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3 22: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情境导入
6世纪中期后
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7世纪中后期
阿拉伯人不断进攻帝国,占领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
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9世纪之后
13世纪初
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帝国的大部分领土。
1453年
14世纪初,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帝国最终灭亡。
1205年
1265年
1355年
1444年
帝国兴衰
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
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同步精品专辑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01
02
03
从时空观念的角度,理解认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课标解读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角度辩证客观的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和评价
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角度,理解拜占庭衰亡的过程和原因,立足家国情怀吸取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启示
素养探究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问题一:依据材料和课本第一段,说一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主要国家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呢?
罗马
城邦
(前1000年左右
—前509年
罗马
共和国
(前509年
—前27年)
罗马
帝国
(前27年
—4世纪末)
西罗马帝国
(395年—476年)
日耳曼人入侵
法兰克王国
东罗马帝国
(395年—1453年)
(拜占庭帝国)
素养探究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2.拜占庭帝国的辉煌
问题二:阅读教材,观察拜占庭帝国地图,找出拜占庭帝国的时间、首都、疆域和社会情况?
395年—1453年
2.首都:
1.时间:
君士坦丁堡
3.疆域: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4.社会情况:
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进入黄金时期
素养探究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3.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
问题三:阅读教材,527年东罗马皇帝是谁?在位时主要功绩是什么?
皇帝
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一世早年辅佐叔父查士丁一世登基、治国,后作为其养子继位。
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被学者瓦西列夫(英:Alexander Vasiliev)概括为“一个帝国、一个教会和一部法典”,其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古典时期的东罗马帝国向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转型的重要过渡期
功绩
变成《查士丁尼法典》
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素养探究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4.《罗马民法大全》
问题四:阅读教材,《罗马民法大全》由哪几部法律组成?这几部法律各有什么特点?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法学汇纂》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法理概要》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新法典》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素养探究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5.《罗马民法大全》-评价
问题五: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一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H.哈特
①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②积极影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③地位: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素养探究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6.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问题六: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发展:公民法
万民法
完成:《民法大全》
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3世纪初
东罗马帝国皇帝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阶段性 联系性 趋向统一
国家发展
疆域扩大
不断发展
走向成熟
素养探究二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拜占庭帝国衰亡的过程
问题一:(阅读课本第二子母,小组合作梳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
7世纪起
9世纪以后
11世纪-13世纪
1453年,
①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④从14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③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微。
学法提示:掌握时空观念
素养探究二
2.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问题二:议一议: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指出拜占庭衰亡的原因?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材料一:“查士丁尼对外政策的目标是消灭西欧的日耳曼人诸王国……在东方,与波斯的战争连绵不断。 ——《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在以后的时日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是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将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材料三:“野蛮的西方靠侵略、掠夺、摧毁拜占庭帝国也变成了文明的西方”。——《帝国的灭亡》
①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
②帝国统治者骄傲自大,封闭保守;
③外族的不断入侵。
素养探究二
3.拜占庭帝国的启示
问题六:拜占庭帝国灭亡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启示:由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可知,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素养提升
西里尔字母
俄文字母
塞尔维亚字母
将文字和东正教传给该地区
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材料二: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拜占庭文化的特征?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拜占庭文化的特征?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素养提升
传承——拜占庭的延续
材料1 基辅罗斯采取拜占庭的制度,广泛接受拜占庭文化。
材料2 俄罗斯直接从拜占庭那里继承了东正教神学传统,包括神学的主体、方法和特色。拜占庭神学是随着作为一种信仰的东正教以及东正教文化一起传入俄罗斯的。 ——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
拜占庭旗帜 莫斯科大公印章 俄罗斯国徽
拜占庭风格的莫斯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考点突破
1.(2024 郴州)528年,东罗马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法典。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2.(2024 临沂)拜占庭帝国的军事战略与其前身罗马帝国截然不同,总体来说呈现守势状态,其目标以收复失土为主,并非开拓新疆土。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其前身是波斯帝国 B.版图一直在扩大
C.长期进行防御战争 D.被阿拉伯人灭亡
C
B
考点突破
3.(2024 广安)下列各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4.(2024 江西)古巴比伦王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森严的种姓制度
B.统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
C.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
D.颁布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
C
D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