背上,一把小阳伞,遮住我的身体,她的头和臂露在太阳底下,汗水像撒豆子一样掉了一路。冬天呵气成冰,她一大早背着我上路,小心翼翼地踩在冰雪上,有好几次,她脚下打滑,重重地摔在地上”以及第⑩段“她穿上旧衣服,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市场里卖水果和蔬菜。收摊时,她会给我买一只烤鸭,再买一箱纯牛奶”,以及第 段“尽管她已经46岁,为了找一所接纳我的学校,她在烈日下四处奔走时不曾掉一滴眼泪;她每天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累得筋疲力尽也不曾掉一滴眼泪;她46岁重新入学,和一群小孩子挤在一年级的教室,被人嘲笑时不曾掉一滴眼泪”可知,妈妈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曾退缩过,而是勇敢面对,为“我”忙前忙后,从无怨言,由此可看出妈妈是一位坚强能干,勇敢面对困难的人。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标题作用的理解。
A.“我的同桌是女生”作为文章的标题,很新颖,“女生”在本文里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适龄同学,而是“我”那已经46岁的妈妈重新入学成为“我”的同桌,因而标题用词很考究,因此A项“文章题目虽然用词朴实”表述不正确;
故选A。
名著阅读
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他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段中的“他”指的是谁?从他写下的诗词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内心状态和情绪?
答:
【答案】选段中的他指的是宋江。从他写下的诗词中能读出“自视颇高,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图谋造反”的内心状态和情绪。
【详解】考查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文本叙写的是宋江在浔阳楼上题写“反诗”的内容。诗的“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写出了他的文武双全,才智过人;“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写出他的生不逢时,抱怨自己空有满脑的智慧与强壮的体格却无人欣赏的苦闷感慨;“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交代了刺配江州的经历;最后两句就更加直接地点明了他想要拿江州开刀,要“血染”浔阳江口。从中可以看出宋江自视才智过人、心怀壮志,却壮志未酬,因不满足于现状,想要图谋造反的心理和情绪。综合训练02古诗文默写+记叙文阅读+名著阅读(原卷版)
一、古诗文默写
1.用原文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③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饮酒》陶渊明)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
⑤友情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心中的苦闷,正如王勃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 关雎》)
(2)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必将如风凰涅槃,焕发新生。
3.填空默写古诗文。
(1)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2)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刘备兵败长坂坡之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4.古诗文填空。
(1)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2) ,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回首历史,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抱着“ , ”的决心,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句子填空)
记叙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同桌是女生
汤园林
①上学第一天,老师上上下下打量着我,面露难色。这时,她从教室外走进来,大声说:“老师,请让我跟他做同桌吧,我来教他!”
②教室里响起一片哄笑声。我觉得很丢人,垂下头,用眼角偷偷看她。她的脸也涨得通红,不过,她马上昂首挺胸,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
③就这样,她和我成了同桌。
④她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而我是成绩最差的,老师们走进教室时,总会轻轻地皱起眉头,其他学生也会不时地扭头看着我们,或捂嘴偷笑,或窃窃私语。我握紧拳头,无数次想冲出教室一走了之,她却紧紧地抓着我,帮我拿出书本摊在面前,又把铅笔削好塞进我手里。看着她鼓励的目光,我烦躁的心终于慢慢平静下来。
⑤她是班上听讲最认真的学生,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她都用笔记下来,不会写的就用拼音代替,有不懂的地方,她就会拦住老师,要求老师再讲一遍。一个月不到,她的笔记本就写得满满当当。
⑥下课后,她就学着老师的样子,把那些知识要点重新讲给我听,一遍,两遍,三遍,连旁边的同学都听烦了,她依然讲得眉飞色舞。
⑦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怂恿我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在她再三催促下,我终于试着举起了右手。尽管我回答得一点都不靠谱,老师和同学都摇头说听不懂,她还是很有成就感地握了握我的手,眼里居然还闪着点点泪花。唉,没办法,女生就是容易激动。
⑧除了帮我搞好学习,她还热心肠地接送我上下学。夏天40摄氏度的高温,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她把我背在背上,一把小阳伞,遮住我的身体,她的头和臂露在太阳底下,汗水像撒豆子一样掉了一路。冬天呵气成冰,她一大早背着我上路,小心翼翼地踩在冰雪上,有好几次,她脚下打滑,重重地摔在地上。
⑨每天,她忍着各种诧异的目光,背着我穿过一条条小巷。作为男生,让女生背着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我强烈要求她放我下来,她却说什么也不听。
⑩星期天,同学们要么在家睡懒觉,要么出去疯玩,要么就上各种补习班。她穿上旧衣服,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市场里卖水果和蔬菜。收摊时,她会给我买一只烤鸭,再买一箱纯牛奶。
自从和我同桌,她学会了很多东西,经常拿着烹饪书做美食给我吃,还自学了针灸按摩,并且收集了许多益智小游戏,一有空余的时间就陪着我玩。
当我终于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她捂着脸,哭了;当我终于能够在课堂上流利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她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哭了;当同学们终于伸出手,愿意和我做朋友时,她一把将我揽在怀里,哭了……
她总是这么喜欢哭,尽管她已经46岁,为了找一所接纳我的学校,她在烈日下四处奔走时不曾掉一滴眼泪;她每天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累得筋疲力尽也不曾掉一滴眼泪;她46岁重新入学,和一群小孩子挤在一年级的教室,被人嘲笑时不曾掉一滴眼泪;可是我一点小小的进步,却让她一次又一次泪水滂沱。
我无奈地白了她一眼,说:“妈妈,虽然我是残疾孩子,但有你的陪伴,我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对了,我们母子已经同桌5年了。
5.细读前六个自然段,完成表格。
同学的反应 妈妈的神态
第一天上学,同学一片哄笑 ①
② 投来鼓励的目光
下课后,同学都听烦了 ③
6.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她却紧紧地抓着我,帮我拿出书本摊在面前,又把铅笔削好塞进我手里。
答:
7.第 段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又有什么作用?
答:
8.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9.根据文意,请选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文章题目虽然用词朴实,但“我的同桌”点明主要人物,“女生”暗示她是妈妈;同时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前面层层设疑,打下伏笔,到结尾处抛出答案“妈妈”“残疾孩子”,令人恍然大悟;细细一品,又合情合理,感人至深。
C.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既疼爱孩子又善于教育孩子的人,而孩子也是一个努力向上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D.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我们身边也会有一些残疾的孩子,他们的顽强令我们敬佩,而他们身后给予关爱的人更令我们感动。
名著阅读
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他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段中的“他”指的是谁?从他写下的诗词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内心状态和情绪?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