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课《童年的水墨画》
教材解析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儿童诗,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典型场景:孩子们或是呼朋引伴去溪边钓鱼、去江上游泳,或是到林中采摘带着雨珠的小蘑菇,尽情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诗的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直率明朗,融童心、童趣于一体、多角度地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及无穷趣味。课文以“童年的水墨画”为题,中国的水墨画,写意而不写实,用笔往往简约、凝练,而本课的每一首诗都符合水墨画的特征,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诗中有画,令人回味无穷。
《溪边》一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垂钓的场景。整首诗的描写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给读者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美好感受。诗歌先描绘平静的溪水把人影染“绿”、再写水面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这一“绿”一“红”,既是和谐唯美的相互映衬,又是恰到好处的点缀,使画面充满色彩的美感;再看,静静的溪水映着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空气仿佛都停止了流动,塑造了一种静态之美,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动感十足,形成动态之美,这一静一动的转换,使画面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
《江上》描摹了一群水乡孩子江中嬉戏的欢乐画面。一群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你泼我溅地嬉戏,诗中把戏水的孩童比作“刚下水的鸭群”,把划动双臂比作“扇动翅膀”,这是儿童的思维与想象,充满童趣。接下来,“一阵水花”与“两排银牙”,信手拈来的比喻,将童年的烂漫和快乐皴染得淋漓尽致,鲜活的画面仿佛也定格在我们的头脑中。
《林中》描写了雨后的松树林里孩子们采蘑菇的欢乐情形。诗的第二句将小蘑菇钻出泥土顶着菌盖想象成头戴一顶斗笠,第三句又将孩子们的斗笠想象成雨后的蘑菇。两句诗将“小蘑菇”与“斗笠”互为比喻,妙趣横生,无论是雨后的小蘑菇,还是采蘑菇的小孩子、都使整个画面充满生命灵动的美感课文所配的插图就是淡淡的水墨画,近处,一溪绿水缓缓流过;远处,雨后的松树林雾气弥漫,若隐若现,向天边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水墨画的插图与儿童诗的意境非常吻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生词,正确读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读写生字、生词。
2.理解《溪边》《江上》《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与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童年走进作者的童年,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文中的同龄人进行心与心的体验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同学们,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老师觉得,童年就像一首诗,诗里有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里去看看吧!
教师板书课题:18、童年的水墨画
学生齐读课题:18、童年的水墨画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生词。
1、自读课文,标出不会读的字词。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
①我会读
水墨画 传染 细碎 波浪 溅起 凉爽 鱼竿 葫芦 拨动 蘑菇 奔腾
同学们看大屏幕,
②爽:结构为独体字,部首:大。笔顺:先写一横,再写左右两边的×号,最后,先写撇,后写捺。
2、认真朗读《溪边》《江上》《林中》,看看每首诗共有几句话?在每一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本课是一组儿童诗,每首诗都有 3句话。通过摄取《溪边》《江上》《林中》,这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教师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齐读《溪边》,说说在《溪边》这首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先出示带问题的课件
1)《溪边》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悠闲地在溪边垂钓以及钓到鱼后欢乐的场景。(再出示问题及答案的课件
2)以后类似出示课件。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如果溪边的环境乱糟糟,小孩子能在溪边钓鱼吗?
不能,如果在溪边钓鱼,那儿的环境必须安静,下面,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溪边》的景色?
2、《溪边》中的“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用了几种修辞手法?
①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拟人)→把垂柳写成了爱打扮的女子,写出了垂柳柔美的特点。(比喻)把“溪水”比喻成“镜子”,突出了水面的静。
②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比喻)→把“山溪”比喻成“绿玉带”。“玉带”写出了溪水的形状,细长弯曲。“绿”字写出了溪水的颜色,同时也写出了溪水两岸植被的特点。
3、《溪边》中的“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这是什么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静态描写。
人影和红蜻蜓更加烘托了画面的静,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仿佛空气都静止了流动。更加突出了环境的静。
4、《溪边》中的“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这是什么描写?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在写法上与前面的诗句有什么不同?
①“鱼儿上钩的那一刹那,上文中的“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儿上钩,小孩笑了。”这些都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这一句画面感十足,读完使人仿佛听见了钓鱼人的欢呼,看见了活蹦乱跳的鱼儿。
②前面的诗句主要写了“静”,这一句主要写出了“动”本首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一个孩子悠闲地在溪边垂钓以及钓到鱼后欢乐的场景。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即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它能使文章活泼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动,活灵活现,直观形象地给读者以栩栩如生的印象。
5、自由读《江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什么场景?孩子们在江上游泳嬉闹的场景。即: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泼水、嬉戏。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
①、《江上》中的“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比喻)→把“孩子们”比作“鸭群”。也写出了孩子们跳入水中的样子,他们像小鸭子一样。
②《江上》中的“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这是什么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孩子们在水里快乐玩耍的情景。
③、《江上》中的“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借代)→用“水葫芦”代替人,形容水性好的孩子。“两排银牙”比喻小孩在笑,说明小孩又顽皮又是可爱。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关系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6、《江上》与《溪边》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①相同点:都运用了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儿童快乐的画面。
②不同点:《江上》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儿童戏水的情景。《溪边》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写了溪边的景色的静态美,又写了孩子钓到鱼时的欢快情景。
7、齐读《林中》,说说在《林中》这首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林中》让我感受到了雨后林中的清新空气以及一群孩子采蘑菇时的欢喜。树林作为平常的景物,但作者写的颇有生趣。
①、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下雨的?“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比喻)→把“下雨”比喻成“洗澡”。(拟人)→把“松树”当作“人”来写“一身清清爽爽”;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雨后松树的样子。
②、《林中》的“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拟人)(比喻)→把“小蘑菇”当作“人”来写“戴一顶斗笠”,“戴”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蘑菇”拟人化了。(比喻)→把“小蘑菇”比作“山花”
③、《林中》的“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夸张)夸大了叫声的力量。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比喻)(借代)→作者把“孩子们戴着的斗笠”比喻成“蘑菇”→作者用“斗笠”代指“一个个戴着斗笠的孩子”。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发现蘑菇、采摘蘑菇的快乐心情。
附:板书设计
18课:童年的水墨
画溪边钓鱼——快乐
童年的水墨 画江上戏水——顽皮 无忧无虑
幸福快乐
林中采蘑菇——欢喜
课后反思
《童年的水墨画》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组儿童诗,作者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典型场景,孩子们或是呼朋引伴去溪边钓鱼、去江上戏水,或是到林中采摘带着雨珠的小蘑菇,尽情享受着童年生活的乐趣。诗的语言生动活泼,感情直率明朗,融童心、童趣、童乐于一体,多角度的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诗中有画,令人回味无穷。《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包括了三首小诗,分别以“溪边”、“江上”、“林中”为题,表现了儿童富有情趣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孩子通过反复诵读走到诗的情境中去,细细品味,充分领略儿童诗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学生们闭眼想象画面,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进而变成了流畅的、富于个性的语言。第一首小诗老师教学习方法。我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第一首《溪边》,并谈自己所看到和想象到的画面,体会小诗中孩童的心情,将画面的美和儿童的快乐读进小诗里。比如,“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并在读中通过联系上下文自主理解难懂句子的意思,教会学生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第二、三首小诗让学生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读、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小组学习后两首小诗,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实践运用。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后,我启发学生总结作者写小诗的方法,学习小诗里巧用修辞表现童年的美与乐的方法,让学生也来试着用美丽的语言描绘下自己童年生活中的生动场景。
不足之处:在学习过程中,我应该多问问学生:“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为什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从兴趣出发,细细的读,慢慢的品,联系实际。放飞想象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自己的教学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今后,自己要多看,多思,多总结,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不断充电,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循序渐进,更上一层楼,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