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3.由文到篇,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古典小说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红楼梦》感兴趣,有读过《红楼梦》著或看过《红楼梦》影视剧的经历,但对作品背景知识储备较少,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小说阅读鉴赏的能力,但缺乏对整本书的把控能力,人物形象把握还需点拨与拓展,我们可以借助本单元对古典小说的学习,带动对整本书的阅读。
教学方法策略: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竞争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我将PowerPoint与网络视频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部书,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你知道吗?
《红楼梦》
2.观看作者及作品简介视频
3. “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正是这位老妪引得大观园一场狂欢。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感受刘姥姥之“可笑”
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写内容吗?
凤姐、鸳鸯设局取笑刘姥姥,刘姥姥表演“笑剧”。
2.你觉得这篇课文用哪个字最能概括全文? 笑、逗、乐
3.这是一场笑剧,这场笑剧的主角是导演是,配角是
(明确:刘姥姥,凤姐和鸳鸯,贾母、史湘云、林黛玉、贾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
4.刘姥姥究竟做了什么事 让人感到可笑
明确:
拿不动沉甸甸的筷子;
吃饭前按“规矩”讲话;
用沉筷子夹鸽子蛋。
三、品味刘姥姥之“可爱”
如果你是大观园中的一员,你喜欢刘姥姥吗 为什么
其实我们要走进-个人,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就得从她的一言一行入手。有人说,曹雪芹写人物,从《红楼梦》里摘出一句话,就能猜出是谁说的。”可见,他刻画人物之精准传神。那么我们不妨就从刘姥姥的一言一行入手,看看她给你怎样的印象
1.先听其言。
请同学们看老师找到的三句话,准备畅所欲言:
刘姥姥:
(1)“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大智若愚。对于凤姐和鸳鸯的安排,她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2)“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淳朴节俭)
(3)“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里都成砒霜了。哪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率真)
2.再观其行。
(1)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淳朴风趣,憨态可亲。)
(2)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哪里夹得起来 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窘态一足,滑稽可笑。朴素、怯懦、小心翼翼)
(观看视频)
明确:刘姥姥:大智若愚,淳朴可亲,率真自然,风趣滑稽..…
小结:刘姥姥--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她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也处
外透养新鲜天知。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表现出的神态、流露每一句言语,纯然出自本性天真,带着淳朴自然,并没有丝毫牵强附会、矫揉造作。所以她虽然俗,但俗得可亲,俗得可爱!
四、分析刘姥姥之“可怜”
1.如此可爱的刘姥姥表演的这出笑剧,成功了吗 从哪里看出
这一段是红楼梦非常经典的片段,作者对“笑”的描写可谓字字珠玑,从这些笑里你可看出大观园里面人物的关系和地位吗
2.同学们,我们大胆地为《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人物地位排序,结合文章,你觉得怎么排 (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贾母、宝玉
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李纨...…
宝钗、湘云、黛玉、探春、迎春、惜春……
鸳鸯、琥珀等众丫鬓
刘姥姥
明确:刘姥姥希望能博得贾府上下一笑,好为自己多争取一点实质利益。因此她不得不放弃尊严,在贾府赔笑。
3.其根源在于什么
贫富差距,身份卑微!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环境里,为博得大家的一笑,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成为大家取笑的对象,扮演着“谐星”“丑角”的角色,着实让人感到可怜!"
4.那么,你感受到作者写这场“笑”剧背后的感情了吗,作者是怀着对刘姥姥的什么情感在写呢
明确:同情、悲悯。
结合助读资料。(刘姥姥三次进大观园)
五、把握主题,走进《红楼梦》
通过分析文本,我们充分挖掘了刘姥姥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刘姥姥只是大观园外的一个草芥人物,我们甚至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作者三次写刘姥姥进大观园,有何作用
明确:线索人物,见证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
衬托作用,表现其他人物的特点,反衬贾府生活的奢侈。
小说通过对乡村老妪刘姥姥的关照,包含着对社会底层老妇刘姥姥的同情与怜悯;也揭示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公及封建社会等级的森严。
所以,我们看到,《红楼梦》的主题,并不是单纯地写儿女情长,它还在写家族的兴衰、社会的变迁。
六、拓展延伸
民间有很多关于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歇后语:
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出神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你能否结合今天我们分析的主题,再接一句
刘姥姥进大观园——长了见识
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眼界
刘姥姥进大观园——满载而归
七、课堂总结:
一个刘姥姥,我们便读出了这么多信息,大家真了不起,曹雪芹更了不起!都说《红楼梦》是一本艺术巨著,是啊,刘姥姥是《红楼梦》400多个人物中的一员,我们通过这短短一文便看到了她鲜活的面孔和独特的性格;“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的冰山一角,我们却能从这一篇文章便感受到作家曹雪芹那如椽巨笔和深刻的思想!我想,这便是《红楼梦》历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八、布置作业
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阅读刘姥姥相关故事情节。
教学反思:
九年级学生对《红楼梦》感兴趣,有读过《红楼梦》著或看过《红楼梦》影视剧的经历,但对作品背景知识储备较少,在课前播放视频让学生对《红楼梦》有大致的印象。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具备小说阅读鉴赏的能力,但缺乏对整本书的把控能力,人物形象把握还需点拨与拓展,本节课设想借助本单元对古典小说的学习,带动对整本书的阅读。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尤其在欣赏人物语言动作后播放相应视频,不仅让学生更直观的欣赏人物形象,而且让学生反思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语言的区别,从侧面欣赏古典文学语言的魅力,从而爱上经典。问题的设置有浅而深,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契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也获得学习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