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社会服务的决策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甚至社区,服务的提供也不由政府全包,而是由政府、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共同承担。这一调整使得英国( )
A.地方治理的效率更低效
B.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
2.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一项社会政策。该政策的目的是( )
A.恢复工业生产 B.开展以工代赈
C.建立社会保障 D.保护劳工权利
3.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
A.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B.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
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D.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 )
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
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
C.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5.在中古时代的西欧庄园内,起着维护封建领主利益和庄园公共秩序作用的机构是( )
A.庄园法庭 B.庄园封君
C.公民大会 D.庄园封臣
6.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位于封建领主的土地上
B.城市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C.取得自治的城市不再受国王和领主的约束
D.城市的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7.下表为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早期德国工会组织发展状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时间 发展状况
19世纪二三十年代 开始成立第一批工会组织
1848年 出现工会联合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工会组织长足发展
A.社会阶层的分化比较明显
B.社会保障体系已日益成熟
C.代议制民主逐步得以完善
D.工人的生活水平维持较好
8.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9.在托克维尔看来,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是在英国特有的一种长期宗教纷争中形成的。他指出,英裔美国人不得不把自己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在移民初期,自由制度……即地方自治,已经深深扎根于英国人的习惯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英国民主思想来自宗教改革
B.地方自治是英国政体的重要特点
C.美国民主思想深受英国影响
D.美国政体借鉴了英国政体
10.1935年,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规定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 )
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B.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
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
D.促进生产和增加消费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主要说明我国( )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
12.下列是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 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C 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 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D 查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 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
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选择题
1.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社会服务的决策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甚至社区,服务的提供也不由政府全包,而是由政府、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共同承担。这一调整使得英国( )
A.地方治理的效率更低效
B.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
B [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社会服务的决策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甚至社区,服务的提供也不由政府全包,而是由政府、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共同承担”可知,当时英国社区享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决策权限,同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服务,这表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减少,故A、D两项错误;材料中的做法说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了,故C项错误。]
2.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一项社会政策。该政策的目的是( )
A.恢复工业生产 B.开展以工代赈
C.建立社会保障 D.保护劳工权利
C [材料反映出失业金制度。失业金制度是工人失业后的保障措施,与恢复工业生产无关,故A项错误;失业金制度是工人失业后的保障措施,与以工代赈无关,故B项错误;失业金制度是工人失业后的保障措施,故C项正确;失业金制度是工人失业后的保障措施,与保护劳工权利无关,故D项错误。]
3.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
A.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B.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
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D.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 [根据材料1982年宪法和2004年宪法对社会保障的内容规定可知体现的是覆盖面越来越大,社会保障程度更高,说明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未体现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B项排除;“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排除。]
4.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雅典至少有150~170个村社。村社的职能之一为登记本村社的公民,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而不像从前那样决定于氏族族籍,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村社职能的扩大( )
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
B.完善了雅典的权力运行机制
C.意在保护雅典平民阶层利益
D.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D [由材料“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外来自由民也取得了公民权”可知原来没有公民权的人也获得了公民权,公民的自由权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扩大民主范围,不是公民大会如何运行的问题,故B项错误;村社职能的扩大,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没有体现保护平民阶层利益,故C项错误;认可公民权由“氏族族籍”变为“村社”登记,由血缘变为地域,这种变化推动了雅典民主的确立,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故D项正确。]
5.在中古时代的西欧庄园内,起着维护封建领主利益和庄园公共秩序作用的机构是( )
A.庄园法庭 B.庄园封君
C.公民大会 D.庄园封臣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庄园法庭是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的机构,通过维护庄园秩序,以维护封建领主利益,A项正确;庄园中封君、封臣的权利和义务,与维护秩序的机构不符,B、D两项错误;西欧庄园内没有公民大会,C项错误。]
6.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位于封建领主的土地上
B.城市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C.取得自治的城市不再受国王和领主的约束
D.城市的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C [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取特许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7.下表为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早期德国工会组织发展状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时间 发展状况
19世纪二三十年代 开始成立第一批工会组织
1848年 出现工会联合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工会组织长足发展
A.社会阶层的分化比较明显
B.社会保障体系已日益成熟
C.代议制民主逐步得以完善
D.工人的生活水平维持较好
A [工业革命后,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因为经济关系密切而自觉地联合起来,工人阶级只有联合才能有效地维护权益,工会正是联合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社会保障问题,且19世纪早期德国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在俾斯麦时期开始建立的,故B项错误;从工会组织的发展反映不出代议制民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工人的生活水平,故D项错误。]
8.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A [材料“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减少福利支出,故选A项;减少福利支出不是加强社会保障,故排除B项;材料“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故排除C项;减少国家干预不是扩大政府职能,故排除D项。]
9.在托克维尔看来,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是在英国特有的一种长期宗教纷争中形成的。他指出,英裔美国人不得不把自己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在移民初期,自由制度……即地方自治,已经深深扎根于英国人的习惯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英国民主思想来自宗教改革
B.地方自治是英国政体的重要特点
C.美国民主思想深受英国影响
D.美国政体借鉴了英国政体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英裔美国人不得不把自己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在移民初期,自由制度……即地方自治,已经深深扎根于英国人的习惯之中”,可知美国人的民主意识来源于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思想深受英国影响,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0.1935年,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规定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 )
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B.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
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
D.促进生产和增加消费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35年”,可知新政已经实施,经济大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工人的工资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国民经济被纳入计划轨道,故C项错误;罗斯福政府的这一措施,使社会上一部分人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他们可以再次投入工作或有能力进行消费,故D项正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主要说明我国( )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故选B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而不是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故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故排除C项;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社会,并非仅仅针对弱势群体,故排除D项。
12.下列是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 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C 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 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D 查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 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英国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可以说明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体现了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无法证明英国是“福利国家”,故A项错误;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与公民的社会权利没有联系,故B项错误;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说明国家重视教育,无法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故C项错误。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
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答案] (1)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