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项目化学习案例朝花夕拾读书分享会
一、项目背景: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是学习生活,展现不同时代、不同国籍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童真、童趣和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鲁迅在百草园、三味书屋生活经历,表达对往事深深眷念;《再塑生命的人》叙述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下,重新找到生命的支点,表达感恩之情; 《<论语>十二章》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学习先哲的智慧。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主题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记录鲁迅从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鲁迅成长经历有快乐有忧伤,有怜悯也有批判。虽然时代不同,但有些经历一定程度与学生生活有所相似,可以引发情感共鸣。
二、项目目标:
1.通过分享读书小报、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人物、讲述主要事件等,初步了解本书中鲁迅的成长经历,掌握一些阅读整本书的策略。
2.通过聚焦本书中鲁迅生活的轨迹,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初步探寻鲁迅思想变化及影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项目设计:
1.本质问题。
如何透过《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鲁迅?
2.驱动性问题。
今年是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2周年,上海鲁迅纪念馆向全市中小学招募一名小小讲解员,招募条件要求是:以《朝花夕拾》为例向游客讲解介绍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假如你想应聘讲解员,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
3.子问题链:
3.1《朝花夕拾》有多少篇目,介绍了多少人物?
3.2《朝花夕拾》有多少篇目,介绍了多少人物?按照和鲁迅的关系可以怎样分类?
3.3通过《朝花夕拾》你了解到了从幼年到青年时期一个怎样的鲁迅,他的成长经历与个性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项目实施:
(一)入项探索。
1.归类篇目。
目的:引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时,根据某种角度,归类篇目,形成单篇归类意识。
2.人物事件。
梳理人物关系,简介人物性格或主要事件,简单了解这些人对鲁迅成长产生的影响。
目的:梳理人物关系,了解整本书人物之间的关系,培养信息整合能力;概括主要事件,培养提取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知识与能力建构。
1.多彩的童年。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目的:在整体了解本书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专题探究,了解童年的经历对于鲁迅文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2.追寻足迹。
梳理鲁迅在本书中的成长轨迹图,讲述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感受思想变化。
目的:从书本出发探究推动鲁迅弃医从文的真正原因,体会其思想的转变。
(三)合作探索&形成成果。
1.参观鲁迅纪念馆,完成学习任务单。
印象鲁迅 立德树人 ——《朝花夕拾》阅读实践参观鲁迅纪念馆
一、在鲁迅纪念馆,寻找与《朝花夕拾》相关印记
相关篇名及内容 在纪念馆中的印记 我的思考
二、通过参观,对鲁迅进一步的了解。
文学方面
思想方面
其它方面
目的:从书中走到现实,寻找有关鲁迅的印记,进一步了解鲁迅。参观鲁迅纪念馆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书中未提及的有关鲁迅的故事,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2.交流心得。
目的:通过分享参观纪念馆的收获,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鲁迅的成长、思想等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
(四)共享与成果展示。
1.完成《朝花夕拾》读书小报或思维导图,并分享交流。
2.鲁迅纪念馆参观展示。
五、项目反思:
(一)“1+X”教学,开启阅读之旅。
如果说这次的《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是“1”,那么“+”则是以话封面、读书名(读小引)、赏插图、品目录为四个支架进一步落实名著阅读要求——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并建立向多部名著的衔接勾连。而“X”可以是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学生们以后需要读到的经典作品。
(二)情境教学,任务驱动学生。
本课从学情反馈到话封面、读书名(读小引)、赏插图、品目录的教学环节,教师创设情境,以任务驱动学生们不断深入探究,循序渐进,注重学生们的生成,积极地与学生们互动,让阅读真实地发生。
(三)依托教材,回归教材初衷。
本次活动课的教学目标重在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明白阅读经典的深远意义。教学设计依托教材上名著阅读的指导,在课堂小结中又带领学生们回归到教材的最后一段,令学生们在课堂小结中豁然开朗。
(四)以生为本,构建开放课堂。
课堂重视学生的生成并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最关键的,也是真正落实整本书阅读的基点。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关注课堂动态的生成,令学生在互动之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关注,才能有更好地状态投入到真正的阅读中,让阅读更好地涵养生命。
(五)联系实际,经典相似相近。
为了消除与经典之间的隔膜,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追问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青少年时期的鲁迅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产生共情,改变对鲁迅的“刻板印象”,与经典作品靠得更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