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后素养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后素养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1 17: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2.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鸠杖,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它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C.它因手杖的顶端为斑鸠鸟的雕像得名
D.它体现了封建等级关系
3.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
A.国家税源枯竭
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4.“西汉时期采用了编户等有力措施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这说明汉代户籍制度(  )
A.开始加强对基层控制
B.减轻了对民户的控制
C.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D.为历代的王朝所沿用
5.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
A.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6.隋朝的户籍法规定: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同时规定,地方官员每年要亲自实地查验户口、年龄、疾状(健康状况)。制定此户籍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农业劳动力充足 B.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防止小农经济破产 D.保障徭役赋税征收
7.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
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
8.《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C.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9.商鞅认为户籍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该材料不能说明古代户籍(  )
A.是朝廷征收赋役的依据
B.是基层管理的重要手段
C.与土地私有制度相适应
D.是严刑峻法的重要体现
10.商鞅变法时建立的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即什伍制度,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朝的什伍制度、唐朝的邻保制度、宋朝的保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
B.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
C.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
D.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
11.《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
A.以法律形式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
B.贫苦无依之人与朝廷官员矛盾尖锐
C.真正解决了贫苦无依之人的温饱问题
D.以严刑峻法维护其统治
12.宋朝义庄在中国慈善组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义庄由范仲淹创立,主要作用是救济族中贫困之人,为本族贫寒子弟设立义学,对遇到天灾人祸等的人给予临时救助,其后范氏义庄受到了其他家族的认可和效仿。义庄的出现(  )
A.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
B.反映出宋朝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表明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
D.说明宋朝民间救济体系日臻完善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
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光绪初年以前,民间灾赈几乎都是局限于本地,即由灾区本地的绅富救济本地的贫民。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历史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谢家福等著名的社会救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
——摘编自余新忠《遗失的传统:
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救助与古代社会救助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C [材料中的“里”“亭”“乡”是古代地方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掌管着地方教化、诉讼及赋税事务,以至“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这说明基层组织在地方管理上有较大的权力,C项正确。]
2.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鸠杖,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它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C.它因手杖的顶端为斑鸠鸟的雕像得名
D.它体现了封建等级关系
D [鸠杖说明中国有尊老爱幼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它具有社会教化功能,A、B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这种手杖顶端刻有斑鸠鸟的雕像,故得此名,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这种手杖不能体现等级关系,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3.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
A.国家税源枯竭
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C [根据材料“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等信息可知C项正确;“国家税源”“经济结构”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A、D两项错误;材料“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说明B项错误。]
4.“西汉时期采用了编户等有力措施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这说明汉代户籍制度(  )
A.开始加强对基层控制
B.减轻了对民户的控制
C.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D.为历代的王朝所沿用
C [依据题干可知汉代户籍制度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C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得知汉代开始加强对基层的控制,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汉代户籍制度加强了对民户的控制,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汉代户籍制度为历代的王朝所沿用,D项错误。]
5.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
A.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C [“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主要服务于国家,不是为豪强地主,故A项错误;“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有利于特权阶层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主要为方便征税,故C项正确;西汉这种政策与“世家大族”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6.隋朝的户籍法规定: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徭役二十日、缴纳租粟三石、调绢二丈、绵三两等;同时规定,地方官员每年要亲自实地查验户口、年龄、疾状(健康状况)。制定此户籍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农业劳动力充足 B.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防止小农经济破产 D.保障徭役赋税征收
D [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表明制定户籍法是为了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强化中央集权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保障的是政府的财政稳定,不是防止小农经济破产的保障措施,故C项错误;户籍法通过清查户口,规定应缴纳的具体标准,保障徭役赋税征收,故D项正确。]
7.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
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
D [根据材料“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组织具有行政职能,根据材料“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可知,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自治”,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C项错误。]
8.《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C.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A [材料中“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是指直接救济,“大兴土木之役”是指“以工代赈”,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商鞅认为户籍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该材料不能说明古代户籍(  )
A.是朝廷征收赋役的依据
B.是基层管理的重要手段
C.与土地私有制度相适应
D.是严刑峻法的重要体现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催驱赋役”,可知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材料“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可知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材料“按比户口,课植农桑”,可知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符合题意。
10.商鞅变法时建立的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即什伍制度,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朝的什伍制度、唐朝的邻保制度、宋朝的保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
B.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
C.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
D.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
解析:题干材料“商鞅变法时建立的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即什伍制度,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延续和变迁,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故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故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后世王朝在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中均有创新,故排除。
11.《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
A.以法律形式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
B.贫苦无依之人与朝廷官员矛盾尖锐
C.真正解决了贫苦无依之人的温饱问题
D.以严刑峻法维护其统治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可知明朝以法律形式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故A项正确;B、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从根本上解决下层百姓的温饱问题要依靠经济的发展,故排除C项。
12.宋朝义庄在中国慈善组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义庄由范仲淹创立,主要作用是救济族中贫困之人,为本族贫寒子弟设立义学,对遇到天灾人祸等的人给予临时救助,其后范氏义庄受到了其他家族的认可和效仿。义庄的出现(  )
A.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
B.反映出宋朝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表明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
D.说明宋朝民间救济体系日臻完善
解析:题干材料“救济族中贫困之人,为本族贫寒子弟设立义学,对遇到天灾人祸等的人给予临时救助”反映了宋朝义庄救助贫弱、关注民生的举措,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宋朝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而是强调宋朝义庄践行儒家思想,故排除C项;仅凭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宋朝民间救济体系日臻完善,故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
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光绪初年以前,民间灾赈几乎都是局限于本地,即由灾区本地的绅富救济本地的贫民。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历史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谢家福等著名的社会救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
——摘编自余新忠《遗失的传统:
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救助与古代社会救助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 (1)特点:分类定级,分类扶持;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
(2)不同: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1877—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