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世间最美的坟墓
作者简介
理解赏析
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
课外作业
托尔斯泰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
奥地利作家。他一生写过诗歌、戏剧、文学评论、传记、小说等,其中尤以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为出色。著名的传记作品 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小说代表作有《焦躁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颗心的沦亡》 《象棋的故事》等。
奥地利
三位 大师
象棋的故事
罗曼· 罗
兰
文学传记
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战争与和平》是前期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俄国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
鲁迅: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
列宁: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托尔斯泰和孩子们在一起
列夫.托尔斯泰
理解赏析
一、教师诵读,学生思考:
1、概括要点,简述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
2、作者用哪两个字来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
理解赏析
一、教师诵读,学生思考:
1、概括要点,简述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
2、作者用哪两个字来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
①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土堆。 ②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③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④在几株亲手栽种的树木下。
—— 朴素
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泰姬陵
泰姬陵
成吉思汗陵
明 · 长陵
托尔斯泰墓
朴素美
人格美
远离尘嚣
没有装饰
没有墓碑
外
内
最美的坟墓
二、阅读思考:作者为什么又将托尔斯泰墓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平民化的朴素
追求朴素的生活方式
提示: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参观者对托尔斯泰有崇敬之情的句子。
(1)“这里,逼人的朴素------不容许大声说话。”
三、阅读理解“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这句话
是对真正圣洁、崇高之物的敬畏和虔诚。
这敬畏是对托尔斯泰的人格的敬畏。
(2)“成百上千------留作纪念。”
四、 。1、多读,感受和体会下面这段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自然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 夏天,风儿……;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赏析
描写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活泼的景物能增添生气和温暖的情调。
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
由于没有奢华装饰,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
2、作者用拿破伦、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有何作用?
反衬出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
更使人体会到这幽暗小土丘的“宏伟”。
读者才能得到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从坟墓的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
三个人都闻名世界,伟人与伟人相比较,
前文虽提到托尔斯泰墓与其他伟人墓不同,但较笼统,以这三人的墓为例,
课堂练习
1.“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
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
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
D.(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
答:C
2、“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句中“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指什么?
答:是指托尔斯泰生前精神饱受痛苦,
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坟墓中灵魂 获得幸福。
3、作者在再现托尔斯泰墓那种“逼人的朴素”时,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作品不仅用直接描写的方式,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离不开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分析,只有关注到了这些方面,才能更有利于提高概括能力。
而且还运用了烘托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归纳总结
本文主要内容是记游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
正是墓地惊人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感动了作者。
作者又将自己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平淡朴素的语言文字传达出来,
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课外作业
写作:以“也说‘美’”为题,任选外国散文中的一篇,写一篇四五百字的赏析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