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词语的正确使用
【题型解读】
词语的正确使用 选择题型 命题点: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别,如“忽然”和“突然”、“失望”和“绝望”等。观察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是否合适,要符合语意和逻辑。
【解题技巧】
1.以形辨义
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有机体,要善于综合运用我们学过的汉字知识帮助我们掌握汉字。汉字中80%以上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来推测汉字的意义。汉字是表意文字,字义不同,字形有别,借助字的形旁,可以帮助辨识字义。如“暇”“遐”“瑕”,声旁一样。“瑕”的形旁是“玉”,该字意思肯定与“玉”有关,指的是玉上面的斑点;“退”的形旁与“走路”有关,指的是空间距离的“远”;“暇”的形旁是“日”,与时间有关,指的是时间上的“空闲”:
2.语境辨义
具体的语境不同,所用的字词就会不同,对于汉字的字义的理解,我们要善于联系上下文来揣测字的含义。一个汉字可能有很多的义项,但是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义项往往是单一而明确的。如“化妆”是“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装”:①假扮;②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如“他们为了迷惑敌人,化装成夫妻”,就不能用“化妆”。因为在这个语境中“化装”有“假扮”的意思。
【备考字义题注意事项】
1.同字音、字形题的复习一样,要重视基础,加强积累,有计划地落实中考词汇,做到会读、会写、理解词义及用法。
2.针对字义题考查特点,有意识地将含有同一字形的或字形相近的两个字词语、四字成语放到一起复习。比如:布局、布告;谋略、谋生;预测、变幻莫测;畅游、畅所欲言;变本加厉、声色俱厉、再接再厉;首当其冲、气冲霄汉。
3.鉴于成语中有些字的字义与现在词语中字义出入较大,有意识整理一部分容易理解出错的成语,进行识记。如:班门弄斧、断壁残垣、高屋建瓴、功亏一篑、脍炙人口、莫名其妙、破釜沉舟、谈笑风生、一筹莫展、走投无路。
1.(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关键技术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以为然,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B.人工智能加速创新,日益融入各领域,给学校教育带来摧枯拉朽的变化。
C.广东预制菜迎来发展机遇,其独特的粤式口味耐人寻味,受到人们追捧。
D.国庆节期间,前来广州市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络绎不绝。
2.(2023·广东·中考真题)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出蓬勃生机。
A.获取 与时俱进 迸发
B.汲取 与时俱进 焕发
C.获取 与日俱增 焕发
D.汲取 与日俱增 迸发
3.(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选词填空请将下列三个词语选择填入文段中③-⑤处。(填入字母代号)
近年来深圳涌现出一批思想(③)、艺术(④)、制作(⑤)的文艺精品,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文化气质正汇聚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功能。
A.精湛 B.精深 C.精良
4.(2023·广东东莞·二模)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商酌决定以“冰墩墩”和“雪容融”为吉祥物。
B.在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恢弘音乐的烘托下,交响清唱剧《江姐》的唱段把观众带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中。
C.东莞市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
D.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只满足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思索,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5.(2023·广东肇庆·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B.有些人认为人类有凌驾地球的统治权,还有些人认为人类至多算个临时的管理者。
C.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D.我花了大半天的工夫才给妈妈做好了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6.(2023·广东茂名·一模)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胡杨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中心。
B.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C.乌木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木雕作品,精美绝伦,展现了木匠们入木三分的雕刻技艺。
D.“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不言而喻,这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2023·广东河源·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过六旬的舞蹈家杨丽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依旧是轻盈优雅的孔雀公主。
B.夏日的午后,蝉鸣响彻天空。树荫下,爷爷晃着摇椅,悠然自得地喝茶看报。
C.节假日期间,风光秀丽的桂山风景区,游人接踵而至,相谈甚欢。
D.“五一”劳动节学校要组织活动,同学们把校园藏污纳垢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
8.(2023·广东东莞·一模)下面一段发言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李嫒的爸爸受邀在家长会上发言,他说:“各位家长,鄙人接到班主任李老师让我发言的任务,我倍感忐忑。虽然令爱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说实话,我和他妈妈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主要靠她自己努力。但既然站在讲台上,我就斗胆谈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A.鄙人 B.令爱 C.斗胆 D.敬请
9.(2023·广东东莞·一模)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勇气”是什么?勇气就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特立独行是一种勇气,魏晋时期,陶渊明不屑功名利禄,归隐田园,安然地过着质朴的生活;仗义执言是一种勇气,闻一多面对凶险,拍案而起,戛然而止;心无旁骛也是一种勇气,邓稼先为制造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驻扎在祖国的荒漠戈壁,抽丝剥茧,刨根问底。今天,我们以青春的勇气,以烂漫的笑脸迎接前方的风雨。
A.质朴 B.戛然而止 C.抽丝剥茧 D.烂漫
10.(2023·广东揭阳·二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树不在高,有故事则名。坦荡如砥的戈壁滩上,一颗普通的榆树出了大名。被当年领导核试验工程的张爱萍将军命名为“夫妻树”。戈壁的榆树多是二三枝连体,相濡以沫,大的是为了互借阴凉,抵御风沙。这株夫妻树浑身的树皮已龟裂成手掌大的碎片,贴着树身拼成不规则的网状,每块裂片就像春天犁沟里翻起而又被晒干的泥巴,乍尾翘角,七楞八瓣,摸上去生硬。这树日开夜合,寒凝暑发,生而裂,裂而生,年年月月,竟修炼出这副铁打铠甲。
A.坦荡如砥 B.相濡以沫 C.龟裂 D.修炼
11.(2023·广东河源·二模)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家长会上,小粤同学的妈妈说:“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承蒙学校领导的厚爱,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切磋交流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分荣幸。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孩子的学习表现、思想状态,因为孩子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A.承蒙 B.切磋 C.荣幸 D.无时无刻
12.(2023·广东云浮·二模)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 、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 ,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 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 ,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A.钻研 切磋 心无旁骛 见解 B.钻研 切磋 殚精竭虑 见解
C.研究 协商 心无旁骛 理解 D.研究 协商 殚精竭虑 理解
13.(2023·广东佛山·模拟预测)下列语段括号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卡塔尔这届世界杯足球赛,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纪录。( )这届世界杯是首次在中东海湾地区举办,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是世界杯时隔20年重回亚洲,也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一届世界杯——为办好这届世界杯,卡塔尔已经花费了2290亿美元。( )中国足球队没有入围卡塔尔世界杯令人感到非常( ),( )在卡塔尔世界杯处处可见中国元素,世界杯遍地中国制造。
A.因此 尽管 失落 但是 B.因为 虽然 遗憾 但是
C.因此 虽然 遗憾 然而 D.因为 尽管 失落 然而
14.(2023·广西河池·中考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家乡风光秀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风光旖旎的奇山异水。这里青山巍峨,层峦叠嶂;这里翠竹婆娑,彩蝶飞舞;这里清流湍急,惊涛拍岸,令人叹为观止……每到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远远望去,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景象。
A.风光旖旎 B.叹为观止 C.纷至沓来 D.人声鼎沸
15.(23-24九年级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______,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______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______着西北风。
A.映入 屹立 露出 抵抗 B.扑入 耸立 泛出 对抗
C.进入 矗立 显出 抵御 D.闯入 直立 现出 抗拒专题03 词语的正确使用
【题型解读】
词语的正确使用 选择题型 命题点: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别,如“忽然”和“突然”、“失望”和“绝望”等。观察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是否合适,要符合语意和逻辑。
【解题技巧】
1.以形辨义
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有机体,要善于综合运用我们学过的汉字知识帮助我们掌握汉字。汉字中80%以上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来推测汉字的意义。汉字是表意文字,字义不同,字形有别,借助字的形旁,可以帮助辨识字义。如“暇”“遐”“瑕”,声旁一样。“瑕”的形旁是“玉”,该字意思肯定与“玉”有关,指的是玉上面的斑点;“退”的形旁与“走路”有关,指的是空间距离的“远”;“暇”的形旁是“日”,与时间有关,指的是时间上的“空闲”:
2.语境辨义
具体的语境不同,所用的字词就会不同,对于汉字的字义的理解,我们要善于联系上下文来揣测字的含义。一个汉字可能有很多的义项,但是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义项往往是单一而明确的。如“化妆”是“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化装”:①假扮;②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如“他们为了迷惑敌人,化装成夫妻”,就不能用“化妆”。因为在这个语境中“化装”有“假扮”的意思。
【备考字义题注意事项】
1.同字音、字形题的复习一样,要重视基础,加强积累,有计划地落实中考词汇,做到会读、会写、理解词义及用法。
2.针对字义题考查特点,有意识地将含有同一字形的或字形相近的两个字词语、四字成语放到一起复习。比如:布局、布告;谋略、谋生;预测、变幻莫测;畅游、畅所欲言;变本加厉、声色俱厉、再接再厉;首当其冲、气冲霄汉。
3.鉴于成语中有些字的字义与现在词语中字义出入较大,有意识整理一部分容易理解出错的成语,进行识记。如:班门弄斧、断壁残垣、高屋建瓴、功亏一篑、脍炙人口、莫名其妙、破釜沉舟、谈笑风生、一筹莫展、走投无路。
1.(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关键技术难题,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以为然,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B.人工智能加速创新,日益融入各领域,给学校教育带来摧枯拉朽的变化。
C.广东预制菜迎来发展机遇,其独特的粤式口味耐人寻味,受到人们追捧。
D.国庆节期间,前来广州市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络绎不绝。
【答案】D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运用。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这里是说科技工作者不怕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应该用“知难而上”或“千方百计”。B.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这里是说人工智能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变化,应该用“翻天覆地”。C.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这里是说粤式口味很独特,应该用“别有风味”。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是说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青年学生很多,接连不断,与语意相符。故选D。
2.(2023·广东·中考真题)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出蓬勃生机。
A.获取 与时俱进 迸发
B.汲取 与时俱进 焕发
C.获取 与日俱增 焕发
D.汲取 与日俱增 迸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获取,意思是获得,取得;得到,猎取汲取的意思:吸取、吸收。取水。引申为吸取、吸收。结合语境“从古诗中______精神养分”分析,应用“汲取”,指吸收养分;与时俱进,意思是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用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语境“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分析,应用“与时俱进”,指一起进步;迸发,意思是一起爆发出来,就好像是说力量似的一下子爆发出来,前所未有的,是内部力量。焕发,①光彩四射;②振作。结合横线后的宾语“蓬勃生机”可知应用“焕发”。故选B。
3.(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选词填空请将下列三个词语选择填入文段中③-⑤处。(填入字母代号)
近年来深圳涌现出一批思想(③)、艺术(④)、制作(⑤)的文艺精品,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文化气质正汇聚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功能。
A.精湛 B.精深 C.精良
【答案】③B ④A ⑤C
【解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精深:表示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深奥性。文中表示这些文艺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具有深刻性和深奥性,能够引人深思。故③处应填B;精湛:表示艺术表现上的高超技艺。文中表示这些文艺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技艺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故④处应填A;精良:表示制作工艺上的精细优良。文中表示这些文艺作品在制作工艺上精细优良,体现了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品质。故⑤处应填C。
4.(2023·广东东莞·二模)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商酌决定以“冰墩墩”和“雪容融”为吉祥物。
B.在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恢弘音乐的烘托下,交响清唱剧《江姐》的唱段把观众带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中。
C.东莞市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
D.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只满足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思索,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商酌:反复仔细地商量。正确;B.烘托:用一种事物陪衬另一种事物,使在对比之下更为明显突出。正确;C.一气呵成: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此处用来形容城市的发展,用错对象;D.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也比喻世事稍纵即逝,不可捉摸。正确;故选C。
5.(2023·广东肇庆·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B.有些人认为人类有凌驾地球的统治权,还有些人认为人类至多算个临时的管理者。
C.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D.我花了大半天的工夫才给妈妈做好了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与辨析。A.蹒跚:形容步伐不稳,歪歪斜斜的样子;本项用来形容老先生走路不稳,使用正确。B.凌驾:超过别人,压倒别的事物;本项用于形容认为自己可以统治地球的人类,使用正确。C.怀古伤今:怀念过去,哀叹现在;根据“绝不是那些只知道”可知,本项符合语境。D.味同嚼蜡:形容文章、语言等枯燥无味,本项用来形容饭菜,使用错误。故选D。
6.(2023·广东茂名·一模)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胡杨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中心。
B.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C.乌木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木雕作品,精美绝伦,展现了木匠们入木三分的雕刻技艺。
D.“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不言而喻,这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正确;B.青睐:指喜爱或重视。表示对人喜爱或尊重。 正确;C.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此句用来形容雕刻,是望文生义;D.不言而喻:不用说就明白,形容道理浅显。正确;故选C。
7.(2023·广东河源·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过六旬的舞蹈家杨丽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依旧是轻盈优雅的孔雀公主。
B.夏日的午后,蝉鸣响彻天空。树荫下,爷爷晃着摇椅,悠然自得地喝茶看报。
C.节假日期间,风光秀丽的桂山风景区,游人接踵而至,相谈甚欢。
D.“五一”劳动节学校要组织活动,同学们把校园藏污纳垢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轻盈:指丰富而盛大,意思是形容人或物的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使用正确;B.悠然:表示安闲、闲适的样子。该选项用“悠然”形容爷爷喝茶看报的惬意之感,使用正确;
C.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该选项用“接踵而至”表示风景区的人数很多,使用正确;D.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贬义。该选项意为同学们把校园里不干净的地方打扫干净,望文生义;故选D。
8.(2023·广东东莞·一模)下面一段发言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李嫒的爸爸受邀在家长会上发言,他说:“各位家长,鄙人接到班主任李老师让我发言的任务,我倍感忐忑。虽然令爱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说实话,我和他妈妈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主要靠她自己努力。但既然站在讲台上,我就斗胆谈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A.鄙人 B.令爱 C.斗胆 D.敬请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敬辞谦辞。B.令爱指尊称对方的女儿,此处应改为小女;故选B。
9.(2023·广东东莞·一模)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勇气”是什么?勇气就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特立独行是一种勇气,魏晋时期,陶渊明不屑功名利禄,归隐田园,安然地过着质朴的生活;仗义执言是一种勇气,闻一多面对凶险,拍案而起,戛然而止;心无旁骛也是一种勇气,邓稼先为制造出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驻扎在祖国的荒漠戈壁,抽丝剥茧,刨根问底。今天,我们以青春的勇气,以烂漫的笑脸迎接前方的风雨。
A.质朴 B.戛然而止 C.抽丝剥茧 D.烂漫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质朴:形容一个人的天真自然,心无旁念。本句用来形容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状态,使用恰当;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本句用来形容闻一多对敌斗争,对象误用,使用不恰当;C.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本句用来形容邓稼先的工作态度,使用恰当;D.烂漫:形容坦率自然,毫不做作。本句用来形容笑脸的自然状态,使用恰当;故选B。
10.(2023·广东揭阳·二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树不在高,有故事则名。坦荡如砥的戈壁滩上,一颗普通的榆树出了大名。被当年领导核试验工程的张爱萍将军命名为“夫妻树”。戈壁的榆树多是二三枝连体,相濡以沫,大的是为了互借阴凉,抵御风沙。这株夫妻树浑身的树皮已龟裂成手掌大的碎片,贴着树身拼成不规则的网状,每块裂片就像春天犁沟里翻起而又被晒干的泥巴,乍尾翘角,七楞八瓣,摸上去生硬。这树日开夜合,寒凝暑发,生而裂,裂而生,年年月月,竟修炼出这副铁打铠甲。
A.坦荡如砥 B.相濡以沫 C.龟裂 D.修炼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常形容平原。戈壁滩砂石遍布,用错对象;B.相濡以沫,用唾沫互相湿润。形容人在困难处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互相救助。使用恰当;C.龟裂,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使用恰当;D.修炼,一般指修心炼身。使身体更坚韧、健康。使用恰当;故选A。
11.(2023·广东河源·二模)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家长会上,小粤同学的妈妈说:“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承蒙学校领导的厚爱,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切磋交流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分荣幸。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孩子的学习表现、思想状态,因为孩子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A.承蒙 B.切磋 C.荣幸 D.无时无刻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承蒙:意思为蒙受;受到别人帮忙、款待或重视时所用的客套话。使用正确;B.切磋:比喻互相研究探讨,取长补短。使用正确;C.荣幸: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使用正确;D.无时无刻:指没有一时一刻。将词语代入语句,表示“我”没有一时一刻关注孩子的学习表现,很明显意思不对,此处应使用“每时每刻”;故选D。
12.(2023·广东云浮·二模)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 、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 ,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 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 ,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A.钻研 切磋 心无旁骛 见解 B.钻研 切磋 殚精竭虑 见解
C.研究 协商 心无旁骛 理解 D.研究 协商 殚精竭虑 理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钻研:深入研究。研究: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等。空一,根据“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 、贵在有恒”语境,此处是深入研究的意思,应使用“钻研”。切磋:比喻互相研究探讨,取长补短。协商:为取得一致意见而共同商议。空二,根据“有老师指点,有同学 ,有浩瀚的书籍引路”语境,此处是互相研究探讨,取长补短的意思,应使用“切磋”。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殚精竭虑: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空三,根据“可以 求知问学”语境,此处是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的意思,应使用“心无旁骛”。见解: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理解:懂得;了解。空四,根据“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 ”语境,此处是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应使用“见解”。故选A。
13.(2023·广东佛山·模拟预测)下列语段括号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卡塔尔这届世界杯足球赛,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纪录。( )这届世界杯是首次在中东海湾地区举办,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是世界杯时隔20年重回亚洲,也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一届世界杯——为办好这届世界杯,卡塔尔已经花费了2290亿美元。( )中国足球队没有入围卡塔尔世界杯令人感到非常( ),( )在卡塔尔世界杯处处可见中国元素,世界杯遍地中国制造。
A.因此 尽管 失落 但是 B.因为 虽然 遗憾 但是
C.因此 虽然 遗憾 然而 D.因为 尽管 失落 然而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运用关联词语和近义词的能力。根据“这届世界杯是首次在中东海湾地区举办,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与“为办好这届世界杯,卡塔尔已经花费了2290亿美元”可知,这句话在逻辑上属于因果关系,第一处应为解释原因的因果关系,只能用“因为”而不能用“因此”;根据“中国足球队没有入围卡塔尔世界杯”“在卡塔尔世界杯处处可见中国元素”可知,第二处和第四处是转折关系,要用“虽然……但是……”,而不能用“尽管”;根据“中国足球队没有入围卡塔尔世界杯”可知,这里用“遗憾”更符合上下文情境。故选B。
14.(2023·广西河池·中考模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家乡风光秀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风光旖旎的奇山异水。这里青山巍峨,层峦叠嶂;这里翠竹婆娑,彩蝶飞舞;这里清流湍急,惊涛拍岸,令人叹为观止……每到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远远望去,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景象。
A.风光旖旎 B.叹为观止 C.纷至沓来 D.人声鼎沸
【答案】D
【详解】A.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风光美丽动人。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B.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C.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D.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不符语境;故选D。
15.(23-24九年级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______,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______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______着西北风。
A.映入 屹立 露出 抵抗 B.扑入 耸立 泛出 对抗
C.进入 矗立 显出 抵御 D.闯入 直立 现出 抗拒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第(1)句,显然应该选“扑入”,因为根据语言环境,汽车在奔驰,按照我们的生活常识,车外的景象似乎也是迎面向后奔驰,给人“扑入”之感,因此,可以迅速排除A、C、D三项。再看第(4)句,“对抗”一词更能突出白杨树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由此确定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