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真题分类汇编】 08细胞的分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真题分类汇编】 08细胞的分化(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13 00: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8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
1.(2024·6月浙江卷)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上皮细胞都会表达一些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
B.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所含遗传信息相同
C. 肝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D. 上皮细胞的形成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2.(2024·湖南卷)部分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容易受损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患者肺泡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可能异常缩短
B. 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可能出现DNA损伤积累
C. 患者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可能增强
D. 患者肺泡上皮细胞中自由基可能增加
3.(2024·甘肃卷)某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B.当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
C.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
D.细胞自噬是细胞受环境因素刺激后的应激性反应
4.(2024·河北高考)核DNA受到损伤时ATM蛋白与受损部位结合,被激活后参与DNA修复,同时可诱导抗氧化酶基因H的表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细胞在修复受损的DNA时,抗氧化能力也会提高
B. ATM在细胞质合成和加工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C. H蛋白可减缓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细胞衰老
D. ATM基因表达增强的个体受辐射后更易患癌
5.(2024·山东卷) 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引起有机酸ITA的生成增加。ITA可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L转运到细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呼吸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过程提供能量
B. 转运ITA时,载体蛋白L的构象会发生改变
C. 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增大
D. 被吞噬的死亡细胞可由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
6.(2024·吉林卷)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
B. 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
C. 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
7.(2024·湖北高考)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Bt毒蛋白,被棉铃虫吞食后活化,再与肠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插入细胞膜中,直接导致细胞膜穿孔,细胞内含物流出,直至细胞死亡。科学家将编码Bt毒蛋白的基因转入棉花植株,获得的转基因棉花能有效防控棉铃虫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Bt毒蛋白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________(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
(2)如果转基因棉花植株中Bt毒蛋白含量偏低,取食后的棉铃虫可通过激活肠干细胞分裂和________产生新的肠道细胞,修复损伤的肠道,由此导致杀虫效果下降。请据此提出一项可提高转基因棉花杀虫效果的改进思路:________。
(3)在Bt毒蛋白的长期选择作用下,种群中具有抗性的棉铃虫存活的可能原因是:肠道细胞表面受体蛋白的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变化,导致棉铃虫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
(4)将Bt毒蛋白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混种,可以延缓棉铃虫对转基因棉花产生抗性,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2024·6月浙江卷)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上皮细胞都会表达一些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
B.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所含遗传信息相同
C. 肝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D. 上皮细胞的形成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是由同一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所含遗传物质相同。
【选项解读】A、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有相同的蛋白质,如呼吸酶。A错误
B、肝细胞和上皮细胞遗传信息是一样的,只是遗传信息的表达具有选择性,导致两种细胞形态功能都不一样。B正确
C、肝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基因选择型表达的结果。C正确
D、肝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二者是由同一受精卵分化而来的,所含遗传信息相同。D正确
故选A。
2.(2024·湖南卷)部分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容易受损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患者肺泡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可能异常缩短
B. 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可能出现DNA损伤积累
C. 患者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可能增强
D. 患者肺泡上皮细胞中自由基可能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选项解读】A、根据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染色体中端粒缩短。A正确
B、染色体中端粒缩短,会造成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到损伤,细胞活动渐趋异常,导致细胞衰老。B正确
C、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表明其线粒体功能可能减弱。C错误
D、根据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引起细胞衰老。D正确
故选C。
3.(2024·甘肃卷)某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B.当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
C.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
D.细胞自噬是细胞受环境因素刺激后的应激性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和循环利用胞内组分的过程,自噬体是由一层双层膜包裹的囊泡,它将细胞内的主要组分包裹并隔离出来。
【选项解读】A、由题意知,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解,所以在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支持基本的生命活动。A正确
B、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细胞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细胞自噬会过度活跃,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B正确
C、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细胞自噬是细胞感应外部环境刺激后表现出的应激性与适应性行为,来支持基本的生命活
动,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
故选C。
4.(2024·河北高考)核DNA受到损伤时ATM蛋白与受损部位结合,被激活后参与DNA修复,同时可诱导抗氧化酶基因H的表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细胞在修复受损的DNA时,抗氧化能力也会提高
B. ATM在细胞质合成和加工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C. H蛋白可减缓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细胞衰老
D. ATM基因表达增强的个体受辐射后更易患癌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衰老的学说:◆自由基学说: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会导致细胞损伤,进而加速衰老的过程。(自由基: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稳定的、带有多余电子的化学活性很高的基团或分子。)
◆端粒学说:认为细胞在每次分裂过程中都会由于DNA聚合酶功能障碍而不能完全复制它们的染色体,因此最后复制DNA序列可能会丢失,最终造成细胞衰老死亡。
【选项解读】A、依据题干信息,当核DNA受到损伤时,ATM蛋白与受损部位结合,可诱导抗氧化酶基因基因H的表达,即提高了其抗氧化能力。A正确
B、ATM属于胞内蛋白,所以在细胞质合成、加工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B正确
C、H蛋白是抗氧化酶基因H表达的产物,可以减缓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细胞衰老。C正确
D、核DNA受到损伤时ATM蛋白与受损部位结合,被激活后参与DNA修复,ATM基因表达增强的个体受辐射后不易患癌。D错误
故选D。
5.(2024·山东卷) 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引起有机酸ITA的生成增加。ITA可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L转运到细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呼吸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过程提供能量
B. 转运ITA时,载体蛋白L的构象会发生改变
C. 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增大
D. 被吞噬的死亡细胞可由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说明有氧呼吸减弱。
【选项解读】A、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过程为胞吞,该过程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A正确
B、转运ITA为主动运输,载体蛋白L的构象会发生改变。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说明有氧呼吸减弱,即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减小。C错误
D、被吞噬的死亡细胞可由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为机体的其他代谢提供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C。
6.(2024·吉林卷)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
B. 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
C. 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分裂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选项解读】A、肝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分裂,使得细胞数目增多,需要进行DNA复制。A正确
B、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有利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
C、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承担相应功能的蛋白质,C正确;
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分裂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未证明其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D。
7.(2024·湖北高考)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Bt毒蛋白,被棉铃虫吞食后活化,再与肠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插入细胞膜中,直接导致细胞膜穿孔,细胞内含物流出,直至细胞死亡。科学家将编码Bt毒蛋白的基因转入棉花植株,获得的转基因棉花能有效防控棉铃虫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Bt毒蛋白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________(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
(2)如果转基因棉花植株中Bt毒蛋白含量偏低,取食后的棉铃虫可通过激活肠干细胞分裂和________产生新的肠道细胞,修复损伤的肠道,由此导致杀虫效果下降。请据此提出一项可提高转基因棉花杀虫效果的改进思路:________。
(3)在Bt毒蛋白的长期选择作用下,种群中具有抗性的棉铃虫存活的可能原因是:肠道细胞表面受体蛋白的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变化,导致棉铃虫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
(4)将Bt毒蛋白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混种,可以延缓棉铃虫对转基因棉花产生抗性,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细胞坏死
(2)① 分化 ② 抑制肠干细胞的激活
(3)① 结构 ② 控制基因
(4)减缓棉铃虫种群抗毒蛋白基因频率的增加速度。
【解析】
【分析】细胞坏死: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物理性或化学性的损害因子及缺氧与营养不良等导致的细胞坏死。
细胞的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小问详解】
(1)细胞坏死指的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Bt毒蛋白作为损害因子,导致该生物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2)分析题意可知: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补充到体细胞中去,即肠干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肠道细胞,修复损伤的肠道,由此导致杀虫效果下降;所以可以选择抑制肠干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激活,来提高转基因棉花杀虫效果。
(3)在Bt毒蛋白的长期选择作用下,会使肠道细胞表面受体蛋白的结构或控制基因发生变化,使该受体蛋白无法正常表达,即无法与Bt毒蛋白结合,导致棉铃虫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
(4)该做法为棉铃虫提供正常的取食环境,始终保持一定的敏感棉铃虫种群,即使部分棉铃虫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了抗性,但因其与敏感棉铃虫交配,后代抗性基因会发生分离,具备抗性的棉铃虫种群基因频率不会迅速增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