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华战争(新修订)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3、时间:1856.10~1860.10
4、发动者:英法联军
5、帮凶:美俄
6、过程(了解):
(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2)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
(3)1858,英法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二)《天津条约》
1、时间:1858年
2、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3、附件: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火烧圆明园(了解):
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新修订)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必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说:“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所谓的“荣耀”是( )
A.打开中国国门 B.火烧圆明园
C.侵占大片领土 D.南京大屠杀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题干关键信息“19世纪60年代初”“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解答】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十二生肖兽首丢失,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据题干关键信息“19世纪60年代初”“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并结合所学,B符合题意;打开中国国门的是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排除A项;侵占大片领土的是沙俄,排除C项;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2.“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中的两个强盗是指( )
A.美国、法国 B.法国、英国 C.俄国、英国 D.美国、俄国
【答案】B
【分析】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
【解答】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因此“这两个强盗”是英法联军,排除A项。
B.根据材料“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因此“这两个强盗”是英法联军,故B项正确。
C.1856年——1860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排除C项。
D.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3.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列强)感觉已得的权利不够,他们希望加开通商口岸……他们要深入长江……其次他们要派公使驻北京。”列强取得这些权利是通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天津条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故C符合题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无关,排除AB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天津条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
4.强敌当前,皇帝弃京而去,在明清两朝历史上这是第一次,这一抉择实际意味清廷打算放弃武力抗御联军。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逃往承德。
【解答】A.鸦片战争中,清朝皇帝并未弃京而去。故A错误;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皇帝放弃北京,逃往热河。这是明清两朝,皇帝第一次弃京而去。故B正确;
C.甲午战争中,清朝皇帝并未弃京而去。故C错误;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朝皇帝第二次弃京而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
5.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美俄火烧圆明园
B.洋务运动破产
C.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D.中国近代大门开始被打开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解答】图片反映的是“圆明园废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先是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使圆明园成为废墟。C符合题意。故A错误,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北洋舰队的覆灭,中国近代大门开始被打开的史实是鸦片战争,故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下面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据此判断他们以此要说明的问题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到1860年发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去了更多的主权,同时,沙俄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图片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的相关史实。
7.“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条约内容能体现将“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的是( )
A.增开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的内容的相关史实,“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的社会中枢”指的是清朝的都城北京,将“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指的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项正确;增开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和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与“中国的社会中枢”无关,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该诗赞扬了( )
A.曾国藩创建湘军、办洋务
B.谭嗣同革新图强
C.左宗棠收复和治理新疆
D.邓世昌黄海大战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左宗棠收复和治理新疆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诗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疆面临危机,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在当地各族人民的配合下,痛击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地区。据“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首诗颂扬了左宗棠为收复和治理新疆所做出的贡献,C项正确;曾国藩创建湘军办洋务与洋务运动有关,在题干诗句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谭嗣同革新图强与维新变法运动有关,在题干诗句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邓世昌黄海大战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人民的反抗有关,在题干诗句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左宗棠收复和治理新疆的相关史实。
9.边界问题一直是清朝与俄罗斯交涉的主题之一,为此签订了很多处理边界问题的条约,其中有很多不平等条约。让清朝丢掉了库页岛领土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天津条约》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让清朝丢掉了库页岛领土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共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B项正确;1689年,中俄两方在尼布楚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双方以外兴安岭、额尔古纳河为界,以北为俄国领土,以南为中国领土。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排除A项;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共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排除C项;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相关史实。
10.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充分说明了西方侵略者残暴野蛮的本质
D.英法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解答】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火烧圆明园充分说明了西方侵略者残暴野蛮的本质,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完成:
(1)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2)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
(3)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有何感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和马克思的话语为依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占领中国领土。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2)据材料“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圆明园;劫掠者是英法联军。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十二生肖丢失,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3)据材料“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改订条约》等,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
故答案为: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圆明园;英法联军。
(3)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4)落后就要挨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
0101
记忆清单
02
分层检测
第65页(共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