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22 智取生辰纲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22 智取生辰纲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3 09: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22课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1.能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性格特征
2.能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能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字子安,生于兴化白驹镇(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祖籍苏州,_________(朝代)小说家。著有《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______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歌颂___________的长篇小说。
元末明初
白话
农民起义
2.给下列标蓝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省得( )    干系( )    着意( )
兀的( )( ) 逞辩( ) 怨chàng( )
chēn( )怪 面面厮qù( ) guō( )噪
nèn( )地
拓展:我学会的生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ǐng
gān
zhuó


chěng



剜(wān)

朴(pō)刀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1)这干系须是俺的!
干系:_______
(2)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吹嘘:__________
(3)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
不道得:_______
(4)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计较: __________
责任
急促喘气
岂不是
计策,办法
通读全文,完成填空。
故事开端:______________→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故事进一步发展:___________→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故事结局:___________
→故事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
杨志押送生辰纲
白胜设计诱官军
杨志误失生辰纲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有关的故事情节,并说说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2.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析杨志的形象特征。
探究一: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性格特征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明、暗两条线索有关的故事情节,并说说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枝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
一枝是七雄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明、暗双线是在六月初四日正午黄泥冈松树林里交接在一起的。
2.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
(3)智用矛盾: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
3.分析杨志的形象特征。
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杨志虽然粗暴蛮横,但他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2)杨志“催促”一行人在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山中偏僻路行走,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1.本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重在突出哪个字?有何作用?
2.本文构思巧妙,妙用叙事角度,请加以分析。
3.课文直到故事结尾才交代晁盖等人的姓名及用药的过程,这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探究二: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1.本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重在突出哪个字?有何作用?
本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重在突出天气的“热”。
①写天气炎热是为了使杨志与都管、虞候、军汉之间的矛盾发生、发展、激化;
②本文从不同角度反复描写天气的炎热,不仅可以烘托气氛,预示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的道路将不会一帆风顺,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更主要的是能够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如杨志选择在天气最热的时候押送生辰纲,表现了他精细的性格。
2.本文构思巧妙,妙用叙事角度,请加以分析。
课文标题是“智取生辰纲”,文章却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这样就造成一种“明防”而“暗夺”的效果,使故事叙述更加曲折,甚至令读者如坠云雾之中,直至结尾补叙其中乾坤,这才豁然开朗。
3.课文直到故事结尾才交代晁盖等人的姓名及用药的过程,这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补叙。这是必不可少的交代,使前文设下的悬念得以释疑。这样写大大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故事性和艺术感染力。
杨志
晁盖等人
起止时辰变更
逼赶要行
斥虞候
三问枣客
警惕卖酒者
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
智用矛盾:杨志一行内部矛盾
智用人和
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二稳:佯争酒,引诱对方
三稳:巧下药,放倒对方
众人
巧语
双簧
智斗
阅读课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说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步“智”取生辰纲的。
为取得生辰纲,吴用等人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他们打听到杨志运送生辰纲的时间和路线,聚齐英雄好汉。
之后,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天时方面,杨志一行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天气,一路疲惫不堪,而晁盖等人却以逸待劳;地利方面,晁盖等人选择树林茂密的山冈作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隐蔽而少有人行。
再次,吴用利用杨志一行的内部矛盾,巧设计谋。七人扮作卖枣子的客人,白胜扮作卖酒小贩,在黄泥冈“巧遇”杨志;七人与白胜唱双簧,讨价还价,麻痹杨志等人;晁盖等先吃掉一桶,以示无毒,进一步麻痹杨志一行;借舀酒、下毒的同时,完全解除了杨志等人的戒心。杨志等最终上当,被麻翻在地,晁盖等人趁机劫取生辰纲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