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刘胡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刘胡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1 18: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刘胡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2.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如“收买”、“威胁”、“牺牲”等。
3.激发学生对刘胡兰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困难面前要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胡兰的英雄事迹,体会其英勇不屈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如“收买”、“威胁”、“牺牲”等,并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刘胡兰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刘胡兰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动画。
生字卡片:用于复习巩固上节课或之前学过的生字词。
预习任务: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刘胡兰的基本情况和时代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刘胡兰的短片或图片,简要介绍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刘胡兰的短片)同学们,你们看到屏幕上的这位年轻女孩了吗?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刘胡兰。她是一位年仅十几岁的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去感受她的英勇与不屈。
(学生专注观看短片,表情凝重)
教师:短片看完了,大家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A:我觉得刘胡兰很勇敢,面对敌人毫不畏惧。
教师:很好,勇敢是刘胡兰的一个显著特点。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刘胡兰的。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开火车读课文,纠错正音:现在我们开火车来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同学之间进行点评、修正。
引导观察,区分读音:多音字“血”,可以联系课文中出现的“血淋淋、鲜血”,再观察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明确:“xiě”音多用于口语,“xiè”音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
随文识字:“烈”,可联系上下文,知道“烈士”一词指为正义、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引导读词:从刚才的朗读中,我发现了几个大家不太熟悉的词语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借助图片认识词语:民兵、铡刀
利用反义词理解词语:出卖 收买
3.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1)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学生读课文,回答预设问题。
(2)补充资料介绍
(3)师:在1947年1月12日这一天,天阴沉沉的,这样的天气也预示着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刘胡兰怎么呢?(生回答:被捕了!)她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直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着,为什么会被捕呢?(生:因为被叛徒出卖了!)
(4)相机理解:“叛徒”和“出卖”。
(5)生汇报词语的意思,师小结: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意思。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去了解当时的革命背景吧!
(播放视频)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在这样危险的时刻,刘胡兰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她为什么会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尽量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比如“反动派”、“被捕”等。
3.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大意。比如:“这一段主要介绍了刘胡兰被捕的时间和背景。”
4.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找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比如:“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呼啸,在云周西村,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这句话中,“天阴沉沉的,寒风呼啸”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也暗示了形势的严峻和气氛的紧张;“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则直接点明了事件的核心。
5.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段落,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
(四)书写生字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写字也可以写得棒棒的。现在我们来学写四个生字。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刘、反、周、被
点拨:
(1)“刘、被”都是左右结构,但要注意的是“刘”书写时要左宽右窄,而“村、被”书写时则是左窄又宽。“刘”字左边的“文”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整个字不可以超出竖中线。“村”在书写时,木字旁的捺也要变成点,右边“寸”的横起笔要低于木字旁的横。“被”的偏旁是“衣字旁”,“皮”的竖撇起笔在竖中线上。
(2)“反、周”都是半包围结构,“反”的横撇要从横中线起笔,微微往上斜,捺画从横中线下方起笔,撇、捺要写舒展。“周”要注意里面的“土”“口”写得窄一点。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五)拓展延伸
1.播放一段关于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2.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关于刘胡兰或其他革命英雄的书籍或文章,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六)总结归纳
1.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感受到了她的英勇不屈精神。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2.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