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4版)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024版)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2 18: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能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能辨清每章讲述类别
1.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1)孔子,名丘,字 , 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以及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仲尼
春秋
教育

(2)《论语》是记录    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 》《 》并称“四书”。其中的文章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
术、宗教等各个方面。
孔子及其弟子
大学
中庸
孟子
愠( )  罔( ) 殆( )  
笃( ) 箪( ) 曾子( )
三省( ) 好之者( ) 传不习乎( )
lún语( )  yú矩( ) 曲gōng( )

yùn
zēng
xǐng
chuán

wǎng
dài
dān
hào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不亦君子乎:
(4)吾日三省吾身:
按时
3.解释下列句中标蓝的字词。
生气,恼怒
这里指有才德的人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5)学而不思则罔:
(6)思而不学则殆:
(7)人不堪其忧: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能忍受
喜爱,爱好
熟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1)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3)把握重读和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语录的意思。
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的行为)吗?”
按时
温习
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有才德的人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有没有竭尽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曾子曰:“吾 日三 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称代词,我
每天
自我检查,反省
竭尽自己的心力
诚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时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意旨,六十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立身,有所成就
迷惑,疑惑
上天的意旨
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顺从意愿
越过法度
子曰:“温故而 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迷惑
疑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房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真高尚啊!”
能忍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学问与事业
……的人
喜好,爱好
以……为快乐
吃粗粮
冷水
胳膊
介词,对,对于
像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加以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 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于此,在其中
优点
河边
往、离去
代词,指河水
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一国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夺去,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啊。”
军队
改变
平民百姓
坚定志向
恳切
仁德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组内合作研讨,简要概括每章论述要点。
2.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探究:辨清每章讲述类别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组内合作研讨,简要概括每章论述要点。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为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想品德修养。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赞扬颜回清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以学习为乐,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讲的是学习态度。不仅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告诉我们时光飞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章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2.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1)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品德修养: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吾日三省吾身。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⑤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修身做人
珍惜时间
自我报告
第1,4,12章
第7,9章
第1,2,6,8,11,12章
第10章
第3章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二课时
能背诵并默写全篇
2.能分析其中倡导的修身为学者之道
1.背诵课文,完成填空。
(1)子在川上曰:      ,     。
(2)吾日三省吾身:       ?        ?
     ?
(3)      ,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_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从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说”同“悦”,愉快。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解释下列句中标蓝的字词。
(1)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2)吾日三省吾身:__ _______________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
(5)饭疏食: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逝者如斯夫: _______________
(7)匹夫不可夺志也:_ _________
_
坚定
名词作状语,每天。
故:形容词作名词,已经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以……为快乐。

这,指河水。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理解每章大意,试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的行为)吗?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有所成就,四十岁时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替别人办事有没有竭尽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一国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夺去,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啊。
1.学了《<论语>十二章》,小组交流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3.探究《论语》对后世的影响。
探究:分析修身为学者之道
1.学了《<论语>十二章》,小组交流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
示例1:
“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是挖掘自身潜能、寻找自身力量,进而推动实践创新的最佳途径。通过反省,我们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认识到差距,吸取教训,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新领悟的知识,取得更大的成功。
示例2:
关于读书,孔子提出了“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独到见解,这些对于我们科学地求知和事半功倍地学习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示例:
我认为君子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人和睦相处的人。君子有一个重要的说话和做事的标准,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下列材料,探究《论语》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一:钱穆《论语新解》中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材料二: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
《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先后影响了中国社会、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达两千多年。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思想与学术上,但是,思想和学术的影响,都是通过语言表述来实现的。《论语》语言同其思想和学术一样博大精深,它的影响同其思想和学术一样广泛深远。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