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2 17: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历史上多次变法与改革;
2.认识其经验和教训。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立足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认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理解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与民族交融。
【时空观念】梳理古代和近代的典型改革事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典型改革的 时代背景,把握改革所处的特定时空条件。
【史料实证】阅读史料,了解历代改革的基本内容,分析改革的作用。历史解释:能够归纳不同阶段中共政治制度的性质与特点,培养自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历史解释】分析中国古代和近代改革措施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措施需要随着时代变化不断革新。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从而了解中华民族政治制度不断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变革精神。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变法和改革的历程、内容及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历史上变法和改革成败的原因。
时空坐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化设计、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内容多,内容时间跨度大,从春秋战国开篇,下限一直延伸到21世纪初。本课主要围绕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主题展开,是在《中外历史纲要》教学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重点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措施及成就。这三目较为完整地梳理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变法和改革,有利于学生理解改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但改革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通过图片、地图、文字等史料,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出先秦政治制度、秦汉到明清的中央、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素养。
情景导入: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一)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
1.背景(原因):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五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归纳为: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3)战争的频繁也对各国提出了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权,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
(4)法家思想的推动。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2.目的:
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3.内容:
(1)经济:①重农抑商,②奖励耕织;
(2)政治:推行县制,县的官员由君主任免;
(3)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官员选拔:军功爵制)。
(4)社会治理:①制定严密户籍制度(目的:征发赋役);②强制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③实行什伍连坐制。
(5)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儒家书籍,制《秦律》,轻罪重罚。
4.性质:
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5.结果:
商鞅虽“车裂”而亡,但变法得以保留,使秦国迅速强盛。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商鞅变法?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材料一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论衡》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
——贾谊《治安策》
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曾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6.评价:
进步性:
①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改革最为彻底;
②打击了贵族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刑法严苛,激化社会矛盾。
②赋役沉重,加重人民负担,也造成民风的堕落。
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和变革的需要;
②策略得当,态度坚决,取信于民;
③国君支持(政治保障);
④改革全面彻底,措施行之有效。
(二)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
1.背景:
①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严重破坏经济;
②北魏统一北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③长期冲突与交往,民族融合成为历史潮流;
④个人:冯太后和孝文帝对汉文化的仰慕。
2.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政权。
3.内容:
(1)前期:冯太后改革(重点:创建制度)
1.背景:
①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严重破坏经济;
②北魏统一北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③长期冲突与交往,民族融合成为历史潮流;
④个人:冯太后和孝文帝对汉文化的仰慕。
2.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政权。
3.内容:
(1)前期:冯太后改革(重点:创建制度)
(2)后期:孝文帝亲政(民族交融)
①政治:迁都城至洛阳,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策、崇儒学;
②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4.性质:
少数民族实现政权封建化(汉化)的社会转型式的改革。表现为:
(1)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3)生活方式汉族化: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问题思考: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
提示:
①地理: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远离平城(保守贵族集中),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平城地处塞上,不利于“经略南方”。
②政治: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守势力强大,改革阻力大。迁都洛阳利于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③经济: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
④军事:平城与北边柔然相毗邻,很不安全。
⑤文化:洛阳本为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
材料一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材料二 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提示:
积极:
(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3)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局限性:
(1)全面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了一个民族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2)摒弃了本民族勇武质朴的尚武精神,削弱北魏的军事实力。
(3)移植门阀士族制度,严重腐化了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贵族,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社会矛盾。导致了北魏分裂、灭亡。
(三)王安石变法(北宋宋神宗期间)
1.背景:
①辽和西夏的威胁(边患危机);
②政治腐败,矛盾尖锐(统治危机);
③“三冗二积”(财政危机);
④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
2.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3.性质:
是地主阶级为应对统治危机进行的政策调整。
4.主要内容:
历史解释: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宋仁宗时推行“庆历新政”,整顿官僚机构。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因严重地冒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以“朋党”之罪弹劾之,并使之被贬。范仲淹被贬之后,先后又在邠州、邓州、青州等地做过地方官。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谪居在邓州时所作。其中的精华之句: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至今仍激励后人。
5.影响:
(1)积极: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局限性:
①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视斧钺鼎镬无如也。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三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四 王安石……抱有急工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挑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以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大计。
—--钱穆《国史大纲》
提示:
①王安石个人性格急躁执拗;
②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③用人不当,执行中危害百姓利益;
④过于急进,忽视客观规律;
⑤宋神宗动摇(后期)。
(四)张居正改革(明朝时期)
1.背景:
①政治: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
不断加深
②经济:国库亏空、土地兼并严重,经济危机
③民族:瓦剌鞑靼 袭扰不断
④外部:边患严重,边境危机(倭寇、葡荷殖民)
⑤主观:1572年神宗即位张居正内阁首辅。
2.内容:
(1)政治:
①考成法:考核结果与官员的升迁挂钩.
②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2)军事:
①“内修守备”:起用戚继光等名将,并加固长城边防。
②“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往来。
(3)经济:
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实行一条鞭法。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材料一 在当时中国社会内部,还 没有足以支持变法取得成功的社会力量。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皇帝……缺乏可以依靠的社会基础就终究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遗集》
提示: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2)直接原因:
①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②维新派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3)外部环境: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中国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不利。
(二)清末新政(1901—1911)
1.背景:
①《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②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2.主要内容:
3.影响:
(1)积极: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消极: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困境,反而激化革命。
知识拓展:
1.预备立宪(1906—1911)
(1)目的:
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封建统治。
(2)过程:
①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
②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学习日本 ,渐行立宪。
③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④内容:预备期为9年;皇权至高无上。
⑤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责任内阁。
(3)实质:一场骗局
(4)影响:
⑴客观进步意义:是一场具有政治近代化性质的改革,被动和主动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⑵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部分走向革命;
⑶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⑷削弱了自身统治,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2.对“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认识
①主观目的的反动性:为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②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
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③客观影响的进步性: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④实际作用的背离性:
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削弱了自身统治,促进了革命的高涨;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民国时期的改革(1912—1949)
1.概况:
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和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
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3.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
(1)币制改革(1935年)
①内容:①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②实行白银国有;③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
②作用: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
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
历史解释: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从1935年到全面抗战前,为巩固统治,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国民政府开展的一个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运动。主要内容有:提倡振兴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调节金融。
其作用不仅是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加了国民收入,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场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
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和战时形势以及贪官污吏乘机渔利等原因,这场经济建设运动一部分计划未能兑现或执行得不够彻底。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阅读教材结合纲要上的有关,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的成就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世界最完整工业体系)、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综合归纳: 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
1.改革原因:
(1)必要性: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旧的社会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②严重的社会危机。
(2)可能性:
①新的经济因素;
②新的社会力量的兴起和壮大;
③新思想对旧思想的冲击。
2.目的:
①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稳定社会秩序;
②根本: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3.改革成败原因:
①是否顺应社会潮流;
②改革策略是否得当;
③改革者的实力强弱和政治素养高低;
④改革是否符合多数人利益;
⑤反对力量的强弱;
⑥改革措施是否全面、符合实际并得到有效贯彻。
4.启示:
①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②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集团;
④要采取积极稳妥的策略;
⑤改革措施要切实有效;
⑥ 注意协调各方利益
⑦处理好新旧制度文化关系;
⑧改革不能超过社会承受力;
⑨减少改革的负面影响。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湖南高考)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
1.(2023·湖南高考)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
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
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取得了巨大成效,引起省、中央的关注、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得到推广,严宏昌率先购买拖拉机既说明包产到户产生了经济效益,又可知农村改革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支持和肯定,故选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的是农业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仍为公有制,排除A项;“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不合题意、史实,与材料“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相矛盾,排除B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020年,提出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为1979年12月6日,排除D项。
2.(2023·湖南高考)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解析】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北朝挑选的使节容貌“可观”,文学“优赡”且皆为“汉族高门人物”,可知经过汉法改革、民族交融的北朝在文化上向南朝靠拢,故选B项;“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不合史实,450年元嘉之战后,南朝的实力再也比不上北朝,排除A项;南北朝政权间战争频繁,北朝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后,于589年灭亡南朝而完成统一,排除C项;汉族高门人物仅为北朝使节,控制北魏政权的是鲜卑贵族,排除D项。
(2021·海南高考)据表2可知,梁启超(  )
表2 梁启超对时局的看法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十分关注一战前后欧洲列强间的关系,不仅分析“(欧洲)各国竞争的起因”,还思考了“世界大同”的道路,可见面对民族危机,梁启超分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并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来思考救国方案,故选D项;“救济援助”不合题意,与“巴黎和会一定能建成体现‘人类大合同、大进化之国际同盟’的基础”相悖,排除A项;“变法革新”“社会改造”不合逻辑,题干未见梁启超对中国社会举措的信息,排除B项;“实现君主立宪”不合时空,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转变了观念,不再追求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
4.(2022·山东高考)19世纪60~90 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
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
【解析】洋务运动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清末新政振兴商业奖励实业,都是通过求富的方式,挽救统治危机,即求富救国,故选A项;实业指资本主义工商业,洋务新政只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及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排除B项;洋务派发展商业是为了求富,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是为了富国而不是富民,排除D项。
5.(2022·全国乙卷)图5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解析】据材料数据可知,从1978年到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从事农业的比重下降,从事工商业及其他的比重上升,反映出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故选B项;据所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1984年全面展开,与材料所涉及的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据所学,1978年—1984年,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但在1984年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又逐步拉大,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农村男户主的职业变化,不能说明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排除D项。
6.(2022·全国乙卷)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解析】据材料可知,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认为康有为所著《孔子改制考》内容较为激进,容易激化矛盾,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一书,以平息争论,进而保证维新变法的实施,其举动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故选C项;据所学,陈宝箴的主张,只是为了平息维新派和保守派之间的争论,不可能推动新旧势力的合流,排除A项;“中体西用”思想,而陈宝箴虽反对民权平等,但变法也在学习西方的制度,已然突破了“中体西用”束缚,排除B项;陈宝箴认同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也支持变法行为,只是不赞同民权平等说法,也没有否定变法理论基础的意图,且“彻底”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一)商鞅变法:
(二)孝文帝改革
(四)张居正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一)戊戌变法
(二)清末新政
(三)民国时期的改革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教学反思:
本课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分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三个子目,依次介绍了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民国时期的改革措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变法和改革。在授课中线索清晰,基本上能够按计划的安排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了共和制发展的脉络,理解其曲折发展的原因。
但由于本课时间跨度长,内容多,又涉及改革的一些具体内容等概念不能详细的介绍,学习难度较大。教学任务完成起来有点难度,部分内容,尤其一些历史概念没有解释至位。
《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