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体会诗歌意境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诗的炼字精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此诗在当时的典型意义
2学情分析
由于本首诗历史背景相对复杂,学生又处于初中阶段,见闻相对较少,所以,要结合历史背景和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来结合讲解,注重依循诗歌内容,依托学生生活,发挥想像,真切体会诗歌意境,产生审美感受,得到思想陶冶。并在体会诗歌意境的同时,学习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3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意境和炼字的精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新设计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走进忧国忧民的杜甫
1.作者导入,介绍作者——杜甫
2.回顾以及了解杜甫的诗中名句
活动2【讲授】讲读课文
1.教师范读,引学生齐读
2.背景介绍:(结合杜甫的另一首诗《春望》进行介绍)
身历安史之乱的杜甫也在一个月亮皎洁的晚上,面对似乎能说话,惹人相思的明月,因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诗《月夜》。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五载,当时杜甫被“安史之乱”叛军俘虏,押到长安,而妻子和女儿因避乱暂住鄜州。自己被俘长安,生死未卜,妻儿与自己长时间分离,挑起家庭的重担,在明月之夜,杜甫看着那一轮圆月,缕缕思绪油然而生,于是写下这一首诗。
3.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让学生初步翻译,然后展示幻灯片上诗意的翻译内容。
让学生说有关明月的诗文,得出结论:明月能激起人的思念之情。
活动3【活动】具体研读文章(运用探究法)
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独看”的意义)
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对写法)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炼字)
(做幻灯片练习题)
4、“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的意义)
活动4【练习】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活动5【测试】找“诗眼”
趁热打铁,练习幻灯片上的内容,找出诗眼
活动6【作业】总结及作业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暗示手法望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作业:背诵这首诗,并默写在作业本上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