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7.彩塑动物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7.彩塑动物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7-12 11: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彩塑动物
先民用泥土塑造各种形象的历史由来已久。彩塑起源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风俗通义》)。
女娲抟土造人,这大概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有影响的泥塑创造活动。我国彩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装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这些出土的文物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彩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这些陶制品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彩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彩塑偶像的需求和彩塑艺术的发展。
彩塑的制作首先从泥塑开始。泥塑制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作品最后的艺术效果。许许多多的彩塑大师往往都是泥塑制作的高手。[3]泥塑的制作方法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近代从西欧传入的雕塑制作方法;另一种是我国传统泥塑制作方法。它的制作程序大体是:
第一步,根据神佛的题材、大小、动态,先搭好木制骨架,在骨架上捆上稻草或麦秸以增大体积,再用谷壳和稻草泥拌好的粗泥在骨架上用力压紧、糊牢;
第二步,等粗泥干到七成的时候再加细泥(细泥由黏土、沙子、棉花等混合而成),把人物的神态充分刻画出来;
第三步,等泥塑全干透后产生大小许多裂缝,再加以修补;
第四步,等泥巴干透后,把表面打磨光洁,然后用胶水裱上一层棉纸,并加以压磨,使表面一层更平正、细致、坚固,再涂上一层加胶水的白粉;
第五步,在白色的形体上,根据人物的需要上各种颜色,待全部颜色上好后,再涂上一层油,以保护彩色的鲜艳,到此才完成全部作品。
除了大型彩塑外,民间常见的多是小型泥塑赋彩,其中小型泥塑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手捏成型,第二种是模印成型,第三种是半捏半印成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模印成型。不管用何种方法,所用泥巴的泥质要细腻,韧性要好,不能存有大的沙砾。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所用的泥巴须经捣捻加工,以增强韧性。有的地方还要加人棉絮或棉纸,与泥巴打透布匀,不可使棉絮或棉纸在泥内成团聚集。
欣赏
比较
泥塑动物与真实的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泥塑施彩后称为彩塑。由于泥塑易断易裂,不能有突出的分支,因此泥塑的泥模应圆浑,特别是压模泥塑,形体起伏不能过大,这就得靠彩绘来分割弥补,故泥塑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泥塑多数要上白色底色,较小的泥模不用毛笔涂底,而是将泥模在调好的白颜料中蘸一下,白颜料即挂满泥模。河南一带的泥塑也有上黑底色的,给人一种深沉浑厚的感觉。泥塑彩绘一般用水粉颜料,因为水粉颜料掩盖力强,色彩鲜明,装饰味浓。在施色时,根据人们的欣赏习惯来彩绘,泥人的正面,色彩往往敷得精到细致,泥人的背面则相对粗犷简略。同时,色彩的重点放在泥塑的上半部,特别是泥塑的头部和前胸,而下半部则相对简洁粗犷。从而形成“重前略后,重上简下”的艺术特色。[4]
比较
色彩
造型
图案
举一反三
制作方法
制作步骤
你能说一说粘土兔子的制作步骤和方法吗?
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制作粘土动物?
1、用粘土、橡皮泥创作一只或一组可爱的小动物。
2、可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作完成。
我是设计师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