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表格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2 19:44: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经典游记散文,文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生动描绘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感。教材选取此文,旨在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文字,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与神奇,同时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 从教材结构来看,《记金华的双龙洞》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文章开篇即点明游览的缘由和目的地,随后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去双龙洞途中的景色、外洞的开阔、孔隙的狭窄惊险以及内洞的奇特景观。这种顺序不仅便于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游览,也体现了游记类散文的基本特点。此外,文章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知识点方面,本文涉及了游记的基本写法、景物描写的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多个方面。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掌握游记的写作框架,学会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描绘景物,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对于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自主阅读并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及阅读兴趣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一方面,学生对于游记类散文通常抱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文中描述的奇特景观和惊险经历,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复杂句式以及修辞手法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梳理和预设,并在课堂上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此外,由于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奇,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描绘景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会认“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正确读写“杜鹃、气势”等15个词语。 学生能够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作者游览顺序,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金华双龙洞的自然美景,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行为: 课前准备:确保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准备好金华双龙洞的高清图片或短视频。 展示图片/视频: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金华双龙洞的美丽风光,同时配以轻快的背景音乐,营造氛围。 提问引导:教师面带微笑,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扫视全班,提问:“同学们,眼前的景象让你们想到了什么?有没有同学听说过金华双龙洞这个神奇的地方?” 学生行为: 观看图片/视频,被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发出赞叹声。 积极思考教师的问题,举手回答或轻声与同桌交流。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看到这些壮观的景象,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A:“我觉得很震撼,好像置身于仙境之中。” 教师:“非常好,那你想不想知道叶圣陶先生笔下的金华双龙洞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发放课文材料,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提醒他们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 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生僻字词的辅导。 朗读结束后,提出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鼓励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行为: 认真朗读课文,用铅笔标记不认识的字词。 尝试概括课文大意,思考并准备回答教师的问题。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告诉我,作者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部分?” 学生B:“作者先写了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的景色,然后详细写了外洞、孔隙和内洞的景象。” 教师:“非常准确,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游览顺序呢?我们接下来深入分析。”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约20分钟) 1. 分析游览顺序(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就请一位学生概括该段的主要内容。 在黑板上或PPT上逐步绘制游览路线图,邀请学生上台补充或修正。 提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情感、读者的感受等角度思考。 学生行为: 分段阅读课文,积极思考并概括每段内容。 小组讨论,合作绘制游览路线图,并派代表上台展示。 认真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完善自己的理解。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为什么作者要先写去双龙洞的路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C:“这样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双龙洞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后面的游览做了很好的铺垫。” 2. 体会双龙洞特点(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选取课文中描写孔隙、内洞等关键段落,引导学生细读品味。 提问:“你们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了双龙洞的独特之处?请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适时给予肯定和补充。 学生行为: 细读关键段落,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重点词句。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相互启发。 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双龙洞的特点,准备在全班面前展示。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一孔隙,似乎到了一只庞大的怪兽的张开的嘴里。’这句话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D:“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生动,让我感受到了孔隙的狭窄和惊险,好像自己也跟着作者一起经历了这个过程。” (四)拓展延伸(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分配角色(如导游、游客等),模拟游览双龙洞的过程。 提供必要的道具(如简易小船模型、模拟孔隙的通道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提问:“如果你有机会去金华双龙洞游览,你会怎么安排你的行程?为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行为: 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 体验游览的乐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行程安排和理由。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1)课堂总结: 教师站在讲台前,用温和而有力的声音进行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跟随叶圣陶先生的脚步,一起游览了金华双龙洞的美丽风光,还深入理解了作者独特的游览顺序和细腻的文字表达。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文字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保持这份热爱和好奇心,不断探索,不断发现。” 强调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游览顺序的安排对于一篇游记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材料,让读者跟随我们的文字一同经历这段旅程。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文字中捕捉细节,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2)作业布置: 教师继续说道:“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我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请大家回家后,结合今天的学习,写一篇游记。游记的主题可以是你们曾经游览过的一个地方,也可以是你们想象中的一次旅行。在写游记时,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清晰地写出游览顺序,让读者能够跟随你的文字一同游览;二是要详细描述景点的特点,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三是要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让游记更加生动有趣。” 布置具体任务:“请大家认真完成这篇游记,字数不少于400字。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分享和交流,期待看到大家精彩的作品。” 学生行为: 学生们认真听讲,记录作业要求,对即将完成的作业充满期待。 部分学生开始构思自己的游记内容,想象着如何将自己的游览经历或想象中的旅行场景生动地呈现出来。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份作业?” 学生E(自信地):“有!老师,我已经想好要写哪里了,一定会认真完成的!” 教师:“很好,期待你们的精彩作品。记住,写作不仅是记录,更是创造和表达。希望你们能够享受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