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记一九…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一九…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5 14:56:0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知文章所描绘的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外形、环境)
2,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并领悟“朴素美”的内涵,
3,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理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学情分析
共44名学生,整体语文基础较差,后进生偏多,但学习态度端正,能够积极努力,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3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并领悟“朴素美”的内涵,感悟托尔斯泰的人格美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1928年,一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要前往俄国旅行,这次旅
行却让他意外地发现,在俄国所见到的所有景物中再没有比列夫托尔
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坟墓呢?不妨
我们先带着目标来听听这篇课文。
活动2【讲授】目标
要求:仔细的听,用心感受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坟墓?
1,通过阅读,感知文章所描绘的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外形、环境)
2,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并领悟“朴素美”的内涵,
3,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理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活动3【讲授】听读课文完成探究
三,听读课文,完成探究。
1.请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写托尔斯泰墓的句子 (出示图片)
(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
只有几株大树荫蔽”(极为普通,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
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4)“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
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5)”“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
个“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
人至深的无名墓冢”
2.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坟墓?(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朴素(自然、简朴、不求名声宁静)
3.我们没有更多的词语去形容这样一座坟墓,那我们看看作者用什
么来形容这座坟墓?看看作者是怎样赞美它的?
(最美)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
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
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没有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
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
深藏着的感情”
4.如此普通的坟墓,在作者的心目中它是世间“最美的”,那难道
托尔斯泰墓的朴素就是它最美的地方?那么提到另外三个伟人的墓
就因为他们的外表不够朴素所以不能称之为最美吗?难道朴素就能
成就世间的最美吗?一切朴素的都是最美的东西吗?请同学们谈谈
这座坟墓为什么是世间最美的
(附)托尔斯泰生平:1828年出生在俄国一古老的贵族家庭
他在从事创作的同时还广泛研究哲学、宗教、道德和伦理问题,更
加认清了沙皇专制的黑暗和剥削阶级的腐朽,促使他的世界观由贵
族地主向宗法式农民转变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他把土地上所得
收益和作品版税全部放弃晚年,他深感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之间
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几度想离家出走,实现过平民生活的理想
1910年10月27日晚上出走,只有一个医生和他一道坐上去南方
的火车,着凉得肺炎,在一车站下车,死在这个小站上这位伟大的
老人对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爱真理,非常地爱真理”。
这位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等伟大作品,且以托尔斯泰主义著称的享誉世界的超级作家,
5.这么一位伟人,为什么不要富丽、豪华的坟墓,而要选择这么
一个土丘作为自己的安息之地呢?是他的本意吗?
活动4【练习】教师总结
朴素是一种美没有错,但他不是最美;伟大是一种美也没有错,但他也不能
成就最美,那么什么才是世间最美呢?当一个伟大的灵魂去追求朴素的时候
它才有可能成为世间最美。
活动5【练习】拓展提升
发现描述身边最美的东西?
活动6【作业】作业
发现描述身边最美的东西?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