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2 18:0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
素养目标 1.阅读教材,从时空观念上客观了解和梳理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情况下全民族各阶层依旧继续抗战和中共七大召开的史实。(时空观念) 2.解读史料,认识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提升阅读分析史料和史料论证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具备求真、求实的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中共七大主要内容、抗战胜利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在接触了一年历史课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素养,对学科知识、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该学段学生依然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于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教师在充分展示学科魅力的同时,要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见微知著培养其三元思维。
教学方法 史料研习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学历案、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通过抗日战争的时间数轴来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养成用“单元主题”进行归纳学习的思维方式。
自主探究 〖任务一〗 1.自主学习:结合课文第一子目,归纳全民族抗战的背景和具体表现。 2.结合课文第二子目,找出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 3.结合课文第三子目,归纳日本投降的过程,并概括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4.结合课文第四子目,归纳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意义。 〖任务二〗 结合第一子目的预习成果,展示表格内容并了解。 〖任务三〗 结合第二子目的预习成果,展示提示内容并识记(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 〖任务四〗 结合第三子目的预习成果,把日本投降过程的事件展示在时间数轴上并识记,并概括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任务五〗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938年-1945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军队歼敌数量对比表 歼日伪军数量比例中国共产党170万余人58.8﹪—75﹪中国国民党约85万余人25﹪—4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任务六〗 1.结合第四子目的预习成果,展示问题答案并识记。 2.小组合作探究:中国近代以来的侵华战争结果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3.小组合作探究: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任务七〗 感悟历史:有什么抗战精神?抗日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课堂上,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借助学历案,明确学习任务,结合教材,归纳、合作、交流,自主完成探究任务。 教师在教室内巡视点拨,强调一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笔记的做法。 通过“学历案”的引领和“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与任务,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围绕目标追求、探索新知。 (对学或群学)
精讲精导 1.知识拓展:面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涌现出的代表性的人物及事迹。 2.中共七大的史实。 3.利用时间轴概述日本投降的过程及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4.观看视频:回眸抗战的胜利时刻,体会抗战胜利的艰辛和喜悦。 5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6.小组合作探究:中国近代以来的侵华战争结果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7.小组合作探究: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8.感悟历史:有什么抗战精神?抗日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后,围绕学习目标,结合课件,积极思考并作答,进行知识梳理,做好相应的笔记,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框架。 教师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引导学生积极展示学习的成果;然后教师精讲精导一些知识,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形成统一认识,借助课件,进行知识梳理,建构知识结构,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教师借助配套的课件,围绕问题,循序渐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在教材上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体现新课标中的“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 动,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新理念。 教师在“精讲精导”时,借助课件,创设历史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开展史料研习、兼顾跨学科学习(地理)。整个环节只讲学生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以及讲重点、讲难点;不讲学生已经懂的、能学懂的知识点。
课堂小结 学生完成“〖任务八〗巩固小结,整理笔记。” 教师借助课件引导,构建知识体系。 总结归纳,促使知识内化。
课后反思
附1:板书设计
附2:学历案【目标评价】参答
1.D 2.(1)党员数量大增。(2)新民主主义。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3.(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抗日战争,两者胜利的根本因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奋起反抗,攻占巴士底狱,在欧洲其他国家干涉法国革命时,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击退侵略者,保护大革命的成果,随后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政体。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不计前嫌,一致对外,全国人民参与到抗日救亡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最终中华民族赢得了这场正义战争的胜利,一雪前耻。所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