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2 06:3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评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四人一组,根据导学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师生互动,解疑释难。教师评价,起到激励作用。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2) 认识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重点:军机处设立的作用;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危害。
教学难点:
难点: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媒体:利用 PPT课件展示图片、表格、提出问题、总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你们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节历史课背过什么吗?谁能背一遍?
学生回答背诵《历史朝代歌》。(掌声鼓励,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2、教师:从秦始皇创立封建帝制,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在想方设法的强化君权,巩固统治。今天我们学习第 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本课共有几部分内容?分别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然后齐读:
一 君主专制达顶峰----军机处的设立
二 思想文化入牢笼----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三 统治腐朽危机重----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四 自大封闭终落后----闭关锁国政策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 P101--105,完成以下任务:
一、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初期,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限制了皇权。康熙时,设立了________。雍正年间,设立了________。
2、思考:为什么设立军机处?有什么影响?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的含义?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的目的是什么?危害是什么?
2、清朝统治者在文化上实行什么政策?主要表现是什么?危害是什么?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阅读本部分内容,概括归纳社会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闭关锁国政策
1、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具体表现有哪些?
2、闭关锁国的影响是什么?(教师巡视指导,用时大约 10分钟)
三、师生互动 解疑释难一 君主专制达顶峰----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初期,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限制了皇权。康熙时,设立了________。雍正年间,设立了________。
生 1:议政王大臣会议。
生 2:南书房。
生 3:军机处。
2、思考:为什么设立军机处?有什么影响?
生 1: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
生 2: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教师点评肯定。从第一板块问题的探究成果来看,这几位同学阅读认真,思考积极。掌声鼓励,进入第二板块。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的含义?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的目的是什么?危害是什么?
生 1:阅读课文内容“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生 2:目的是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
生 3:危害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清朝统治者在文化上实行什么政策?主要表现是什么?危害是什么?
生 1:文化专制政策。
生 2:主要表现: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撰书籍。
② 对全国书籍全面检查,销毁不利于清朝通知的书籍。
生 3:危害是摧残了文化。
教师肯定评价;过渡到第三板块。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阅读本部分内容,概括归纳社会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归纳:
第一段::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上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第二段: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军备废弛。
第三段:官僚机构臃肿,出现了财政危机。
第四段: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概括得相当准确。这就是我们做材料分析题的方法,认真阅读文字材料,找出核心句子加以提炼归纳。并进一步概括明确:
(一)官僚体制腐败。
(二)军队腐败 军备废弛。
(三)机构臃肿 财政危机。
(四)土地兼并 贫富分化。
四、闭关锁国政策
1、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具体表现有哪些?
原因: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并明确:
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受到侵犯。
③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具体表现: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明确:
①顺治时,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②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地。
③1757年,只开放广州一地,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闭关锁国的影响是什么?
生 1: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生 2:消极影响: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教师点评: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效果不错。
可以说,只要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互相合作,绝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除了老师设计的问题,同学们还应该注意一些历史名词的写法,例如:康熙、雍正,这些名词结构复杂,要多加练习。
同学们,现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完了,请你们归纳总结一下本课内容,并展示一下。
四:课堂小结
展示自我由学生自己总结,有的是文字叙述,有的是列表格。
生 1:本节课学的是《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一是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是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三是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四是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落后。
生 2
教师肯定学生并点评。
归纳知识的方法有多种,比如:文字叙述、列表格等。我用的是知识树。现在我们进入第五环节,课堂检测,拓展延伸。
五:课堂检测 拓展延伸
一、选择题1.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2.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思想上,文字狱文化上,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A.皇权统治的加强 B.文化专制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强化 D.资本主义因素萌发
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 1到图 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4.雍正时,一位进士因为“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杀头,这主要反应了清朝(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5.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理解准确的是( )
A、封闭边界、固守边疆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排斥西方一切事务 D、断绝对外一切贸易
二、非选择题
(一)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的皇帝在思想文化领域各自实行过什么措施?他们共同的目的是什么?共同的影响是什么?
措施: 秦朝: ____________________ 。 西汉: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朝: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封闭自守都是不可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有了很大发展,东西方交流频繁......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1405)奉使西洋,迄今七次......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的信函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两个重大史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材料二中的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
设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元朝时哪种交通方式进入鼎盛时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最远到达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材料,总结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并说说对我们今天的发展有何借鉴?答: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板块教学模式的运用根据课程标准,将教材分成四个板块进行学习:分为君主专制达顶峰----军机处的设立、思想文化入牢笼----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统治腐朽危机重----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自大封闭终落后----闭关锁国政策四大板块。通过学习板块反应封建君主专制不同层面的表现,板块之间又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并形成知识体系。
二、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重点是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难点是它们的影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课堂检测时,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并且和秦朝、西汉、明朝纵向比较,使学生既认识到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又强化了开放交流促进繁荣,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这一认识。
三、不足之处第
1、在师生互动、解难释疑这一环节,学生没有反响,教师引导不够。
第二、在最后课堂检测、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没能让更多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言论,展示自我。
第三、应该让学生全面放手、全员参与,彰显学习的价值,实现真实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