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1 18:1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有助于学生体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构段特点鲜明。先写一夜秋风秋雨,天放晴了,我背着书包上学去,接着对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最后写我发现门前的水泥道真美。结尾既呼应开头,又点明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关注修辞:课文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使词句生动有趣。如:“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将铺满落叶的水泥道描绘得格外漂亮;“你瞧,这多像两只棕色的小鸟……”一句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我走在水泥道上愉悦、舒畅的心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重点)
4.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5.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好课题
1.多媒体展示水泥道的画面,导入:同学们,水泥道大家都见过,普普通通,并不引人注目。但是深秋一到,一夜秋雨,水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聚焦课题,引发学生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预设:梧桐树的落叶。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课文,明确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
(3)重点指导识记“洼”“靴”。
(4)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都写了几部分的内容?
1.学生朗读并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2.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进行梳理、规整,厘清课文的大致内容。
四、学习第1-4自然段,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1.请学生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说一说:雨后上学去,“我”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1)学生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边读边圈画“我”看到的景象。
(2)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如:先观察到了“明朗的天空”可以把这个词语圈出来。
(3)学生交流景物。预设:明朗的天空、地面还是潮湿的、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
2.聚焦“明朗的天空”,指导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
(1)请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指导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
①分解组合:把“明朗”可分解为“明亮+晴朗”来理解。
②找近义词:找“明朗”的近义词“晴朗”来理解。
③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中“天开始放晴了”“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来理解“明朗”。
④联系生活:联系我们生活中看到过的晴朗的天空是怎样的,理解“明朗”主要指天空湛蓝清亮,光线充足。
3.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4.指导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重点指导“印”,教师范写。
印:左高右低。右半部分单耳旁的起笔与左半部分竖提的起笔在同一水平线,竖要写直。
2.课堂演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秋雨过后几个美丽的镜头,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领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
二、学习第5-7自然段,理解词语,想象朗读
1.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水泥道的美?圈画相关词句,想象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教师指导点拨。
(1)金黄落叶图(第5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围绕“一片片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紧紧地粘”等词语想象落叶的特点,了解作者对落叶的初步印象。
②指名学生朗读。
(2)水泥道全景图(第6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围绕“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等词句想象水泥道的美景,了解第6自然段是描写整条铺满落叶的水泥道,作者把水泥道上铺满的落叶比作彩色的、闪闪发光的地毯,写出了水泥道的色彩美,形状美,使普通的水泥道增添了美感。
②指名学生带着想象读好语段,提示语速要稍慢,给人以美的感受。
(3)梧桐树落叶的特写镜头(第7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围绕“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想象水泥道上的每片树叶。
②提问:这里的“熨帖”“凌乱”是什么意思?
③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理解“明朗”的方法,试着理解“熨帖”和“凌乱”的意思。
3.引导学生朗读第5-7自然段,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学习第8、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1.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说一说: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这个画面中最美的是什么?我的心情怎样?
预设:把小雨靴比作小鸟,增添画面的动感美。“蹦跳着”“歌唱着”表现出“我”走在水泥道上愉悦的心情。
2.启发朗读。
四、学习第10、11自然段,引导发现美
1.小组合作,默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思考:文章结尾为什么又写秋风、秋雨?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水泥道“真美啊”?
(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的“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觉得水泥道“真美啊”?
预设:因为作者仔细观察,用心感受,这才能发现普通事物的美。
2.指导学生朗读第10、11自然段。
五、借助“阅读链接”,比较阅读,完成小练笔
1.请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自报家门》片段,用学习的方法理解词语。
(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錾、筢”等字,了解“作坊、錾、筢子”等字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看图,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如“酱缸”“染坊”。
2.请学生对比《自报家门》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教师相机出示表格,明确两种描写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小练笔。
(1)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2)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3)范文赏析。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结构梳理。
2.主题概括。
课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3.课堂演练。
4.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用几句话写一写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单元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读懂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所以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第一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理解词语,为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奠定基础。在生字词的处理上,从认读生字词,再到生字的书写,指导得比较详细,在理解难懂的词语时,我引导学生借助经验和学习说出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