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2 17:0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唯物史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并进行辩证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认识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制度化,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解读古代中国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发生变化的特点与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过程中统治者的设计初衷,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于世界的影响。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更迭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演变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目录
1
2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3
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情景导入:
上面的两段材料都共同体现了官员在王朝建立和国家治理中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那么,历代王朝在官员的选拔、管理方面都有那些举措、经验和教训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汉高祖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届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粮二千石(郡太守)乎!”。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一)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1.标准:血缘。
2.影响:
(1)积极:稳定统治秩序,形成贵族政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2)消极:重血缘、轻才能,形成贵族政治,不利于长远发展;贵族世代垄断高官,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二)春秋战国:举荐与军功爵制
1.背景:
(1)尚贤思想兴起和争霸图强的需要;(2)新兴地主阶级壮大。
2.标准:才能或军功。
3.方式: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诗经》
材料三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刘向《说苑》
材料四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史记 商君列传》
注意: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制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担任某一固定官职。
世卿世禄制是爵位和禄田的世袭制度,父死子继,世代相袭。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问题思考:世官制为何被取代?先秦时期选官制度变化趋势?
(1)原因:
①世官制自身的局限性(血缘固化);
②世官制受到冲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需要尚贤择能;
③在思想领域,尚贤择能的观念在春秋时期也蓬勃起来。
(2)趋势:
由看重血缘向看重能力转变。
(二)春秋战国:举荐与军功爵制
4.影响:
(1)冲击了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3)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是一种适合战时(临时)状态下的选官方式。
(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含义:
(1)以法为教:
是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实质摒弃其他思想学说而专任法家思想的一种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2)以吏为师:
“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
材料一 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人善其所私学,闻令下,则各以其私学议之。臣请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者,以吏为师。
——《史记·李斯传》
材料二 故腾为是而修法律令、田令及为闲私方而下之,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之,毋巨於罪。
——睡虎地秦简《语书》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三)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目的:
控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3.途径: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4.实质:
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专制。
5.结果:
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四)汉朝:察举制
1.含义:
也称乡举里选是一种由下向上的官员推荐制度。
2.方式:
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3.标准:
品行、才学。
材料 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于屠贩”。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国家的不断完善和巩固,武帝时“吏多军功”的局面已不适应地主阶级政权的需要,军功地主已开始没落,官吏出自“任子”或“贤选”的办法,已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因此,武帝时出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以强化中央集权制政治的需要,开始推行“以儒取士”的察举制,并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选官制度。
——王震亚:《论汉代的察举制度》,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知识拓展: 汉代官员其他选拔制度
(1)积功劳为官:
官吏升迁制度,官吏以累计功劳取得升迁的资格。
(2)征辟制:
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由皇帝征辟和公府、州郡征辟两种。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
2.不同:
①察举的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官员手中;
②被察举的人必须以信奉或践行儒家思想为主;
③ 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察举制的评价,指出其与荐举制的不同。
1.影响:
(1)积极:
①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②利于推行孝道和廉洁风气,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改善社会风气。
③考察标准多元化,利于选择多方面人才。
(2)局限:
①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
②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操纵;
③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④不利于中央集权。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五)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1.背景:
①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②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③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察举制不适应选拔需求。
2.推行:
220年,魏王曹丕正式推行。
3.内容:
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③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4.标准:
材料 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杜佑《通典》
材料一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材料二 (教材的史料阅读)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提示:
(1)积极:
①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人才;
②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学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2)消极:
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形成门阀士族政治。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隋唐:产生与发展
(1)背景:
①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门阀士族的衰落。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社会现实状况)
②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统治者需要)
③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标准: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过程:
①隋文帝:杨坚顺应社会发展变化,废除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
②隋炀帝:杨广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③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④武则天: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⑤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材料一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二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1.隋唐:产生与发展
(4)内容:
材料一 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当时的高官多出身于进士科,非进士出身者,即便位极人臣,也难享时人美誉。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唐制,取士之科…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
——《新唐书·选举志》
科目 概况
秀才 等级最高,及第极难,高宗时废止
进士 考士人诗赋文才
明经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明法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明书 明算 问题思考: 科举制度有何特点?
(5)特点:
①“投牒自进”,士人可自由报考,以考试结果决定去留;
②公开考试,有具体科目和具体程式;
③择优录取,公平公正。
问题思考: 结合材料分析,与前代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的进步之处如何体现?
材料一 科举制越是发展,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通过进士出身的就越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士科才是打破门阀世族的利器。
——刘建军《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1)积极:
①打破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官僚政治的进一步成熟。
②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③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④提升官员文化素质和社会文化水平,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⑤被西方所借鉴,产生近代文官制度。
(2)局限:
①唐朝考试规则不严格;
②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贵族官员仍占主体。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2.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
(1)背景:
①经济繁荣,经济重心难移;
②士族衰弱,庶族崛起,门第观念淡化。
(2)表现:
①规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制规模,抬高文官、士人地位;
②范围:“取士不问家世”,严查荐举,严管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
③发展:严格考试制度
A.公平竞争:“锁院”“糊名”“誊录”等,保障考试的公平性。
B.地域平衡:南北分卷,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对南方不公平)南北分卷制度、殿试制度。
④内容有了明显的变革
以经义取代诗赋,注重真才实学。
材料一 北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的确立,堪称我国封建选士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至此,魏晋隋唐“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的时代始告终结。
——张邦炜《论北宋“取士不问家世”》
材料二 锁院就是在贡举考官被任命之后,立即被送入贡院或其他考试场所,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拟题、引试、考校试卷、确定等第,放榜之后,才能解禁出院,以防止请托之弊。此制自太宗淳化三年创立之后,一直沿用。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
【学思之窗】:
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借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隋书·刘炫传》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问题思考: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2.两宋:进一步发展完善
(3)影响:
①阶层流动性加强;
②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扩大统治基础);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元朝:中落、时断时续
1.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世袭、军功);
2.恢复科举: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但时断时续,录取人数少。
3.其他:
材料一 元对汉族制度的模仿是不彻底的,比如说开科举,……元朝一直不断拖延,议而不行。……(忽必烈)觉得儒生没什么太大用处,所以一直没有搞科举。
——党宝海《征服与磨合:元》
材料二 仁宗一登基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至此?”皇庆二年,颁布行科举诏。
——据《元史》整理
(1)学校选拔:
忽必烈令置各地学校官,专管各地学校教学。其学生毕业后,经州县主官推荐、御史考核后,可任命为教师或吏员。还设医学、阴阳学专门学校以培育专业官吏。
(2)承荫世袭:
是元代选官的重要手段,一般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四怯薛的子孙永为宿卫长官;功臣、有军功的军官可荫其有能力的子弟,亡故的军官可由其子孙照章承袭;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土官允许世袭。  
(3)部门选聘:
也是元朝的选拔办法。直省舍人在宿卫和勋臣子弟中选聘;翰林院、国子学可以选拔符合各自职业要求之人为官,但不可预保平民;太禧院可以自主选拔各司官吏。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4.明清:鼎盛、八股取士
(1)基本概况:
①科目:科目单一,仅有进士科.
②形式:形成严格、规范的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③生源:与学校制度相结合,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
④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考试采用八股文,评价标准规范、统一;实现南北卷制度。
历史解释: 八股取士
明代成化以后,用排比对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长短、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文章分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格式非常严格,但内容空泛,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材料一 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三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四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五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六)隋唐至清:科举制
4.明清:鼎盛、八股取士
2.影响:
(1)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2)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教育的发展。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5)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品德的考察。
(6)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7)八股取士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人们思想;
(8)忽视实用性学问,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材料一 【学思之窗】 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
材料二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问题探究: 结合学思之窗和材料,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争”和南北分卷。
提示:
①“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
②结果: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
③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较北方发达;南方地区文化发达,长期垄断录取名额;统治者为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④影响: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缓和矛盾;利于巩固明朝统治;利于官僚队伍中南北方力量均衡;为后世借鉴(沿用)。
归纳综合: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时期 制度 标准 影响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 军功爵制
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两汉 (汉武帝)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曹丕开始推行) 九品中正制
隋唐—明清 科举制
才学
血缘
才能;军功大小
孝廉
(品德和才能)
法家思想
家世、道德和才能
只看家世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贵族政治形成)
废除贵族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后期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思想文化专制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
(2)趋势(特点):
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
选官形式:从形式多样到八股取士逐渐走向僵化单一。
(3)变化的实质:
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1)演变:
二、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朝代 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 考核 时间 考核内容/标准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每年 岁末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地方行政长官 官员赏罚的依据
隋唐 两宋 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官员赏罚的依据
明朝 三、六、九年 —— 任职期满的 官员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三年 官吏的过失,重点是贪酷和不作为 外地官员 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
六年 京官 清朝 三年 偏重于惩办腐朽 京官 官员奖惩的依据
外省官员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上计制
(御史)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品德、才能
宋代定期勘验官员已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
“四善”:沿用唐制,为德义、清谨、公平、勤恪。
“四最”:是断狱平允、赋人不扰;均役屏盗、劝课农桑;赈恤饥穷、导修水利;户籍增衍、整治簿书。
清朝: 考核标准:四格八法
四格:守、才、政、年四个方面 (操守、才干、政务、年龄)
八法:官员不合格的八个方面(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问题探究: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考核问题的看法。
材料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1)影响:
①积极:
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良好素养,推动政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②局限:
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2)总趋势:
①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②品德与政绩并重;
③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
④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
⑤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
(3)启示:
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一)秦汉时期:
1.中央:
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2.地方:
(1)秦:监御史
(2)汉:刺史制度
①含义:汉武帝时设十三州刺史,位卑权重,代皇帝巡行郡国,依据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不法行为。
材料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白寿彝《中国通史》
问题思考:西汉刺史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②特点:
A.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B.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
③影响:
A.前期对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B.后期掌握地方的军权和行政权,变成了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导致国家分裂。
(二)隋唐时期:
1.中央:
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2.地方:
十道监察区,监察官巡回监察。
(三)宋代:
1.中央:
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2.地方:
(1)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
(2)在路上建立四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四)元朝:
1.中央:御史台
2.地方:行御史台、肃政访廉司。
(五)明清时期:
1.明朝:
(1)中央:
①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
②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
(2)地方:
设十三道监察御史(隶属督察院)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三重监网络。
2.清朝:中央和地方基本沿袭明代。
(1)中央:
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归属
都察院,科道合一,实现监察权的统一。
(2)地方:
停派御史巡按各省(奏折制度)。
材料 都察院为清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其所属执行监察任务的机构有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科道官可“纠动百司,辨明冤枉及一应不公不法事”。弹劾的对象有“皇子、诸王及一内外大臣官员”。
——刘战、谢茉莉《试论清代的监察制度》
材料一 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二 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材料三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实质及影响。
(1)特点:
①机构独立,与行政机关分离;
②依赖皇权,为皇权服务;
③体系严密,垂直监察;
④以轻制重。
⑤监督方式多样。
(2)实质:
维护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的工具。
(3)影响:
①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②有利于整顿吏治,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行政效率;
③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
局限性:
①受制于皇权,不能约束皇权;
②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1.(2023·海南高考)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统治者崇尚崇文抑武的方略,积极提倡文治,使社会形成了崇文兴教的风尚,促进了宋代识字率的明显提高,故选C项;书院制度主要针对的是科举制度,主要用于科举选官,与材料中“牧羊人”“农村”“村落”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印刷术的普及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但是对提高普通民众的识字率和文化水平影响有限,排除B项;“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说明当时社会识字率比较高是全国普遍情况,并非特指南方地区,而且“建州”“邵武军”只是当时南北方局部地区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体现文化重心的全面南移,排除D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2.(2023·湖北高考)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解析】由材料信息明代湖北武昌府与黄州府的进士最多,明代湖北籍人物著作府域最多的地区依旧为黄州府和武昌府,结合所学,进士人数多、著作府域多说明文化氛围浓厚,从而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而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提升人才选拔率,故选A项;汉阳府的交通条件并不比黄州府差,但是汉阳府的人物著作排位靠后,说明交通条件不是制约人才分布格局的核心因素,排除B项;荆州府的政区等级高于黄州府,但文教水平低于黄州府,排除C项;材料没有人口升降的信息,仅有进士录取和著作数量的信息,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
A
高考真题演练:
3.(2023·广东高考) 表1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 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解析】据图表信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中,高门士族占比大幅增加,说明当时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专制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削弱,故选D项;士族门阀最早盛行于北方地区,两晋时期北民南迁后,最典型的门阀士族依然集中于北方地区,排除A项;豪强地主是两汉时期的地方割据势力,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高门士族占比的增加说明当时门第选官比较盛行,客观上反映了九品中正制在当时的盛行,排除C项。
D
高考真题演练:
4.(2023·浙江高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  )
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
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解析】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选官的依据是门第,唐朝出台政策打击旧士族,宋朝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现象,说明魏晋之后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故选C项;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是宋代门第观念淡化的原因,但与唐初不符,排除A项;“禁卖婚”是打击旧士族,“婚姻不问阀阅”指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都不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排除B项;“实现”说法错误,排除D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5.(2023·湖南高考)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解析】宋朝之前御史台主要负责纠举官邪,是监督官吏的官员;谏院的主要职责是规谏,为讽谏君主的官员;而就郭皇后被废一事,御史、谏官联合跪求宋仁宗给明理由,事后宋仁宗“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得出宋朝御史台、谏官职权有合一的趋势,故选C项;皇后被称为“国母”,其废立是皇帝家事也是国家大事,且御史、谏官要求奏对后,宋仁宗被迫给出郭皇后被废的理由,排除A项;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度,削弱了相权,皇权得到加强,排除B项;宰相在宋代虽遭到削弱,但仍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排除D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6.(2023·全国新课标卷)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解析】据材料“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可知,东汉后期,刺史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史、太守的上级,州作为行政区出现,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故选B项;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这与题中东汉时期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于中央而言,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据材料“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可知,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利,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
B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秦汉——御史大夫
宋代——台谏合一
明清——科道合一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宋——德、才 标准严格
明清——考满、考察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察举制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三大制度
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不断变化;
三大制度
是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