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2课时-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课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2课时-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课件+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12 15:17:47

文档简介

第12课时-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链教材 夯基固本
激活思维
1.(人A 必二P143T1(1))若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α,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D )
A.α内的所有直线都与直线a异面
B.α内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
C.α内的直线都与a相交
D.直线a与平面α有公共点
【解析】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α,包括两种情况:a α或a∩α=P.当a α时,α内的所有直线都与直线a共面,A错误;当a α时,α内必然有直线与直线a平行,B错误;由B知C也错误;当a α时,直线a和平面α有无数个公共点,当a∩α=P时,直线a与平面α有唯一公共点P,D正确.
2.如果AB,BC,CD是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线段,则经过它们中点的平面和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 A )
A.平行 B.相交
C.AC在此平面内 D.平行或相交
【解析】如图,把这三条线段放在正方体内,显然AC∥EF.因为AC 平面EFG,EF 平面EFG,所以AC∥平面EFG.
3.(人A 必二P142T2)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充分条件可以是( D )
A.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与β平行
B.直线a∥α,a∥β,且直线a不在α内,也不在β内
C.直线a α,直线b β,且a∥β,b∥α
D.α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β平行
【解析】对于A,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与β平行,并不能保证平面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面β平行,这无穷多条直线可以是一组平行线,故A错误;对于B,直线a∥α,a∥β,且直线a不在α内,也不在β内,当直线a平行于平面α与平面β的相交直线时满足上述条件,但平面α与平面β不平行,故B错误;对于C,直线a α,直线b β,且a∥β,b∥α,当直线a∥b时,不能保证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故C错误;对于D,α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β平行,则α内至少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面β平行,所以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故D正确.
4.(人A 必二P142T1(1)改)(多选)如图,长方体ABCD-A′B′C′D′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中,与AB平行的平面是( AB )
A.平面A′B′C′D′ B.平面DCC′D′
C.平面BCC′B′ D.平面A′D′DA
【解析】由于AB∥A′B′,AB 平面A′B′C′D′,A′B′ 平面A′B′C′D′,所以AB∥平面A′B′C′D′,故A符合.同理证得AB∥平面DCC′D′,故B符合.而AB∩平面BCC′B′=B,AB∩平面A′D′DA=A,故C,D不符合.
聚焦知识
1.直线和平面平行
(1) 定义: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称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 判定方法: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l∥α  
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在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a∥β  
(3) 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如果过该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该直线与交线平行 l∥b
2.两个平面平行
(1) 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称这两个平面平行.
(2) 判定方法: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线面平 行 面 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α∥β
(3) 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面面平行 线线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如果另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 a∥b
3.常用结论
(1)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则α∥β.
(2)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
(3)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若a⊥α,b⊥α,则a∥b.
研题型 能力养成
举题说法
与线、面平行相关命题的判定
例1 已知a,b,c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a∥b,b α,则a∥α
B.若a α,b β,a∥b,则α∥β
C.若a∥β,a∥α,则α∥β
D.若α∩β=a,β∩γ=b,α∩γ=c,a∥b,则b∥c
1.判断与平行关系相关命题的真假,必须熟悉线、面平行关系的各个定义、定理;
2.结合题意构造或绘制图形,结合图形作出判断.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例2 (2023·武汉调研节选)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BC中,E,F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将△AEF沿EF翻折至△A1EF,得到四棱锥A1-EFCB,P为A1C的中点.求证:FP∥平面A1BE.
【解答】如图,取A1B的中点Q,连接PQ,EQ.因为P为A1C的中点,所以PQ∥BC,且PQ=BC.又EF∥BC,且EF=BC,所以PQ∥EF,且PQ=EF,所以四边形EFPQ为平行四边形,则FP∥EQ.又FP 平面A1BE,EQ 平面A1BE,所以FP∥平面A1BE.
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 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
(2)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 α,b α,a∥b a∥α).
(3)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α a∥β).
(4)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β,a∥α a∥β).
应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关键是确定交线的位置,有时需要经过已知直线作辅助平面确定交线.
变式 (2024·南京零模节选)如图,四边形ABCD是圆柱OE的轴截面,点F在底面圆O上,G是线段BF的中点,求证:EG∥平面DAF.
【解答】如图,连接OE,OG.在圆柱OE中,四边形ABCD是圆柱OE的轴截面,所以OE∥DA.又OE 平面DAF,DA 平面DAF,所以OE∥平面DAF.在△ABF中,O,G分别是AB和BF的中点,所以OG∥AF.又OG 平面DAF,AF 平面DAF,所以OG∥平面DAF.又OE∩OG=O,OE,OG 平面OEG,所以平面OEG∥平面DAF.又EG 平面OEG,所以EG∥平面DAF.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例3 (2023·阳江期末)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F为PA的中点,E为PB的中点.
(1) 求证:PC∥平面BFD;
【解答】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OF.因为在△PAC中,F为PA中点,O为AC中点,所以PC∥FO.又因为PC 平面BFD,FO 平面BFD,所以PC∥平面BFD.
(2) 已知点M在PD上,且满足EC∥平面BFM,求的值.
【解答】如图,连接FM,交AD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BG,交CD于点N,连接EF,FN,PG.易得EF∥CN,所以EF与NC共面.因为EC∥平面BFM,平面BFM∩平面EFNC=FN,所以EC∥FN,所以四边形EFN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CN=CD,所以N为CD中点,所以D为AG中点,所以==2,即=2.
在应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进行平行转化时,一定要注意定理成立的条件,通常应严格按照定理成立的条件规范书写步骤,如:把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时,必须说清经过已知直线的平面和已知平面相交,这时才有直线与交线平行.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应用
例4 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
(1) 求证:平面A1BD∥平面CD1B1;
【解答】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1D1∥AD,且A1D1=AD,AD∥BC,AD=BC,所以A1D1∥BC,且A1D1=BC,所以四边形A1BCD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B∥D1C.又因为A1B 平面CD1B1,D1C 平面CD1B1,所以A1B∥平面CD1B1.同理,A1D∥平面CD1B1.又因为A1B∩A1D=A1,且A1B,A1D 平面A1BD,所以平面A1BD∥平面CD1B1.
(2) 若平面ABCD∩平面B1D1C=直线l,求证:B1D1∥l.
【解答】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平面ABCD∥平面A1B1C1D1,且平面ABCD∩平面B1D1C=直线l,平面A1B1C1D1∩平面B1D1C=B1D1,所以B1D1∥l.
1.判定面面平行的主要方法:(1) 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 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
2.面面平行条件的应用:(1) 两平面平行,分析构造与之相交的第三个平面,交线平行;(2) 两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变式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分别为B1C1,A1B1,AB的中点.
(1) 求证:平面A1C1G∥平面BEF;
【解答】因为E,F分别为B1C1,A1B1的中点,所以EF∥A1C1.因为A1C1 平面A1C1G,EF 平面A1C1G,所以EF∥平面A1C1G.又F,G分别为A1B1,AB的中点,所以A1F=BG.又A1F∥BG,所以四边形A1GBF为平行四边形,则BF∥A1G.因为A1G 平面A1C1G,BF 平面A1C1G,所以BF∥平面A1C1G.又EF∩BF=F,EF,BF 平面BEF,所以平面A1C1G∥平面BEF.
(2) 若平面A1C1G∩BC=H,求证:H为BC的中点.
【解答】因为平面ABC∥平面A1B1C1,平面A1C1G∩平面A1B1C1=A1C1,平面A1C1G与平面ABC有公共点G,且平面A1C1G∩BC=H,即平面A1C1G∩平面ABC=GH,所以A1C1∥GH,所以GH∥AC.因为G为AB的中点,所以H为BC的中点.
随堂内化
1.(2024·九省联考)设α,β是两个平面,m,l是两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C )
A.若α⊥β,m∥α,l∥β,则m⊥l
B.若m α,l β,m∥l,则α∥β
C.若α∩β=m,l∥α,l∥β,则m∥l
D.若m⊥α,l⊥β,m∥l,则α⊥β
【解析】对于A,m,l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A错误;对于B,α,β可能相交或平行,故B错误;对于D,α∥β,故D错误;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得C正确.
2.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为线段AA1,A1C1,C1B1,BB1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E,F,G,H四点共面
B.平面EGH∥平面ABC1
C.直线A1A与FH异面
D.直线BC∥平面AFH
【解析】由题意知FG∥A1B1,且FG=A1B1,EHA1B1,所以FG∥EH,则E,F,G,H四点共面,故A正确.因为GH∥BC1,GH 平面ABC1,BC1 平面ABC1,所以GH∥平面ABC1.易得EH∥平面ABC1,又EH∩GH=H,EH,GH 平面EGH,所以平面EGH∥平面ABC1,故B正确.易得AA1∥平面BB1F,又FH 平面BB1F,且FH与AA1不平行,所以直线A1A与FH异面,故C正确.如图,取CC1的中点M,连接HM.因为HM∥BC,HM与平面AFH相交于点H,所以直线BC与平面AFH相交,故D错误.
3.(2023·合肥期中)如图,P为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E为AD的中点,F为PC上一点,当PA∥平面EBF时,=( D )
A. B.
C. D.
【解析】如图,连接AC,与BE相交于点O,连接FO.因为PA∥平面EBF,PA 平面PAC,平面PAC∩平面EBF=FO,所以PA∥FO,则有=.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易得△AEO∽△CBO,所以=.因为E为AD的中点,所以=,从而=.
4.(2024·南昌期初摸底)(多选)在下列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A,B,C,M,N是四棱锥的顶点或棱的中点,则MN ∥平面ABC的有( AB )
      
    A       B       C        D
【解析】对于A,如图(1),设P为AB的中点,连接MP,PC,则PM∥BE,PM=BE,而BE∥CN,BE=2CN,故PM∥CN,PM=CN,即四边形PMNC为平行四边形,则MN∥PC,而PC 平面ABC,MN 平面ABC,所以MN∥平面ABC,故A正确.对于B,如图(2),设P为AB的中点,连接MP,PC,则PM∥BE,PM=BE,而BE∥CN,BE=2CN,故PM∥CN,PM=CN,即四边形PMNC为平行四边形,故MN∥PC,而PC 平面ABC,MN 平面ABC,所以MN∥平面ABC,故B正确.对于C,如图(3),设P为AE的中点,连接NP,PB,设NP∩AC=H,连接BH,则PN∥FE,PN=FE,而FE∥GB,FE=GB,故PN∥MB,PN=MB,即四边形PNMB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PB.又MN 平面PNMB,MN 平面ABC,平面PNMB∩平面ABC=BH,假设MN∥平面ABC,则MN∥BH,即在平面PNMB内过点B有两条直线和MN平行,这是不可能的,假设不成立,故C错误.对于D,如图(4),连接AE,与FN交于点H,FN交AC于点G,则H为FN的中点,连接BH,BG.由于B为MF的中点,故BH∥MN.又MN 平面NMF,MN 平面ABC,平面NMF∩平面ABC=BG,假设MN∥平面ABC,则MN∥BG,即在平面NMF内过点B有两条直线和MN平行,这是不可能的,假设不成立,故D错误.
图(1) 图(2) 图(3) 图(4)
配套精练
A组 夯基精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设m,n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若m∥n,n α,则m∥α
B.若m α,n β,α∥β,则m∥n
C.若α∥β,m⊥α,则m⊥β
D.若m α,n β,m∥β,n∥α,则α∥β
2.已知m,n,l1,l2表示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不重合的平面.若m α,n α,l1 β,l2 β,l1∩l2=M,则α∥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D )
A.m∥β且l1∥α B.m∥β且n∥β
C.m∥β且n∥l2 D.m∥l1且n∥l2
3.(2023·重庆期末)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设BC的中点为M,GH的中点为N,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A.MN∥平面ABE B.MN∥平面ADE
C.MN∥平面BDH D.MN∥平面CDE
【解析】根据题意得到正方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取FH的中点O,连接ON,BO,易知ON与BM平行且相等,所以四边形ONMB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N∥BO,因为BO与平面ABE(即平面ABFE)相交,故MN与平面ABE相交,故A错误. 因为平面ADE∥平面BCF,MN∩平面BCF=M,所以MN与平面ADE相交,故B错误.因为BO 平面BDH,MN∥BO,MN 平面BDH,所以MN∥平面BDH,故C正确.显然M,N在平面CDEF的两侧,所以MN与平面CDEF相交,故D错误.
4.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为正三角形,侧棱垂直于底面,E,F,G分别是AB,A1C1,A1B1的中点,O是BC1的中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
A.若P是AC1的中点,则OP∥A1B1
B.AC1∥平面B1CE
C.若该三棱柱有内切球,则AB∶AA1=∶1
D.平面AGF∥平面EB1C
【解析】若P是AC1的中点时,OP∥AB,而AB∥A1B1,有OP∥A1B1,所以A正确.如图,连接OE,由OE为△ABC1的中位线,显然OE∥AC1且OE=AC1,AC1 平面B1CE,OE 平面B1CE,所以AC1∥平面B1CE,所以B正确.设底面边长为a,球在底面的投影为底面ABC的内切圆,其半径为底面高的,则AA1=2R=×a=AB,所以AB∶AA1=∶1,所以C正确. 如图,过A作与BC平行的直线l,由l∥FG,可得平面AFG与底面ABC的交线为l,且l与直线EC相交,则平面AGF与平面EB1C相交,所以D错误.
二、 多项选择题
5.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 )
A.直线A1C1与AD1为异面直线
B.A1C1∥平面ACD1
C.平面A1C1B∥平面ACD1
D.三棱锥D1-ADC的体积为
【解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易知直线A1C1与AD1为异面直线,故A正确.因为AA1∥CC1且AA1=CC1,所以四边形AA1C1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C1∥AC.又A1C1 平面ACD1,AC 平面ACD1,所以A1C1∥平面ACD1,故B正确.同理可证BC1∥平面ACD1,又A1C1∩BC1=C1,A1C1,BC1 平面A1C1B,所以平面A1C1B∥平面ACD1,故C正确.VD1-ADC=×2××2×2=,故D错误.
6.(2023·重庆模拟)如图,A,B,C,P,Q是正方体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满足PQ∥平面ABC的有( BD )
         
     A        B        C       D
【解析】对于A,如图(1),连接BD,则BD∥PQ,又平面ABC∩BD=B,则BD 平面ABC,所以PQ不平行于平面ABC,故A错误;对于B,因为PQ∥AC,PQ 平面ABC,AC 平面ABC,所以PQ∥平面ABC,故B正确;对于C,如图(2),取FN中点D,连接EF,MN,CD,BD,DQ,由正方体得AB∥EF,PQ∥MN,EF∥MN∥CD,所以AB∥PQ,同理AC∥DQ,CP∥BD,所以A,B,C,D,P,Q六点共面,故C错误;对于D,如图(3),连接PD交AB于O,连接OC,在正方体中,由于四边形APBD为正方形,所以O为PD中点,又C为DQ中点,所以OC∥PQ,又PQ 平面ABC,OC 平面ABC,所以PQ∥平面ABC,故D正确.
图(1) 图(2) 图(3)
三、 填空题
7.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CD为平行四边形,E,F分别在线段DB,DD1上,且==,G在CC1上且平面AEF∥平面BD1G,则=____.
【解析】因为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F分别在线段DB,DD1上,且==,所以EF∥BD1.因为平面ADD1A1∥平面BCC1B1,G在CC1上,BG 平面BD1G,且平面AEF∥平面BD1G,所以AF∥BG,所以==.
8.如图,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平面α∥平面ABC,平面α分别交线段PA,PB,PC于A′,B′,C′,若PA′∶AA′=3∶4,则S△A′B′C′∶S△ABC=__9∶49__.
【解析】因为平面α∥平面ABC,所以A′B′∥AB,B′C′∥BC,A′C′∥AC,所以△PA′B′∽△PAB,△PB′C′∽△PBC,△PA′C′∽△PAC,所以PA′∶PA=PB′∶PB=A′B′∶AB,PB′∶PB=PC′∶PC=B′C′∶BC,PC′∶PC=PA′∶PA=A′C′∶AC,所以A′B′∶AB=B′C′∶BC=A′C′∶AC,故△A′B′C′∽△ABC,所以S△A′B′C′∶S△ABC=A′B′2∶AB2.又因为PA′∶A′A=3∶4,所以PA′∶PA=A′B′∶AB=3∶7,所以S△A′B′C′∶S△ABC=9∶49.
四、 解答题
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N,M,Q分别为PB,PD,PC的中点.
(1) 求证:QN∥平面PAD;
【解答】 (1) 因为N,Q分别为PB,PC的中点,所以QN∥BC.因为底面ABCD是菱形,所以BC∥AD,所以QN∥AD.因为QN 平面PAD,AD 平面PAD,所以QN∥平面PAD.
(2) 记平面CMN与底面ABCD的交线为l,试判断直线l与平面PBD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解答】直线l与平面PBD平行,证明如下:因为N,M分别为PB,PD的中点,所以MN∥BD.因为MN 平面ABCD,BD 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因为平面CMN与底面ABCD的交线为l,MN 平面CMN,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MN∥l.因为MN∥BD,所以BD∥l.因为BD 平面PBD,l 平面PBD,所以直线l∥平面PBD.
10.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1) 若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平面EFA1∥平面BCHG;
【解答】 因为E,F分别是AB,AC的中点,所以EF∥BC.因为EF 平面BCHG,BC 平面BCHG,所以EF∥平面BCHG.因为G为A1B1中点,所以A1G∥EB,A1G=EB,所以四边形A1EB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E∥GB.又A1E 平面BCHG,GB 平面BCHG,所以A1E∥平面BCHG.又A1E∩EF=E,A1E,EF 平面EFA1,所以平面EFA1∥平面BCHG.
(2) 若D,D1分别是AC,A1C1上的点,且平面BC1D∥平面AB1D1,试求的值.
【解答】如图,连接A1B,AB1,设AB1∩A1B=O,连接OD1.因为平面BC1D∥平面AB1D1,且平面A1BC1∩平面BC1D=BC1,平面A1BC1∩平面AB1D1=D1O,所以BC1∥D1O,则==1.因为平面ACC1A1∩平面BC1D=C1D,平面ACC1A1∩平面AB1D1=AD1,平面BC1D∥平面AB1D1,所以AD1∥C1D,所以==1,即=1.
B组 滚动小练
11.(2024·青岛期初调研)记Sn为等比数列{an}(an>0)的前n项和,且a1a3=16,2S1,S2,S3成等差数列,则S6=( D )
A.26 B.24
C.128 D.126
【解析】因为2S1,S2,S3成等差数列,所以3S2=2S1+S3,即S3-S2=2(S2-S1),即a3=2a2,所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2.因为{an}是每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由等比中项的性质可得a2==4,则a1==2,因此,S6===126.
12.(2024·南昌期初摸底)如图,高度均为3的封闭玻璃圆锥和圆柱容器内装入等体积的水,此时水面高度均为h.若h=2,记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____.
【解析】如图,作出圆锥的轴截面SAB,设CD为水面,O为圆锥底面中心,O1为水面中心,则SO=3,OO1=2,所以SO1=1,则△SDC∽△SAB,故=,所以O1D=R,故圆锥内水的体积为V1=πR2·SO-π·(O1D)2·SO1=πR2-πR2=πR2,圆柱内水的体积为V2=πr2h=2πr2.由V1=V2,得πR2=2πr2,故=.
13.(2024·邯郸一调)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c=2a sin C-2c cos A.
(1) 求sin 2A;
【解答】 因为c=2a sin C-2c cos A,由正弦定理==,得sin C=2sin A sin C-2sin C cos A,因为C∈(0,π),所以sin C≠0,所以sin A-cos A=,所以(sin A-cos A)2=,得1-2sin A cos A= 2sin A cos A=,即sin 2A=.
(2) 若a=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解答】由(1)知sin A-cos A=,2sin A cos A=,A∈(0,π),所以A∈,可得sin A>0,cos A>0,与sin2A+cos2A=1联立,解得得S△ABC=bc sin A=×bc.由余弦定理得cos A==,所以b2+c2=4+bc,得b2+c2=4+bc≥2bc,当且仅当b=c时等号成立,即bc≤=(5+).故S△ABC≤××(5+)=,即△ABC面积的最大值为。(共33张PPT)
第12课时 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
1 强基础 知识回归
2
2 研考点 题型突破
课标 解读 1.能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基本事实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面
面平行的有关性质.
2.能运用基本事实、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中的平行问题.
01
强基础 知识回归
知识梳理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 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如果 过该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相交,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简记为“线面平行 线线平 行”) _ __________
该直线与交线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平行, 如果另一个平面 与这两个平面相 交,那么________ ______ _ __________
两条交线平行
知识拓展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转换如图所示.
自测诊断
1.已知 , 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命题“ ”,命题“平面 内有无数条直线与
平行”,则是 的( )
A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若 ,则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故平面 内有无数条
直线与 平行,所以由可以推出 .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
两个平面平行.
若平面 内有无数条直线与 平行,则 与 可能相交,不一定平行,所以由 不能推
出 .故选A.
2.如图,在三棱锥中,,分别是,上的点,且平面 ,
则( )
B
A.与相交 B.
C.与 异面 D.以上均有可能
[解析] 因为平面 平面,平面,所以 .
3.如图,已知平面 ,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平面 , , 相交
于点,,与,,,若,,则 ( )
B
A.10 B.15 C.20 D.30
[解析]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所以 ,所以
.
4.如果直线平面 , ,则过点且平行于 的直线( )
C
A.只有一条,且不在平面 内 B.有无数条,且不一定在平面 内
C.只有一条,且在平面 内 D.有无数条,且一定在平面 内
[解析] 过直线与点作一平面 ,设平面 与平面 的交线为,因为直线平面 ,
所以 .在同一个平面内,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所以选项C正确.
5.已知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在棱上,,若 平面
,则 的值为( )
A
A.1 B. C.3 D.2
[解析] 如图,连接,交于点,连接, 四棱锥
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 点在棱上, ,
平面,, .故选A.
02
研考点 题型突破
题型一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角度1 证明问题
典例1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 是
的中点,在上取一点,过点和作平面,交平面 于
,点在线段上.求证: .
证明 如图,连接,设交于点,连接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是 的中点.
又是的中点, .
又 平面, 平面 ,
平面 .
又 平面,平面 平面, .
[对点训练1] 如图所示,在多面体 中,四边形
,,均为正方形,为的中点,过点, ,
的平面交于点.证明: .
证明 ,,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
又 平面, 平面 ,
平面 .
又 平面 平面, 平面 ,
.
角度2 计算问题
典例2 如图所示,四边形为空间四边形 的一个截面,且
该截面为平行四边形.
(1)求证:平面 .
证明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平面, 平面,平面 .
又 平面,平面 平面,.又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2)若,,求四边形 周长的取值范围.
解 设 .
, ,
则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易知, ,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的周长 .
又,,即四边形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
[对点训练2] 如图,直线平面 ,是平面 的另一侧的点,点 ,
,,线段,,分别交 于点,,,若, ,
,则 ___.
[解析] 因为 , 平面, 平面,所以 ,
即,所以,则 .
规律方法
在应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进行平行转化时,常常将线面平行转化为该线与过该线的
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的交线平行.
题型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角度1 证明问题
典例3 如图①所示,在直角梯形中,,,,为 的中
点,,,分别为,,的中点,将沿折起,得到四棱锥 ,如图②所示.


求证:在四棱锥中,平面 .
证明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
平面, 平面 ,
平面 .
由为的中点,得 .
, .
平面, 平面 ,
平面 ,
平面平面 .
平面,平面 .
[对点训练3] 如图,在三棱锥中,是的中点,是的中点,点在 上,
且.证明:平面 .
证明 如图,取的中点,连接,,则,,因为 ,
,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
角度2 计算问题
典例4 如图,已知平面 , , ,且点在 , 的同
侧,过点的直线与 , 分别交于点,,过点的直线与 ,
分别交于点,,且,,,求 的长.
解 因为,所以经过直线与可确定平面 .
因为 , 平面, 平面,所以,所以 ,即
,解得,故的长为 .
[对点训练4] 如图所示,是所在平面外一点,平面 平面
, 分别交线段,,于点,,,若 ,则
( )
B
A. B. C. D.
[解析]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与它们的交线分别为 ,
,所以 ,
同理,,易得, .
规律方法
(1)面面平行性质的运用关键是构造过该直线与所证平面平行的平面,这种方法往往
借助于成比例线段或平行四边形.
(2)与平行的性质有关的计算的三个关键点
①根据已知的面面平行关系推出线线平行关系.
②在三角形内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出有关线段的关系.
③利用所得关系计算求值.
题型三 平行关系的综合运用
典例5 在如图所示的正四棱锥 中,
,,为侧棱 上的点,且
.在侧棱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 若存在,
求 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解 在侧棱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且 .
理由如下:如图,取的中点 ,
,, .
过点作的平行线交于点,连接,设与交于点 ,连接
,, .
在中,有 ,
平面, 平面 ,
平面 .
, .
又, 平面, 平面 ,
平面 .
, 平面平面 ,
又 平面,平面 .
[对点训练5] 在长方体中,已知,为
的中点,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平面 ?若存
在,请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存在,当为线段的中点时,平面平面 .
理由如下:如图,连接, ,
在长方体中,, .
又因为 平面, 平面 ,
所以平面 .
又为的中点,为 的中点,
所以,且 ,
故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
又因为 平面, 平面,所以平面 .
又因为, 平面, 平面 ,
所以平面平面 .
规律方法
关于空间中线、面平行的内在联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