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1 18:5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导言课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
一个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后变为帝国主义)VS中华民族(后变为主要矛盾);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
一个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
四个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三条线索:屈辱、抗争与探索
半殖民地: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主权
半封建:仍然是封建社会和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受到西方工业生产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
情境导入
罂粟花
罂粟果
鸦片
鸦片是什么?
鸦片俗称“大烟”是由红罂栗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原产于欧洲。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
第1课
鸦片战争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时代情境式新教学同步精品专辑
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对比分析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了解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背景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时空史观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立足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通过材料分析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原因
立足历史解释,通过《南京条约》,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素养探究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形势对比
政治
经济
对外
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设置军机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完成工业革命,确立现代工厂制度,大机器生产
传统纺织,男耕女织,自然经济
殖民扩张,建立“日不落帝国”
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
市场
原料
封闭
落后
先进工业文明
落后农业文明
VS
思考:英国为何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素养探究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问题一:结合下图描述英国为何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1.鸦片走私的背景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英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正常贸易正常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英国无法获利
鸦片贸易鸦片贸易
(出超)
(入超)
出超:出口大于进口
入超:进口大于出口
思考: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素养探究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问题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2.鸦片走私的危害
思考:鸦片的大量输入严重危害到中国人民的安全,为此清政府采取什么措施?
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 …非耗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 … …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 …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
据统计:鸦片战争前40年,中国白银外流总量大约三、四亿银元以上!
鸦片成本
200多卢比
1817年市场上的拍卖价1785卢比
在中国的拍卖价
2618卢比
差额833卢比,折合白银280多两
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威胁财政;
政治上:官吏、政府更加腐败;
军事上:军队战斗力削弱;
社会上:摧残国人的身心健康。
素养探究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问题三:假如你生活在当时如何处理鸦片?
3.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时间
地点
概况
意义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广州虎门
缉拿烟贩、追缴鸦片、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 (1785 年 ——1850 年 ) ,福建侯官 ( 今福州 ) 人。1838 年底,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人员翻译外文书报,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民族英雄林则徐
为纪念 “虎门销烟”,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6月,联合国将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思考: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吗?
素养探究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问题一:结合材料思考,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是否还会发动战争?
1.鸦片战争的原因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英国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中国禁烟运动是英国发动战争的最好理由和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
素养探究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问题二:结合教材和地图合作梳理鸦片战争的经过?
2.鸦片战争的经过
合作展示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进攻厦门
查办林则徐与英国谈判
占香港岛
进吴淞,占镇江
逼近南京
厦门 定海 宁波失守
签订《南京条约》
第一阶段:
第三阶段:
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
强占香港
占领虎门——攻打广州——订立《广州停战协定》
第二阶段:
攻占厦门——进犯吴淞——逼近南京
清政府态度有什么变化?
素养探究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问题三:清政府态度有什么变化??
3.鸦片战争的抗争
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 人物 官职 牺牲时间和地点
陈连升 副将 1841年1月 广州沙角、大角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年2月 广州虎门
葛云飞 总兵 定海三总兵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
郑国鸿 总兵 王锡朋 总兵 裕谦(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1年10月 浙江镇海
陈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
海龄(满族) 副都统 1842年7月 江苏镇江
关天培血战虎门
广州三元里抗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精神?
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素养探究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问题四:阅读思考:鸦片战争中,清朝为什么会失败?
4.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①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②封建经济落后;
③清政府政治腐败; ④清政府闭关锁国,发展滞后。
具体原因:
根本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材料:在两年的时间里,中国调动了十多万军队,先后有一名总督、两名提督、七名总兵、二名都统以及数千名战士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素养探究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问题一:阅读课本结合图片找到《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地位?
1.《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和地位
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求和,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8月
地位:
素养探究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问题二:阅读课本P6,归纳《南京条约》内容,思考其影响。
2.《南京条约》的内容
内容 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便利了外国商品的输出,侵犯了中国贸易主权
增加了人民负担
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
上海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
半封建是指在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名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素养探究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问题三:阅读教材,归纳继《南京条约》后,还有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3.近代不平等条约
阅读教材,归纳继《南京条约》后,还有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或影响
1843年
英国与清
《虎门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
(南京条约附件)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
1844年
美国与清
《望厦条约》
法国与清
扩大了侵掠权益
《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
最惠国待遇,指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条约权利。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侵略者并不将此项待遇给予中国,所以说他们所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素养探究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问题四: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说说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4.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战 前 战 后
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 矛 盾
革命任务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即阶级矛盾)
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既有阶级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鸦片战争影响的理解。
材料: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后来的历史说明,西方的大潮冲击了中国的旧有模式…这对中国有不利的一面,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提供了摆脱循环的新途径…”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形式上独立,但受外国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领土及主权
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开始产生与发展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素养提升
材料1:以往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碰撞的结果……19世纪以后出现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先进”与“落后”的文明涵义已被资本主义形态下的奴役和被奴役的经济涵义以及侵犯主权与丧失主权的政治涵义所取代。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2:1846年据时人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3:
材料4: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显著增加,并且变得越来越有影响,越来越向社会各方面渗透,最后终于促使中国人的生活彻底改观。—[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问题探究】 鸦片战争后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1.政治上:国家主权、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
(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均发生变化)
2.经济上: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文化上:西学东渐,学习西方,萌发新思潮
(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的思潮)
4.生活上:传统的社会生活及习俗逐步走向近代化
(衣食住行等方面深受西方文化传入影响)
考点突破
1.(2024 东营)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政府财力的不足
C.军队战力的削弱 D.清朝统治的腐败
2.(2024 常德)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A
A
考点突破
3.(2024 广东)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4.(2024 武汉)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A
C
思维创新
英国
清政府
走私鸦片
扭转贸易逆差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借口
鸦片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以史为鉴,匆忘国耻。
通商口岸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反抗:关天培、陈化成、三元里抗英
战败
《南京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市场
原料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