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课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1.能熟读并背诵全词,感受诗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评价词人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2.能品味词作语言,理解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了解相关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著作主要收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是题目。
《毛泽东诗词集》
《毛泽东选集》
沁园春
雪
1.掌握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
莽莽( ) 妖娆( ) 折腰( ) 分外( ) 成吉思汗( )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
qìn 园春( ) 稍xùn( ) 风sāo( )
顿失tāo tāo( ) 一代天jiāo( )
zhāo
沁
mǎng
ráo
zhé
逊
骚
fèn
hán
shǔ
滔滔
骄
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①惟余莽莽:
②大河上下:
③原驰蜡象:
④红装素裹:
⑤俱往矣:
⑥数风流人物:
惟:只。
莽莽:无边无际。
黄河。
原: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词中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过去。
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探究一:感受诗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1.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下阕是如何过渡的?
2.词的上阕是怎样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的?
3.词的下阕是如何评论历代帝王的?为什么要评说古代帝王?
1.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下阕是如何过渡的?
上阕:描写北国风光,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词人的远大抱负。
过渡: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从上阕写景过渡到下阕议论。
2.词的上阕是怎样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的?
先概括描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视野辽阔,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再用一个“望”字进行具体描写:抓住长城、大河、群山、高原等具体的事物来写,其中有静态描写,长城内外,白雪覆盖,滔滔黄河停止奔流。有以动态写静态的:群山似银蛇飞舞,高原丘陵似蜡象奔驰。最后写想象之景,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互相辉映。这种种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
3.词的下阕是如何评论历代帝王的?为什么要评说古代帝王?
下阕评论以“惜”字为统领,委婉准确,有贬有褒,既肯定他们是无数英雄之中的杰出者,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
“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度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作者将“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使命,将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从而点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探究二: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者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从修辞、实写、虚写、总写、特写、动静结合、表达方式、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在感悟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同时,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1.全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2.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细细品味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3.请你以“《沁园春·雪》妙就妙在……”为开头,自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词。
1.全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示例一:(1)我喜欢“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读这个句子仿佛看到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的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妖艳多姿!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从眼前所见展开想象,是虚写,展现了一个红白相映生辉的景象。雪中的景色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晴朗中显得娇艳,借助想象,形象更加多姿多彩,气象万千。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把红日映照下的北国河山比作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两种色彩,既纯洁素雅,又富丽热情,充满青春气息。用“分外妖娆”结束上片,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强烈的感染力使人油然生出热爱祖国的情感。
示例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驰”,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的景象,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2.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细细品味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它的抒情是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上阕写景,大气磅礴、气势雄浑,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下阕议论,即由上阕之景而生情,由祖国河山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寓情于议,蕴含词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俱往矣”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主题,抒发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融写景、议论与抒情为一体,使主题鲜明突出,从而收到强烈的感人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写景、抒情之中也兼议论,而且水乳交融,不能截然分开。上阕写景部分,严寒的冬天没有一点凄凉枯槁,恰恰相反,北国冬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令人精神奋发,豪情万丈,虽然句句写景,可是抒情的味道很浓重。下阕评论人物,不流于枯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理有情,极有分寸。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3.请你以“《沁园春·雪》妙就妙在……”为开头,自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词。
示例一:《沁园春·雪》妙就妙在写景变化多端,特色鲜明。虚实结合:上阕前十句实写雪景,后三句虚写雪后美景。动静结合:山、原——舞、驰,化静态为动态。纵横结合:写景——空间;议论——时间。
示例二:《沁园春·雪》妙就妙在写景、议论、抒情三者的有机结合。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由于“情”由“景”生,“议”由情“发”,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示例三:《沁园春·雪》妙就妙在跨越时空的纵横驰骋。时间:从秦、汉、唐、宋、元到当代。空间:从千里大地,到万里长空,从长城黄河到雪山高原。
示例四:《沁园春·雪》妙就妙在雄壮豪放的崇高美。“千里”“万里”“长城”“大河”“高山”“高原”这些高大雄伟的形象衬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豪放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种雄壮的情感,衬托现实的“英雄人物”,产生阳刚之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则雄视千古,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空前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形成彪炳千秋的崇高美。
沁园春·雪
写景
纵横千万里
议论
上下几千年
总写(冰封、雪飘)
实写(长城、大河、山、原)
虚写(想象晴日、红装素裹)
过渡(由景色联想到人物)
议论(惜、略输、稍逊、只识)
主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伟大抱负
坚定信心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自信豪迈的情怀,请从上、下两阕中分别找出依据说明词人是如何展示这份情怀的。(可以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任意角度去分析)
①修辞:夸张(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比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②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比(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想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③用词:千里、万里、望(写出了视野的广阔,体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气魄);舞、驰(化静为动,写出了雪景的壮美);竞(意为竞相争胜,写出了历代英雄对祖国河山的倾倒,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多娇);惜、只。
④内容意象:冰封、雪飘、长城、大河、山、天公、红装素裹(通过大气、壮观的景象来抒发豪情,表达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与“今朝”人物相比较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表现了无产阶级一定会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