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3 22:1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情境导入
14至16世纪,
欧洲处于“人 和 世界 被发现”的时代
新航路开辟一般指地理大发现(15到17世纪欧洲船队在全球远洋探索)
地理大发现(Age of Exploration),又名探索时代或发现时代、新航路的开辟、大航海时代。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
历史解释
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同步精品专辑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情境导入 素养目标 素养探究
考点突破 思维创新
素养提升
素养目标
01
02
03
从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角度,论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认识其历史必然性。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课标解读
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西欧主要航海家探索新航路的过程,分析归纳其主要成就。
运用史料实证论证新航路的影响,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素养探究一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问题一:阅读教材和材料,探究当时欧洲的航海家为什么要去?
合作探究
材料一: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王斯德《世界通史》
(1)经济根源: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辟新的贸易市场。
(2)社会根源:
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游记》冯承均[译]
寻金热潮,《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思想根源:
材料三: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人文主义思想鼓励探索冒险精神的影响
(4)商路危机: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道
材料四: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亚洲商品上涨,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
具备怎样的条件,才可以远航?
素养探究一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2.探寻新航路的条件
问题二:情景还原:如果你作为当时远洋船队的一员,除了动因外,你认为应具备怎样的条件才可以支持远洋航行?
展示评学
多桅帆船
——麦哲伦船队“维多利亚号”
13-14世纪新型航海图
“地圆说”
葡萄牙亨利王子
造船技术的提升
皇室资金的支持
航海技术的进步
地理知识的增加(季风、洋流等)
海上探险经验的积累
自然科学(地圆学说)
素养探究二
新航路开辟的历程
1.探寻新航路的人物
问题一:阅读教材,请找出下列人物的航海成就并画出路线。
合作探究
迪亚士
(1450—1500)
达·伽马
(1469—1524)
哥伦布
(1452—1506)
麦哲伦
(1480—1521)
素养探究二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2.航海家的路线
合作探究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1487-1488 葡萄牙 葡王室
1492 意大利 西王室
1497-1498 葡萄牙 葡王室
1519-1522 葡萄牙 西王室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1487-1488年
迪亚士
向东:好望角
达·伽马
向东:好望角-印度
1498年
哥伦布
向西:美洲
1492-1493年
1519-1522年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麦哲伦
向西:环球航行
感受欧洲探险家们的精神
探险精神、开拓创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素养探究二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3.迪亚士航海路线
问题三:阅读图文,结合课文内容,记住时间和起止点点,并在示意图中描绘迪亚士的航线。
合作探究
葡萄牙 非洲好望角
相关史实
迪亚士到达非洲西南端事出偶然,按照原计划,船队沿非洲西海岸一直向南航行,因遭到风暴袭击,船只飘到大海深处,结果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在返航途中,他们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由于这个尖角在风暴的作用下无意发现的,迪亚士感概地称它为“风暴角”,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称其为“好望角”。
(1)时间:
(2)往返点:
1487年
时空观念
素养探究二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4.达 伽马的航行
问题四:阅读图文,结合课文内容,记住时间和到达地点,并在示意图中描绘达 伽马的航线。
合作探究
(1)时间:
(2)往返点:
1497年
葡萄牙 印度西海岸
达 伽马船队沿着迪亚士走过的非洲西海岸路线航行到达好望角以后沿着东海岸继续航行抵达马迪林横跨阿拉伯海,1498年5月印度西海岸实现欧洲人几百年的印度梦。
“圣 加布里埃尔号“上的达 伽马
素养探究二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5.哥伦布的航行
问题五:结合课文内容,简单复述哥伦布的航行概况,感受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并在示意图中描绘哥伦布的航线。
合作探究
西班牙 古巴和海地
(1)时间:
(2)往返点:
1492年
素养探究二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6.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问题一:结合课文内容,简单复述船队的航行概况,并在示意图中勾画出航线。
合作探究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西班牙
1.时间:
2.航线:
1519-1522年
相关史实
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他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末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从西班牙出发时,共有5艘船和256名船员,船队穿过大西洋,于1520年11月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接下来三个月的航行,风平浪静,麦哲伦叫他“太平洋”。1521年4月,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当地土著人杀死,其他船员经印度洋,绕非洲,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从而完成了人类环绕地球航行的壮举,此时船队只剩下一只船和18名船员。
素养探究二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迪亚士、达·伽马
哥伦布、麦哲伦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西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素养探究三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问题一:根据材料探究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展示评学
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建立起来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逐渐走上殖民掠夺的道路,造成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落后。
史学家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素养探究三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一条勇敢者们的探险之路;
一条沟通全球的开拓之路;
一条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
一条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
一条血与火的征服之路;
一条铁与血的反抗之路;
一条殖民掠夺的罪恶之路;
一条物种传播的交流之路;
一条人类文明的相遇之路;
一条震撼至今的历史之路。
新航路是……?
素养提升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国威思想
中央集权
明朝
郑和下西洋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掌握信风、洋流规律
《郑和航海图》
“过洋牵星”天文导航、指南针、巨型宝船……
沿海位置
航海技术
传教思想
中央集权
欧洲
新航路开辟
成就了一代伟业
成功条件
问题探究:同属15世纪的两次东西方航行,为何造就了不同结局和影响?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
(见教材38页“问题探究”)
探究:东西方航海之比较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目的
性质
背景
影响 消极
积极
1、宣扬国威 
2、获得珍宝特产
3、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
1、掠夺财富;
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3、传播基督教等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海禁和闭关锁国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精神影响
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
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欧洲:开始崛起 世界:走向会合
(1)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这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损耗重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对国家造成重大损耗。
(2)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东西方航海之比较
素养提升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们在纪念活动期间打出的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文明的思考
思考:如何看待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素养提升
“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菲律宾纪念麦哲伦双面碑
“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碑的背面
碑的正面
菲律宾宿雾岛上的双面纪念碑
素养提升
中国明朝,郑和船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横渡印度洋,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虽然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但却并未成为大航海时代的一份子。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向海则兴、背海则衰。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习近平于2020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上的讲话
考点突破
1.(2024 北京)马铃薯(土豆)原产于美洲。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我国出现这一记载的历史背景是(  )
A.遣唐使来华 B.中世纪城市兴起
C.封建庄园的衰落 D.新航路的开辟
2.(2024 东营)“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材料反映了开辟新航路的(  )
A.物质动力 B.精神动力 C.思想条件 D.技术条件
D
A
考点突破
3.(2024 郴州)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  )
A.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B.“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C.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4.(2024 济宁)据记载:哥伦布曾到处寻找王室赞助他远航,1492年,他的船队绕着加勒比海航行了几乎三个月,此后他又三次横渡大西洋。哥伦布执着进行海外探险主要是为了(  )
A.绘制航海路线 B.发现美洲大陆
C.证明地圆学说 D.获取海外财富
B
D
思维创新