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谈读书》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谈读书》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5 17: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谈 读 书 (英)培根作者简介: 培根,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他的散文对英国乃至全世界影响都很大。他的作品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启人深思。怡( )情 统筹( ) 藻( )饰
狡黠( ) 诘( )难 要诀( )
蒸馏( ) 劝诫( ) 滞( )碍
吹毛求疵( )读准下列蓝字
(怡情)
(文采藻饰)
(诘难)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根据释意填词语 思考:
1、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谈读书的?
听读课文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请拿起笔来,把你喜欢的语句勾画出来 。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性格。 ?? 读书时不可存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 文中警句1、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培根围绕“读书”这一话题,主要谈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主要谈了:①读书的目的;②读书的方法;③读书的作用。2、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
2、反面论说读书的( )( )( )
3、( )与( )互补。惰、矫、迂读书 经验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方法(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1、读书要思考。(找出文中的语句)
2、读书的不同方法。(哪些方法呢)
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画出语句)
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从“读书使人明智”到结束)。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 )。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 )。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1)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运用正反对比方法阐述了 “ 读书三个目的的具体表现”和“三个不良倾向”,使论述过程十分透彻, 增强了说服力。探究问题1、探究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2)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运用喻证法论证了“读书对经验的作用及二者关系”的观点,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也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3)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运用例证法和归论法论证了“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的观点。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 最后加以归纳,使人信服。(4)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运用喻证法论证了“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性缺陷”的观点。进一步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读书的作用,让读者更容易接受。2、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1)语言精辟,表意透彻、富有智慧,用词简明、含义深刻。 “浅尝、吞食、咀嚼”三个词准确生动写出了不同的书需不同的读法.再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如: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咀嚼消化。 句子分别以“读书”“讨论”“作文”为例论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句式整齐,使论证更为有力。(2)行文灵活,笔法生动,大量运用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巧妙地写出了读书的重要性。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地例举了读书的目的。 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栽。再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1、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课外拓展读一读,古今中外名人谈读书的名言: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书是一生最好的朋友。 —金 庸??
在人生转折和变移的关键时刻,书是路标。
——陆天明 ? 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读书。 ——贾平凹??
?? 悬梁刺股(西汉孙敬、战国苏秦)
囊萤映雪 (晋代车胤、孙康)
程门立雪 (北宋 杨时)
凿壁偷光 (西汉 匡衡)
鲁迅读书嚼辣椒驱寒 2、你知道哪些名人读书的故事?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结束语王国维说,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种境界: 作业:1、课外自读《不求甚解》
2、积累有关“读书”名言、警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