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毛泽东曾经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状况得以改变是在(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一五”计划完成后
C. 土地改革完成后 D. “三大改造”完成后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是( )
A. 发展重工业 B. 发展农业 C. 发展航天技术 D. 发展核技术
3.小乐用歌谣形式总结了新中国部分成就,不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是( )
A.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B. 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C. 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D. 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4.一九五六年六月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 游泳》“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词中的“一桥”指的是( )
A. 济南黄河大桥 B. 郑州黄河大桥 C. 武汉长江大桥 D. 南京长江大桥
5.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7.下图展现的场景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 )
A.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作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宣布开展“大跃进”运动
8.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C.“左”的错误完全消失
D.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9.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10.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分析图片,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
①经济高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困难 ③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请你根据大会的主要内容推断此次大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为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目标
C.讨论和确定新形势下全党的主要任务
D.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2.阅读下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市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中共八大的召开
1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4.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这些严重失误的原因是( )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自然灾害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5.某电视台想拍摄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部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以下情景你不会选择使用的是( )
A.农民喜分地主土地 B.学生停课闹革命
C.红卫兵大串连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6.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关于某次会议的资料卡片。据卡片的内容推测,该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7.下面两幅宣传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民主政权的巩固
B.探索中的失误
C.轻率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D.工业化的起步
18.1980 年,邓小平反思道:“1958年....我们头脑也热,在座的老同志恐怕头脑热的也不少...我们应该承认,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1958年犯的主要错误是( )
A.重点发展重工业,造成轻重工业发展失衡
B.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轻率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D.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9.《乱时候,穷时候》中写道:“李少连,北京人,平常厂里机器出了毛病他-收拾就好。造反派说他是技术权威,有海外关系,还是资本家成分。白天开批斗....听说晚上斗得更狠。”这种现象出现在( )
A.“文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过渡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很多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以社会政治运动形式落实,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般而言,下列人名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四位的应该是( )
A.土改 B.跃进 C.建国 D.红卫
21.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C.“左”的错误完全消失
D.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22.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有( )
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23.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60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封锁 B.“大跃进”的影响
C.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24.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分析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正确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的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5.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选择题
26、2017年适逢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
图1 图2 图3
(1)请你分别指出图1、图2、图3历史人物的名称,并概括他们身上体现出什么样的高尚品质?
图1: 图2: 图3:
高贵品质:
【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图4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5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出油
(2)图4反映哪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请再列举这一时期的两项经济建设成就?
(3)图5反映哪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
【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
(4)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两条即可)。
27、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既有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也有严重失误和沉痛教训。让我们结合一名与共和国同龄的张建国老人的四则日记,走进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中共八大绘蓝图】
日记一 在我7岁那年,作为党员的爸爸去北京参加了一个会议,回来时说:“这个会议开得好,为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描绘出了宏伟蓝图。”
(1)结合日记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八大的召开有何意义。
【激情岁月酿失误】
日记二 我对于9岁这一年格外难忘,村里先是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宣传画。没过多久村里又把我家煮饭的铁锅都拿去炼钢了,说是实行人民公社,吃饭都不要钱了……
(2)日记二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什么失误 给我们什么启示
日记三 在我17岁那年我加入红卫兵,开始“破四旧”,写大字报,打倒“资产阶级当权派”……
(3)结合日记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危害。
【艰苦创业铸辉煌】
日记四 在我成长过程中有很多英雄模范人物伴随着我,激励着我。像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他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结合日记四和所学知识,列举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有什么积极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
(3)这个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又发动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二:毛泽东早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在没有实现农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农民总还是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总还有一定的两面性(即革命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几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认为,在现阶段,在工农关系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是工人,而不是农民。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
(2)据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为提高公有化程度,改变农民的地位,采取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什么危害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 1954年,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状况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一措施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材料三 下图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企业分布在哪里 试举两例说明。
(4)材料三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比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
1-5BADCD 6-10CADCD 11-15 CACAA 16-20BBDAD 21-25DCDDB
26、(1)图1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图2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图3是“铁人”王进喜;爱国主义、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2)图4是“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成就; 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解放牌);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任意答两项)
(3)图5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经济成就。
(4)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答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7、(1)中共八大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是个良好的开端。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启示: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规律,要符合本国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4)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任举两例即可)
28、(1) 发展社会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的需要。
(2) 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3)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9、 (1)农业合作化(或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2)人民公社化运动 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贫穷落后;粮食短缺。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积极性等
30、(1)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2)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3)东北。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答出两点即可)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