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1 18:4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情境导入

1858《瑷珲条约》割占
1860《北京条约》割占
1860《北京条约》和1864年割占
1860英法攻占北京
1842英国割占香港岛
1858法国开始侵略越南
中国,
出路在何方?
“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
农民阶级的探索
八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时代情境式新教学同步精品专辑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献、把握时代规律
足唯物史观分析太平天国的意义和局限性。认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和爱国热情。
素养探究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问题一: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
——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材料二: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太平天国讨清檄文》
材料四:洪秀全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一农民家庭……从16岁第一次到广州参加秀才考试,直至1843年,四次科考,四次落第,成为一名高龄的落第童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前编》
材料三 广西夏季水灾严重,而秋、春、冬季的旱灾也同样不轻。晚晴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晚清广西大蝗灾就有21次,1848年,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
①政治原因:西方列强(鸦片战争)的侵略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②社会原因:清政府腐败,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③自然原因:两广地区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④个人原因:洪秀全屡试不中,心怀不满,探寻新路
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素养探究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
问题一: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人物:
(2)时间:
(3)地点:
(4)建号:
(5)军队:
(6)意义:
洪秀全(天王)
1851年
广西桂平县金田乡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素养探究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2.太平天国运动--永安建制
问题2:阅读教材,绘制永安建制封王图?
南王:冯云山
天王洪秀全
西王:萧朝贵
东王:杨秀清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注意:这里的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六千岁、五千岁,采取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依照旧的封建体制进行内政建设,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为以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
定都?
永安
金田
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
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素养探究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3.太平天国运动--定都
问题三: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找到太平天国的都城
建都时间:
建都地点:
影响:
太平天国王宫—天王府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1853.3
天京(南京)
素养探究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4.太平天国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的背景
问题四:如果你是农民,你支持这一纲领吗?这个纲领能否成功推行?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得到农民的拥户,激发他们的斗争热情,具有进步的革命性。
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社会财富在当时只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vs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革命性
理想性
素养探究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5.太平天国运动--北伐和西征
问题五: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知识点?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意义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结果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素养探究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6.太平天国运动--天京事变
问题六: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大兴土木,挑选嫔妃,仪卫舆马,无不奢华。还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
——马工程《中国近代史》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
1856年秋
素养探究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7.太平天国运动--挽救措施
问题七: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概括太平天国运采取的挽救措施?
‘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
以法治国
与外国通商、新式教育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
未实施
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素养探究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8.太平天国运动--天京陷落
问题八:阅读教材,结合地图梳理天京陷落的过程
1860年
1861年
1862年
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
1864年
李秀成攻克杭州,
进逼上海,遭反扑
湘军围困天京,
李秀成救援失败
天京陷落
失败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素养探究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问题一: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研读
材料一: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
——《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
材料二: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李大钊
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与联合绞杀。
素养探究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2.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问题二: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材料研读
材料一:太平天国的出现使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起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鱼宏亮
材料二:太平天国占据了清王朝大片江山。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素养提升
太平天国(1851-1864)
永安建制
1851.9
定都天京
1853.3
军事鼎盛 1856
重建
领导核心
天京陷落
1864年
天京事变1856年
洪仁玕
《资政新篇》
金田起义
1851.1.11
《天朝田亩制度》
浦口、三河大捷、安庆战役
北伐—失败
西征—胜利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逐步呈衰落态势。
阅读教材,根据时间轴提示,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大事记
素养提升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旧民主主义革命
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①起义背景新——
②起义形式新——
③治国方案新——
④担负任务新——
⑤失败原因新——
⑥所属范畴新——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素养延伸】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那些新的特点(鲜明的时代性)?
小组合作讨论,组长主持形成结论后由小组A层学生展示。
考点突破
1.(2024 东营)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2.(2023春 滨湖区期末)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  )
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A
考点突破
3.(2024 牧野区校级二模)对太平天国要进行总体上的评价,既要看到农民战争自身的弱点,也要看到这场斗争为历史、为社会提供了新的东西。下列属于“新的东西”的是(  )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4.(2024 浚县三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五口通商,广州失去了贸易中心地位,珠江上游和湘江的物流运输骤然消亡,造成大量人口失业。最终引发了(  )
A.洋务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戊戌变法
D
C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