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词,会写部分生字,如“瓜、衣、来”等,并认识偏旁“孑”。
2.初步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
3.感受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生字词,会写部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美好的心灵。
难点:
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即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可以先出一个谜语:“一个胖娃白生生,坐在雪地不吱声,不怕冻来不怕冷,只怕红红太阳升。”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是“雪孩子”,并顺势引入新课。
2.在黑板上板书课题《雪孩子》,并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让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能最快猜出答案。“一个胖娃白生生,坐在雪地不吱声,不怕冻来不怕冷,只怕红红太阳升。”
学生(纷纷举手):“雪孩子!”
教师(微笑):“非常棒!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雪孩子有关的故事,题目就是——《雪孩子》。”
教师(板书课题,并教认“孩”字):“大家跟我一起读,‘雪孩子’。”
学生(齐声):“雪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开火车读,读准字音。
(2)指导重点生字的认读。
①归类识字:“添、渐、浑、淋”是前鼻音,“柴、烧、终”是翘舌音,“旺、吃、烫、终”是后鼻音,三点水旁的字有“添、渐、浑、淋、激”。
②多音字:“呀”表示惊疑时读一声,如文中的“哎呀”;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时读轻声,如“快回去呀”。
(3)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①近义词识字。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渐渐—逐渐、慢慢”“浑身—全身、周身”等。
②字理识字。如“柴、烫、灭”,通过字理溯源知道其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识记。
③联系生活或具体的语境识字。
④猜谜语识字。“烫”——火上煮汤碰不得;“柴”——此木常用来烧火。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了解默读。
师:同学们仔细听,它来了。
师饰演新朋友“默读”。
师(俏皮地):High,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默默,默默就是默读,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不指读,大家都认识我了吗?拜拜(拖着说)。
生笑:认识了!
师:刚刚听了“默默”的介绍,那么怎样才是默读呢?你这么积极,你来说。
生:在心里默默地读。
师:能不能出声呀?
生:不能。
师:能不能手指着读呀?
生:不能。
师: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就是默读的基本要求。
2.第一次默读,尝试运用新方法。
(1)自评,学习单中打默读星。(PPT出示评价标准)
(2)了解学生在默读中遇到的困难。
(3)反馈:通过刚才的默读,你了解到了什么?(故事主人公、发生的事情)
3.第二次默读,寻找信息。
(1)出示5个较难读好的句子,快速在文中找到并划出。(出示长句子)
(2)自评打星。(PPT出示评价标准)
(3)反馈:谁能把这5个句子读流利,读正确。(正音“暖和、咬”)
(4)同桌互读。
连句成段:孩子们,请你们把五个句子连起来默读,你有什么发现?(五句话把故事讲完整了)
4.教师读一至四自然段,学生边听边学着用眼睛看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雪孩子陪小白兔玩)
5.请学生试着默读第五至八自然段,教师提醒:不能小声嘟囔着读,不能动嘴唇无声地读,不能用手指着读。思考: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雪孩子救小白兔)
6.默读九至十四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雪孩子变成了白云)
7.梳理课文内容。
兔妈妈出门了,雪孩子陪小白兔一起玩,小白兔玩累了,添了柴就睡着了。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救出了小白兔,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最后化成了水,变成了水汽,变成了白云。
8.学习第一、二自然段:通过朗读和观察插图,引导学生理解雪下得很大的情景,以及兔妈妈给小白兔堆雪孩子的经过。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观察插图。)
教师:“从这两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信息呢?”
学生:“雪下得很大,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雪孩子。”
教师:“很好,概括得很准确。那么,雪孩子堆好之后,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雪孩子美好的品质和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2.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同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雪孩子
故事情节 品质
堆雪孩子 快乐
一起玩耍 友谊
勇敢救火 勇敢
化成白云 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