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单元
2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学目标
壹
貮
叁
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画面?你能借用古人描写冬天的诗句来描绘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雪》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同学们知道“济南三大名胜”吗?
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
济南三大名胜——大明湖
济南三大名胜——千佛山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济南( ) 着落( )
宽敞( ) 贮蓄( )
澄清( ) 发髻( )
水藻( ) 看护 ( )
薄雪 ( ) 露出( )
zhuó
zhù
zǎo
jǐ
báo
chǎng
jì
kān
lù
chéng
读清字音
解释词义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单单: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安闲舒适。
响晴:晴朗无云。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肌肉皮肤 。
秀气: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
宽敞:宽阔;宽大。
贮蓄: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济南的冬天 “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美景。
层次应怎样划分?
全文分析
1. 作者要写济南的冬天,开头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
第一段作者拿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直接抒发赞美之情,赞誉济南是个“宝地”,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
全文分析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个重要的过渡句,在总写了对济南冬天印象之后,转到下文对济南冬天山、水、天的描写。
全文分析
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全文分析
4.作者主要运用什么顺序来写雪后的山景?这样写什么好处?
作者在写景时,主要按从高到低,即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将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这就把一山之景写得层次清晰,色彩斑驳,富有动感。
全文分析
5.“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一句中的“卧”有何好处?
两个“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
全文分析
6.“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水也不忍得冻上”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脉脉含情;“在水里照个影儿”既说明垂柳爱美,也说明水钟爱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样爱美的心愿,所以“不忍得冻上”,这样,不仅写出了水清、柳美,还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全文分析
7.最后一段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①暖: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②绿:作者极写绿萍之绿,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绿。
③清亮:作者通过写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以及澄清的水同蓝汪汪的天浑然一体,如同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来表现水的清亮。
品味语言
1.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了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同时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感,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
品味语言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满了动态的美。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品味语言
(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品味语言
2.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用词很是讲究,请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和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合作探究
1.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1)《济南的冬天》因“冬天”为中心词,见此马上会生冬天之感:朔风扑面,大雪纷飞,厚雪冰棱,无一不透出一股袭人的寒气。可读过全文,响晴取代了暗晦,阴冷被煦暖替换,作者结句为“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确实胜人一筹。
(2)《济南的冬天》作为中心词的“冬天”是一个时令,给人以笼统抽象之感。作者以抽象造成迷离的悬念(到底什么样),接着以生花妙笔写出具体的冬天的济南。山是摇篮似的山,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的山;水是冒着热气的水,深得发蓝的水,澄澈透明的水。结尾主词与偏词的互换,标志着从无形写到有形,从无色写到有色,从迷离的虚写到形、色俱佳的实,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真是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了!
合作探究
2.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温晴”。本文首先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与北平、伦敦及热带地方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温晴”二字,统领全文。在写过对济南的总体感受之后,分别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文中二至四段写济南冬天的山。依次写了阳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以及城外远山,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五段描写济南冬天的水。极写水藻之绿,衬托出水的清澈透明。写水“不忍得冻上”,具体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暖和”。继而又拓展视野,将天光、山景、水色融为一体,将济南描绘得明丽多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
合作探究
3.本文与朱自清的《春》都是写景散文中的精品,试比较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①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②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③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③语言运用的不同:《济南的冬天》一般都用整句,《春》是整句和散句结合。
本文主旨
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热爱之情。
文本特色
1.作者从纷繁的景物中,抓住主要物景的主要特征来进行描写。
沈括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见假山耳。”老舍正是用的“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法。作者对济南大地作了简笔的写意描绘:绘城,不绘城的东南西北,只绘冬天济南的秀美睡态。绘山,不绘山的上下左右,只抓住小山的主要特征:“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绘人,不绘形体,只绘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主要特征:“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正是因为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绘,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本特色
2.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①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②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③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霎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课后作业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济南的冬天》写作的一大特点,文中很多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情调。如:“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请你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个景物片段,做到情景交融,不少于100字。
答案:我喜爱大海的静谧。夜幕降临,我独自立在船头,凝望着皓月下的大海,那么平静,那么安详,这是大海睡着了。朝着远处的海面望去,映入眼帘的正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所绘之景。我张开双臂,在这静谧的世界里细细感受,仿佛拥有了这世上的一切。海让我的心胸变得开阔,让我的性情变得张扬,那种博大,那种广袤,是无与伦比的。海让我深深地嵌入了大自然中,时间仿佛都停止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