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磨难,面对绝境,我们是选择自暴自弃,还是迎难而上?很多人都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邰丽华和她的团队以聋哑之身演绎《千手观音》,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绚烂;贝多芬以残疾之躯谱写《命运交响曲》,让我们领略生命的辉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再塑生命的人》,领略海伦·凯勒焕发的生命光彩。
第11课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 凯勒
第一课时
能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归纳
2.能分析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了解其高超的教育艺术
1.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填空。
海伦·凯勒(1880—1968), 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出生后不久,因病逐渐聋哑、失明。一生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被授予_ 勋章,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著有《我的一生》《海伦·凯勒日记》等。
_
美
总统自由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搓捻( ) 企盼( )
繁衍( ) 迁徙( )
遐想( ) 觅食( )
zhàn开( ) jié然( )
花团锦cù( ) 疲倦不kān( )
cuō niǎn
qǐ
yǎn
xǐ
xiá
mì
绽
簇
堪
截
(1)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 )
(2)形容非常疲乏。 ( )
(3)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
(4)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 )
(5)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 )
(6)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 )
(7)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 )
截然不同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疲倦不堪
不求甚解
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细读课文“杯”与“水”部分, 莎莉文老师在教育海伦·凯勒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阻碍?
海伦·凯勒在学习“杯”和“水”的过程当中遇到了理解的困难,与老师发生了争执,陷入了迷茫、困苦。
1.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莎莉文老师的哪些事?阅读文章,然后简要概括。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具体事物的?再读文章,同桌交流。
3.小组合作,探究在这些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探究:分析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了解其高超的教育艺术
1.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莎莉文老师的哪些事?阅读文章,然后简要概括。
(1)第一次拥抱了“我”。
(2)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玩具娃娃“doll”这个词。
(3)教“我”拼写简单的词。
(4)教“我”认识和理解“水”。
(5)教“我”复杂的单词。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具体事物的?再读文章,同桌交流。
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玩具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从此,海伦·凯勒开始认识大量的具体事物。
3.小组合作,探究在这些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文章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知道,莎莉文老师与海伦的初次接触,首先让海伦感受到的是关爱。这里,我们初步懂得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良苦用心,送给海伦的那个玩具娃娃,真是巧妙极了,既是老师对小海伦的爱心表达,更是用来启迪小海伦智慧的“道具”。
莎莉文老师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和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思维、智慧和情感的大门。可以说,莎莉文老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海伦·凯勒
①第一次拥抱了“我”
莎莉文老师
前(黑暗 痛苦)
后(光明 幸福)
②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玩具娃娃“doll”这个词
③教“我”拼写简单的词
④教“我”认识和理解“水”
⑤教“我”复杂的单词
教学有方
激发兴趣循序渐进
有爱心
有耐心
1.“我”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
因为“我”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乏强烈的爱。
前:“我”整天处于黑暗寂静的世界之中,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后:“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2.在这一天里,“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请你具体说说有什么变化?
第二课时
2.能分析海伦·凯勒的形象
1.能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理解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1)对于海伦·凯勒来说,为她“再塑生命的人”是____ ______。文章节选自《_ __________》,讲述的是安妮·莎莉文刚刚走进海伦·凯勒生活时的故事。
安妮·莎莉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文章开篇描述“我”的心理状态是______、______和疲倦不堪的,但莎莉文老师,用她高超的教育方法教“我”学习拼写,唤醒“我”的灵魂,给予“我”____、____、____和____。文中虽然没有一句话直接表达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____和____之情。
愤怒
苦恼
光明
希望
快乐
敬爱
感激
自由
阅读第1-5段,思考: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1.品读课文,找出体现海伦·凯勒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的语句,小组讨论海伦这一人物形象。
2.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谁是再塑海伦·凯勒生命的人?
探究:分析海伦·凯勒的人物形象
1.品读课文,找出体现海伦·凯勒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的语句,小组讨论海伦·凯勒这一人物形象。
性格特征:
(1)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2)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玩具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玩具娃娃并没有爱。
心路历程: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时她充满迷茫,心理非常脆弱。但她毕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
(2)“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这是生平第一次。”
人物形象:
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刻画出海伦·凯勒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等突出特点。
可以说,她虽是一位盲聋哑人,但她的心灵比常人敏感而丰富,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在学习过程中,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着事物。
2.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3.你认为谁是再塑海伦·凯勒生命的人?
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共同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海伦自己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海伦凯勒
莎莉文老师
再塑生命的人
理解、关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