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知“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前半部分,感受老虎的“威风”以及狐狸通过语言“借威风”;借助动作,展开联想,读出狐狸的语气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前半部分,感受老虎的“威风”以及狐狸通过语言“借威风”;借助动作,展开联想,读出狐狸的语气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头饰(狐狸、老虎、其他小动物)
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述一个简短的关于狐狸和老虎的故事,或者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
2.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关于一只聪明的狐狸和一只凶猛的老虎。你们想听吗?”
学生:(兴奋地)“想!”
教师:“(展示图片或简短讲述)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只凶猛的老虎。有一天,它们相遇了,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狐假虎威》。”(板书课题)
教师:“请大家齐读课题,注意‘假’字的读音和意思。”
学生:(齐声)“狐假虎威。”
3.认读“假”和“威”。
师:这些故事,它们有的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有的是课堂作业本中出现过的,有的是你们课外积累的。今天,也有两只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是——(生)狐狸和老虎。是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这篇动物寓言故事——(生)狐假虎威。(贴课题板贴)
4.学生读课题,读准 “假”和“威”字。(威:威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读带拼音的词语,齐读,去掉拼音后指名认读。
扯 爪 神 猪 受 食
扯着嗓子 松开爪子 神气活现 野猪 受骗 寻找 食物 一转 纳闷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撒腿就跑 信以为真
注意读准多音字的字音,让学生组词,结合语境,体会多音字在不同的意义下读音不同。
“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如“转弯、转身”,读“zhuǎ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如“转圈子、转笔刀”,读“zhuàn”。
“闷”表示心情不好时,如“纳闷、烦闷”,读“mè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如“闷热、闷声闷气”,读“mēn”。
游戏巩固识字:老师出示词卡,学生开火车读,读对了让生贴在对应的动物下面,最后检查、齐读。
5.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找一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狐假虎威”的意思,用“ ”画出来。
(3)师:看着同学们专注读书的样子,真是一种享受!现在,找同学说一说,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狐假虎威”的意思。
生: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出示句子,齐读)
师:通过这句话,你知道题目中 “威”的意思了吗?
生:威风
师:那“假”呢?大胆说,爱思考的孩子都是最棒的。
生:借着
师:那么“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干了件什么事?
生:把百兽吓跑了。
(4)教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A:“课文讲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的故事。”
教师:“很好,概括得很准确。”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感受老虎的凶猛和狐狸的紧张。
(2)指名几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适时纠正读音,并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紧张氛围。
(3)通过图片或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扑过去”、“逮住”等词语的意思。
①理解“窜”字:
教师提问:“狐狸从老虎身边怎样过去的?”引导学生找到“窜”字。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窜”的意思(逃跑、乱跑)。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不用‘跑’而用‘窜’?”引导学生体会狐狸的紧张和害怕。
②体会老虎的凶猛:
关注老虎的动作词“扑过去”和“逮住”,并提问:“从这些动作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引导学生体会老虎的凶猛和强大。
③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茂密的森林中,看到一只凶猛的老虎正在追赶一只逃跑的狐狸。
④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画面,加深对故事情境的感受。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一人扮演老虎,一人扮演狐狸,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两者的不同特点。
(四)拓展延伸
1.讨论交流:
你身边有没有“狐假虎威”的事情?
(五)教学生字
1.教师引导: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鼓励他们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2.学生互动:
对于“爷”,学生可能会提到与“食”的区别,教师适时强调第二笔是点而非长点。
对于“爪”,强调其为独体字,中间一竖要直,避免写成“瓜”。
对于“猪”,学生应认识到反犬旁的重要性,并了解反犬旁通常与动物有关,教师可拓展其他反犬旁的字如“狗”、“猫”。
3.教师范写“爪”字: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保持“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的良好书写习惯。
4.学生实践,临摹练习
5.展示:利用投影仪展示几位学生的第一遍书写成果,全班共同欣赏并指出优点和不足。
6.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7.基于反馈,学生再次书写这三个字,力求有所进步。
(六)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或家人听,课后搜集有关小动物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