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逆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道教地位上升
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3.如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 )
记述 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唐代慧能《坛经》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 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冲击了儒学地位 B.日趋世俗化
C.受到理学的批判 D.呈现中国化
4.理学家虽然激烈地质疑佛教,但其自身的价值核心却又恰恰来自佛教。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道教和佛教的价值观念反而进入中国正统学说的内核。这说明宋明理学 ( )
A.追求自由而丧失社会责任感
B.是儒学与佛道思想融合的产物
C.其思辨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使儒学的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
5.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罗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幅地图的绘制者是 ( )
A.林则徐 B.沈括 C.徐光启 D.利玛窦
6.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说:“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同文馆 ( )
A.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
B.教学目标和内容迥异于传统教育
C.基于当时外交和洋务的需要而创办
D.引进了一整套西方学校管理方式
7.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8.“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 )
A.提倡民主科学 B.坚持“中体西用”
C.主张维新变法 D.宣传马克思主义
9.所谓中华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范围是以下哪些地区 ( )
①朝鲜半岛 ②日本 ③越南 ④吐蕃 ⑤南诏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10.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4-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11.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大的声誉,关于郑和的祠堂、庙宇等当地纪念建筑,至今犹存。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反映出 ( )
A.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
B.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于美洲的发现
C.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区
D.美洲人没有认识到欧洲文明的先进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人原住在陇西(甘肃天水),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壮大,东迁至陕西关中。吸收了六国的长处,六国的人才,秦国由西部一个小小的游牧民族逐步发展成为秦帝国。汉朝发展成为那么庞大的文化体,也是不断地进行文化的输出和输入。汉朝的文化输出,东到日本、东南亚,西到天山,北到大漠;汉朝的文化输入,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还有北方和各地的巫术文化,后来变成了道教的成分。汉文化四面拓展,把南方的动植物引进中国,从西域引进西瓜、葡萄,从北方带来骆驼、野驴等众多物产。这样无穷的文化交流、物产交换,使得汉文化异常博大丰富,“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国”变成了东亚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题目并加以评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评述须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代时期,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的积极应对,并不限于基层商人的层面。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同样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文化知识界出现了诸如泰州学派及李贽等进步的思想家,他们提倡人的个性,肯定人们的物质欲望,强调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激烈变动中的下层平民的要求,特别是反映了那些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城市市民的要求,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陈支平《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猛烈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君学”,但他和很多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李大钊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的孔子。李大钊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这是东西方文明的“根本不同点”。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摘编自《李大钊全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
(2)明朝中后期,西方思想及科技日渐向外传播,原因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面对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有哪些积极应对
(3)依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
(4)综上,分析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逆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道教地位上升
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解析】选A。阅读材料,“戒”反映的是佛教,“不叛逆君王”是儒家的忠君思想,唐代的道教经典既有“戒”又有“不叛逆君王”,结合起来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而B、C、D不能正确揭示材料的主旨,A正确。
2.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解析】选A。材料中二者“同归于治”,体现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合流,佛教受儒学影响,主动适应社会,A正确;儒、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逐渐融合,B错在“开始”;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是儒学,C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错误。
3.如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 )
记述 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唐代慧能《坛经》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 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冲击了儒学地位 B.日趋世俗化
C.受到理学的批判 D.呈现中国化
【解析】选D。根据“助王化于治道者也”“孝其至且大也”等内容可知魏晋至唐宋时期的佛教引入了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呈现出中国化的特点,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趋势,没有体现对儒学地位的冲击和受到理学的批判,排除A、C;材料中佛教呈现出中国化特点,而非世俗化,排除B。
4.理学家虽然激烈地质疑佛教,但其自身的价值核心却又恰恰来自佛教。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道教和佛教的价值观念反而进入中国正统学说的内核。这说明宋明理学 ( )
A.追求自由而丧失社会责任感
B.是儒学与佛道思想融合的产物
C.其思辨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使儒学的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
【解析】选B。从儒学的“价值核心”来自佛教、“道教和佛教的价值观念反而进入中国正统学说的内核”可知理学家质疑和批判并且吸收了佛、道思想,将儒学与之融合,所以B是正确的。
5.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罗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幅地图的绘制者是 ( )
A.林则徐 B.沈括 C.徐光启 D.利玛窦
【解析】选D。明神宗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向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第一次将世界地图传入中国,同时也将西方先进的地理学知识和测绘技术介绍进来,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制图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最早是由利玛窦引入中国的,故选D;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晚于利玛窦,排除A;沈括是北宋科学家,排除B;开明士大夫如徐光启等人受到利玛窦的影响,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排除C。
6.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说:“有希望革新这古老的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同文馆 ( )
A.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
B.教学目标和内容迥异于传统教育
C.基于当时外交和洋务的需要而创办
D.引进了一整套西方学校管理方式
【解析】选B。材料“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强调的是同文馆对“新教育”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文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与中国传统的教育不同,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故B正确;A包含在B之中;C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错在“一整套”。
7.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解析】选B。由“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可以看出此时期西方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故本题答案选B。A中“普遍接受”太绝对了;C是对材料的曲解,传教士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D中“政治革命”材料没有体现。
8.“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 )
A.提倡民主科学 B.坚持“中体西用”
C.主张维新变法 D.宣传马克思主义
【解析】选A。根据材料“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可知,材料中的“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改造国民,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题,A正确;B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C强调更改制度,与材料中“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不符,排除;材料中的“他们”依然主张建立西洋式的社会,可见其属于资产阶级,并非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D。
9.所谓中华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范围是以下哪些地区 ( )
①朝鲜半岛 ②日本 ③越南 ④吐蕃 ⑤南诏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朝、日、越等国划在一起,统称为“中华文化圈”,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⑤是中国的领土,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10.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4-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解析】选A。从材料“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朝鲜、日本和英国对中国茶有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是朝鲜、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明;而英国属于欧洲文明,中国茶传入英国属于异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所以答案选A。
11.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四大发明西传后,火药为新兴资产阶级打败封建势力提供了技术条件,排除①;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技术条件,②表述正确;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③表述正确;8世纪以后,造纸术开始西传,比兴起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智者运动晚,排除④。本题应选B。
12.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大的声誉,关于郑和的祠堂、庙宇等当地纪念建筑,至今犹存。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反映出 ( )
A.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
B.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于美洲的发现
C.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区
D.美洲人没有认识到欧洲文明的先进
【解析】选A。郑和和平友好的交往促进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哥伦布的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导致两地产生不同的态度,故本题答案选A;B说法不符合史实,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打破了世界隔绝的状态,促进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意义更大;人们对郑和、哥伦布的态度与文明程度及文明是否先进无关,C、D错误;D说法错误,哥伦布到美洲主要给美洲人们带来灾难。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人原住在陇西(甘肃天水),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壮大,东迁至陕西关中。吸收了六国的长处,六国的人才,秦国由西部一个小小的游牧民族逐步发展成为秦帝国。汉朝发展成为那么庞大的文化体,也是不断地进行文化的输出和输入。汉朝的文化输出,东到日本、东南亚,西到天山,北到大漠;汉朝的文化输入,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还有北方和各地的巫术文化,后来变成了道教的成分。汉文化四面拓展,把南方的动植物引进中国,从西域引进西瓜、葡萄,从北方带来骆驼、野驴等众多物产。这样无穷的文化交流、物产交换,使得汉文化异常博大丰富,“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国”变成了东亚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题目并加以评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评述须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题目并加以评述。依据材料可得出“开放交流是古代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的论题,然后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秦汉文明、隋唐文明、宋元时期文明对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和地区文明成果的吸收,对周边地区和国家传播汉文化,古希腊文明学习和吸收古代中国等东方文化创造了古希腊罗马的辉煌文明等方面对所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评述须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
示例:题目:开放交流是古代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论述: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我们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在此基础上又不断创造出更高层次的文明。中国古代秦汉文明、隋唐文明、宋元时期的文明,一方面吸收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文明成果,如饮食、音乐、舞蹈、服饰等,同时,也把汉文化传播到边疆地区乃至周边国家。另一方面,也学习和吸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成果,如佛教、伊斯兰教,中亚西亚地区的物产。同样,古希腊罗马文明,也学习和吸收了大量的东方文化,如古代中国、古印度、古波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才创造了古希腊罗马的辉煌文明。
综上所述,开放交流,相互学习与借鉴,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文明,是古代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代时期,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的积极应对,并不限于基层商人的层面。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同样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一方面,随着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文化知识界出现了诸如泰州学派及李贽等进步的思想家,他们提倡人的个性,肯定人们的物质欲望,强调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激烈变动中的下层平民的要求,特别是反映了那些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城市市民的要求,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陈支平《从世界发展史的视野重新认识明代历史》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猛烈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君学”,但他和很多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李大钊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的孔子。李大钊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这是东西方文明的“根本不同点”。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摘编自《李大钊全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
(2)明朝中后期,西方思想及科技日渐向外传播,原因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面对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国有哪些积极应对
(3)依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
(4)综上,分析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出于传播教义需要,有必要调适以实现传播目的。根据材料一可知在两汉、魏晋时期,佛教都会附会当时中国本土流行的文化思潮;根材料一“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可推知当时佛教在民间传播采用的是民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根材料一“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可知佛教在传播过程中迎合了主流思想——儒家的道德观念。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明代中后期正是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阶段,因此西方思想及科技向外传播。应对:根据材料二“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可知在面对中西文化碰撞时明王朝的士大夫们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徐光启与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促进了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李贽等人主张个性独立,强调独立思考;从下层平民和市民阶层方面,往往对西方事物保持着较为浓厚的兴趣。第(3)题根据材料三“但他和很多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可见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能够辩证地看待;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因此李大钊提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从材料可知李大钊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信心。第(4)题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从魏晋佛教、晚明“西学东渐”以及近代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答案:(1)原因: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自身传播的需要。
表现:附会中国本土文化思潮;采取易于民众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道德观念。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对外殖民扩张。
应对:明王朝的士大夫们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态度;进步思想家倡导与西方进行交流,提倡个性;下层平民和城市市民阶层对新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3)态度: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提倡东西方文明能够相互融合;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4)特点: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