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小国。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文明: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阴历;计数法60进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_汉谟拉比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3、经济领域: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目的: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5、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下游,排除A。
B.根据材料“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故B正确。
C.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排除C。
D.中国文明产生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汉谟拉比法典》对于自由民有无公民权作出严格规定,对家庭奴隶制中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作出肯定,同时对商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这表明该法典( )
A.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B.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活跃 D.涉及的内容广泛多样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由材料“《汉谟拉比法典》对于自由民有无公民权作出严格规定,对家庭奴隶制中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作出肯定,同时对商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涉及公民权、家庭奴隶制、商业等内容,说明涉及的内容广泛多样,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只说出其中的一方面,太过片面,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3.古巴比伦的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买卖、借贷、契约、合伙、佣金、汇兑、遗赠、合同、期票和本票等的记载。由此可见,古巴比伦( )
A.海外贸易兴旺 B.农耕文明发达
C.保护私有财产 D.重视商业发展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巴比伦的经济发展情况,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材料“古巴比伦的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买卖、借贷、契约、合伙、佣金、汇兑、遗赠、合同、期票和本票等的记载。”分析可知,这些买卖、借贷、契约、合伙、佣金、汇兑、遗赠、合同、期票和本票等的记载,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也说明古巴比伦重视商业发展,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海外贸易兴旺”,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农耕文明发达”,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保护私有财产”,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掌握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
4.两河流域文明的因素在古代埃及文明、赫梯文明、犹太文明、伊朗文明等中都有丰富的表现。这表明两河流域文明( )
A.历史悠久 B.成果丰富 C.传播广泛 D.绵延至今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河流域文明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两河流域文明的因素在古代埃及文明、赫梯文明、犹太文明、伊朗文明等中都有丰富的表现。”可知,这表明两河流域文明传播广泛,传播到其它许多地区,C项正确;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两河流域文明的成果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两河流域文明绵延至今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史实。
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
A.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B.有利于活跃商品经济
C.消除了社会等级界限 D.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识记古巴比伦王国的有关内容。
【解答】材料“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可知,这表明在法律面前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是不平等的,这反映了该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6.处在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列大河流域简图与之相对应的文明,正确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长城 D.《十二铜表法》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大河流域的文明成就的相关史实。
【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发源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古巴比伦文明,B项大河流域简图与文明对应正确,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发源于尼罗河的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长城是发源于黄河、长江的古中国文明,排除C项;《十二铜表法》是位于地中海的古罗马颁布的,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大河流域的文明成就的相关史实。
7.《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这反映了此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反映了公民的意愿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可知,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是统治阶级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社会等级制、奴隶制等意志的体现,《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项正确;“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与题干主旨不符,说法错误,排除B项;“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反映了公民的意愿”与题干主旨不符,说法错误,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8.图中的石柱记载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这一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拿破仑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选项D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拿破仑法典》是法国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9.巴比伦的人口从早期开始便是由不同种族组成,通过制定《汉谟拉比法典》,过去所有的部落习俗差不多都消失了,法典成了国家的法律。由此可见,该法典(( )
A.维护了罗马教皇的利益 B.推动城邦制度形成
C.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稳定 D.庄园制度解体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巴比伦”“通过制定《汉谟拉比法典》,过去所有的部落习俗差不多都消失了,法典成了国家的法律”可知,巴比伦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成了国家的法律,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稳定,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与罗马教皇无关,排除A项;古巴比伦是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小国,与城邦制度无关,排除B项;庄园制度与《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10.汉谟拉比曾对拉尔撒总督颁布诏令:有关古尔古里城的土地,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因为文书记载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你应当把土地归还给巴尼。该诏令反映出当时( )
A.社会等级非常严格 B.信奉君权神授观念
C.保护土地私有制度 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有关古尔古里城的土地,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因为文书记载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你应当把土地归还给巴尼”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最终将土地判给了土地所有者巴尼,说明国家重视对土地的保护,即保护保护土地私有制度,C项正确。材料内容涉及的是土地归巴尼所有,并没有涉及等级制度,排除A项;“君权神授”是指自己是天命派遣,于凡间管治世人,它是天神在人间的代表,作为人民只可遵从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君权神授的观念,排除B项;材料内容仅涉及的是土地所有权,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请回答:
(1)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
(2)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3)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以法典规定的内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解答】(1)据题干法典的规定可知,这部法典的名称是《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代巴比伦国的汉谟拉比制定的。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
(1)《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
(2)奴隶主阶级。
(3)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0101
记忆清单
02
分层检测
第65页(共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