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故事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半截故事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5 14:54:3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评论的写法,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去。
2.知道本课中作者创作的相关历史背景,概括相关内容,能够读出有关资料中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课文的精读过程;建构细读文章,分析出人意料的故事真相的故事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能够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了解文章通过讲述周处鲜为人知的后面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罪恶。而人们齐心协力把后半截故事埋起来的行为更让人产生很多的感叹和思考。
2学情分析
经过之前的学习现在的初三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而且学生对学习这种评论性文章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都很关注情节的发展、评论的内容,并且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这篇课文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领悟道理。
3重点难点
1. 能够了解文章通过讲述周处鲜为人知的后面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罪恶。而人们齐心协力把后半截故事埋起来的行为更让人产生很多的感叹和思考。
2. 掌握评论是指批评或者议论的文章,能够说出作者评论的内容是什么。并能学习这种评论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上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读书人中可谓是家喻户晓。成为人们心目中正能量人物。然而当代作家王鼎钧却为我们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后半截故事,贾平凹又将其改编成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其中之一王鼎钧的《半截故事》,看看周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活动2【测试】检测预习
1.认识作者。
2.重点词语。
3.关于评论。
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1-5段,你认为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从文本中找出依据,分析人物。(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词句)
2.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6-8段,周处步入仕途之后,性格有没有改变?虽然知道司马彤居心不良,可周处还是决心上战场,为什么?
3.请同学们阅读这两部分文字,并把两部分文字结合理解,说说对周处有怎样的评价或新的感受。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揭示主题
1.作者王鼎钧补出来的半截故事,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周处。这个英雄成为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
2.作者在第八段写道“至于覆灭的五千步卒,谁无父母,谁无兄弟,谁无尘世的贪恋,谁无生存的权利?他们纳粮当兵,敬畏官吏,何负于晋?”。这句话句式有何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导演为什么不愿意把周处的真实一生拍摄出来呢?作者在文章最后说“那是他懂,我不懂。现在我懂,你懂不懂?”。作者懂得的是什么?
活动5【讲授】点拨梳理
活动6【讲授】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写周处悔悟、拜师、为官及最后以身殉职,表现了周处大彻大悟、一心向善的巨大思想变化,一方面揭露了权贵统治集团的腐败;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大众娱乐文化的媚俗,只知道片面追求利润。而这个故事却也告诉我们许多鲜为人知的“后面”的故事,这些后面的故事被人们齐心协力掩埋起来的,这种行为是不是值得同学们引发一些思考呢?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预习《听来的故事》。
活动8【讲授】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5):周处由坏变好。(前半截)
《半截故事》 第二部分(6—8):周处遭陷害而死(后半截)
第三部分(9):对“后半截故事”的态度。(揭示主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