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白桦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白桦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1 21:56: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白桦》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白桦》作为一首描绘自然景物并蕴含深刻象征意义的诗歌,其教材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从文学价值来看,该诗以白桦为对象,通过细腻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白桦的自然之美与内在品质,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如“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等,不仅描绘了白桦的外在形态,更赋予了其深刻的情感与象征意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想象空间。 此外,从教学价值来看,《白桦》这首诗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同时,通过模仿和创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重要的是,通过探讨白桦的象征意义,学生可以受到高尚人格和纯洁心灵的熏陶,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针对《白桦》这首诗的教学,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特点。首先,从年龄阶段来看,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未知领域,同时也具备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为我们开展诗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然而,由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其次,从知识背景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积累、句子理解等,这为学习诗歌提供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是,对于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要素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等高级技能,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朗读和创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正确读写“白桦、毛茸茸”等6个词语。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法,深入品读诗歌,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描绘,体会诗人的情感。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诗歌中的意象描绘,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 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感悟白桦所象征的高洁品质。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行为: 预先准备一幅高清的白桦林图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同时播放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音量适中,以营造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微笑着面向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提问:“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正漫步在一片白桦林中,阳光透过树梢,洒在雪白的树干上,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行为: 闭上眼睛,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想象,部分学生可能会轻轻点头或发出赞叹声。 睁开眼睛后,积极回答,如“我感到非常宁静,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我想象到了白桦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叶沙沙作响”。 师生示例对话:
师:“非常好,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白桦林确实给人以清新脱俗、高洁挺拔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白桦的诗歌,看看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份美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发放课文材料,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提醒他们注意标注生词难句,并尝试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对个别学生给予指导。 学生行为: 自由朗读课文,用铅笔在生词难句下做标记。 部分学生可能会轻声跟读,或自己调整朗读节奏。 师生示例对话: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谁能来概括一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生:“这首诗主要描绘了白桦的美丽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桦的高洁和优雅。”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约20分钟) 教师行为: 将诗歌分为几个小节,逐一进行讲解。对于每个小节中的意象描绘,如“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等,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其含义。 提问:“诗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组织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注意引导学生模仿诗人的语气和情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行为: 认真听讲,用笔在课本上圈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句子。 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如“我喜欢‘寂静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这句,它让我感受到了白桦在雪中的静谧与美丽”。 师生示例对话:
师:“这句话确实很美,你注意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呢?”
生:“这里用了比喻和拟人,把雪比作花边,把白桦的枝条比作串串花穗,还用了‘潇洒’这个词来形容雪花的姿态,非常生动。” (四)小组交流,深化理解(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5人,分配讨论任务,如“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如何体现白桦的高洁品质”,“分享自己对白桦的联想和感受”等。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疑问,分享见解,同时提醒他们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思维的碰撞和融合。 学生行为: 在小组内围坐一圈,轮流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倾听他人意见,提出疑问或补充观点,如“我觉得白桦还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像它在风雪中依然挺立一样”。 师生示例对话: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生(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诗中的白桦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诗人心中高尚人格的体现。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启发我们要像白桦一样保持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心灵。” (五)班上交流,总结提升(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邀请各小组代表在班上分享交流成果,教师相机引导,补充完善。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白桦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情感和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他人分享,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 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如“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诗歌来感受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与拓展延伸(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1)布置作业: 1. 基础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歌的前两个小节,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个小节的内容,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2. 创意写作:让学生发挥想象,以“我心中的白桦”为题,写一篇短文或一首小诗,描绘自己心中白桦的形象,以及它所象征的品质和给自己的启示。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3. 预习任务:预习诗歌的剩余部分,思考诗人如何通过后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来深化白桦的形象和主题。 (2)拓展延伸: 1. 课外阅读:推荐几篇与白桦或自然景物相关的诗歌或散文,如叶赛宁的其他自然诗、中国古代描写松柏的诗词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文学视野。 2. 实践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校园或周边的白桦林探访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白桦林的美景,感受自然之美与诗歌之美的结合。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白桦树的特点,收集相关素材,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或学习提供灵感。 学生行为: 记录作业要求和拓展延伸的内容,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对于基础作业,学生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背诵和复述,巩固课堂所学。 对于创意写作,学生将展开想象,结合个人体验,创作出一篇具有个性的短文或小诗。 对于预习任务,学生将提前阅读诗歌的剩余部分,思考并准备相关问题或见解,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师生示例对话: 师:“今天的作业大家要认真完成哦,特别是创意写作部分,我期待看到你们心中的白桦是什么样的。同时,也请大家预习一下诗歌的剩余部分,看看诗人接下来会如何描绘白桦。下周我们会有一次分享会,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作品和预习心得。” 生:“好的老师,我们会认真完成作业的。我也很期待下周的分享会,希望能听到大家不同的见解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